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事实上,大明的科道官员,是官场当中极为特殊的存在。

他们年轻,有拼劲,初入官场时间不长,官位不高,能够接触到的真正的政治斗争不算多,高层斗争中的妥协,利益,勾连,认知也并不够,这些因素,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他们的理想主义。

再加上科道纠劾百官的制度权力和大明优容言路的传统,种种因素,让他们呈现出一种愣头青的特质,或者,换种说法,也可以叫做犯言直谏。

林聪就是其中的典型性代表。

科道官员,其实要负责的事务很多,对于天家之事,他们的信息来源,大多数都来自于公开在朝堂上的消息。

和众多的参与者以及高层大佬不同的是,天家的诸多隐秘,以及暗中的诸多交锋他都是不清楚的。

所以,对于他来说,或者对于众多的中低阶官员来说,看到的场景就是,皇帝是圣明天子,太上皇也诚心悔过,天家和睦,兄友弟恭。

如今,舒良胆大妄为的逼迫太上皇,导致太上皇在宣府逡巡不归,自然是在破坏天家关系,扰乱朝堂。

他们当然清楚,舒良是得了天子的授意。

但是,天子乃圣明无过陛下,如果真的授意舒良这么做了,那么一定是身边有奸邪之辈教唆蒙蔽。

这种观念,在整个大明,朝野上下,都是深入人心的。

朝廷上,群臣将土木堡之役的罪责都归于王振身上,就是明证。

即便是在民间,也同样是如此。

老百姓们被当地的胥吏煎迫,他们会相信县衙老爷会为他们做主,县令是个贪官,他们会相信府衙的老爷是被蒙蔽了,所以他们会上诉。

地方上各种苛捐杂税,他们只会骂官员,但不会骂皇帝。

他们总以为,皇帝老爷是圣明仁爱的,只是底下有奸臣弄权,所以他们的日子才过的苦。

朝野上下,皆是如此。

从统治的角度来说,毋庸置疑这是对国家稳定有极大的好处的。

但是,落到官员个人身上,能不能摆脱这种所谓的“青天思维”,就是能否进入高层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朝廷上,九成以上的人,是无法跳出这种自幼以来接受的观念,单纯从利弊得失的角度来冷静分析的。

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在官场上摔打,哪一天明悟了这个道理,才能真正有机会成为决策层。

但是很显然,大多数的官员,尤其以科道为甚,是懂不了的。

他们自觉秉持公心,虽然也是在为自己挣名,但也是职责所在,为国为社稷进谏。

换而言之,他们是在除去奸邪,将天子引回“正道”,所以,他们理直气壮,即便被训斥贬谪,也丝毫不悔。

对于舒良的辩解,林聪打心底里其实是不认的。

但是,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权宦的确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封锁和护卫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隔绝内外。

但是,大同城外的那件事情,的确无法解释,如果太上皇在近前,还可说他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

可如今,太上皇远在宣府,舒良的这个理由,即便站不住脚,也没人能驳的倒。

所以,稍一犹豫,林聪决定不在这一点上纠结,而是直接问道。

“就算行宫需要严加护卫,那么舒公公带人闯宫,又是意欲何为?难不成,真的要跟本官说,是为送炭火而去?”

殿中响起一阵嗤笑,显然是在嘲笑舒良,连个理由都不会找。

林聪没有笑,反而十分认真,开口道。

“按照朝廷的仪程,太上皇驻跸宣府两日,便会起行往居庸关,即便是有土木祭奠,也最多延误一日,你带了上百人入内,拿去的炭火足够一月之用,若非是掩人耳目,又是意欲何为?”

“何况,你若要送炭火,往后院去便是,为何要带着那么多人,去太上皇所居的内院,此举,不是为了逼凌太上皇,又是为何?”

应该说,虽然林聪厌恶宦官,但是他并没有轻视舒良这个内臣大珰。

刚刚的那一番话,足以证明,舒良并不像传言中那样的跋扈张扬,他能拿大同之事出来当挡箭牌,可见他跋扈之下,藏着缜密的心思。

所以,林聪意识到,今天想要斗倒这个奸宦,只怕并不容易。

舒良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道。

“林大人既问了,那咱家也不得不答,的确,咱家带人入府,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送炭火,更重要的,是咱家带了天子的旨意,押送擅离职守的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回京。”

“那刘永诚骁勇善战,弓马娴熟,且身边又有诸多护卫,咱家要缉拿他,自然要多带些人。”

林聪的确没想到,舒良会这么干脆利落的变了话锋。

略一沉吟,他继续问道。

“舒公公,这和你刚刚所言,并不相符,能否解释一下,你为何前后所言不一,难不成,方才你是在欺君不成?”

舒良也有些意外。

进到殿中以来,他首次抬起头,认真的看着林聪,似乎想要将他的样子好好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要知道,刚刚舒良说的话,刻意留了一个漏洞,那就是,为什么缉拿刘永诚要带那么多人?难道说刘永诚敢造反不成?

答案舒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还是太上皇!

虽然刘永诚反抗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他毕竟和太上皇在一起,一旦他心生不轨,那么可能会伤及太上皇。

所以,他才带了那么多人过去,以防不测。

可以说,林聪只要顺着他的话头发问了,那么,这条罪名,他自然也就顺手脱去了。

然而,林聪没有问。

单这一点敏锐的直觉,就足以让舒良提起对他的重视了。

眼中的光芒一闪即逝,舒良又恢复了那副带着假笑的样子,道。

“林大人可不敢给咱家扣这么大的帽子,早在大人问话之前,咱家就将一应情况俱禀明了陛下,可不存在什么欺君。”

“至于为何前后不一,自然是因为,有些话不方便当着老大人们的面说,不过,林大人和周侍郎既然是承旨问话,那么若非要知道的话,咱家也自然得如实作答。”

这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你们问的话,答案我可以给。

但是,后果承不承受的起,你们自己得掂量一下!

林聪自然听得懂,他只是年轻耿直,但是绝非没有心计。

如今,舒良明显早有准备,他也有些迟疑,要不要继续问下去。

然而,还没等他说话。

底下的科道官员就骚动起来,不多时,两三名御史纷纷出列,喝道。

“君子堂堂正正,有何不可对人言之事?”

“舒良,本官看你分明是在拖延时间,还不速速认罪。”

“放肆,你既然知道,林大人和周侍郎是承旨问话,还敢如此遮遮掩掩,可将天子放在眼中?”

于是,越来越多的御史站了出来,纷纷指责舒良巧言善辩,不敢直面质询。

局面又显得有些混乱,让林聪忍不住叹了口气。

说到底,他的威望不够,不过是被临时推出来问话的,所以,有些事情,其实由不得他……

不过,这副场景落在朱祁钰的眼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前些日子京察的时候,吏部将在京所有的官员履历,都送到御前审阅过,加上锦衣卫搜集的信息,朱祁钰很容易就把名字和人对上了好。

刚刚跳出来煽动气氛的三个人,分别是山西道御史梁成,河北道御史刘岩,浙江道御史刘鑫。

他们三人,都是内阁大臣张敏的同乡。

看来,内阁这次的确是下了死力气了。

要知道,现如今内阁统共四个人,这场朝会,俞士悦亲自出面稳定秩序,江渊则是暗中说动了周瑄帮忙,张敏也发动关系,在科道内部引导舆论。

虽然说,还没达到朱祁钰想要的效果,但是,终归是做出了努力的。

这等局面之下,林聪纵然知道,前面可能是个坑,但是他也不得不问。

“舒公公,你既然知道,本官和周侍郎是承旨问话,那么有何话,便不必讳言,还请舒公公解释,为何你所言前后不一,你所说的‘不方便说的话’,又到底是什么?”

果不其然,下一刻,他看到舒良脸上浮起一丝得意的笑容,旋即,后者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如实回禀了。”

“咱家方才已说了,之所以带人进府,是为了拘捕刘永诚,这件事情,乃是天子圣谕,咱家手中有陛下亲笔所书的中旨,林大人若想,可以往内廷查验副本。”

“但问题就是,进宣府城时,咱家曾经问过刘永诚,他声称自己是受太上皇之命,才离开甘肃,赶到宣府‘护卫’太上皇。”

“他的这话,咱家是不信的,甘肃乃是边境重镇,镇守太监手握重权,若要离开驻地,必得朝廷下令,天子允准,交卸手中军务后才可,这一点太上皇岂会不知?”

“所以,咱家断定,刘永诚是假借太上皇旨意,实则是想要贪图迎复太上皇之功,现如今,咱家奉旨前去缉拿,他若恼羞成怒,挟持太上皇,便是大事。”

“所以,为了太上皇的安全,咱家不得不带诸多人进内院,以防不测。”

舒良脸上挂着假笑,问:“这个解释,林大人可满意?”

林聪感到一阵怒火往上冲。

他当然不满意!

这是什么荒谬的说法?

难不成,刘永诚是个傻子吗?

为了所谓的“迎复之功”,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跑去宣府?

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就算是去了,也不过最多就是有护卫的功劳而已,相比于他擅离职守,这点小小的“功劳”,根本就得不偿失。

这个说法,一看就是假的。

不仅是假的,而且敷衍的紧。

但是,林聪却没办法否认。

一如刚刚舒良说,他调兵围府,是见到了大同城外,护卫拦截李贤所以仿效之一样。

这个行为解释起来十分荒诞,但是,却不能驳斥。

舒良虽然说如实回答,但是,他到底还是讳言了,尽管这种讳言,已经几近于明晃晃的说出来了。

所谓刘永诚贪功所以跑去宣府,一看就是个假说法。

但是,戳穿假说法的代价,是将真相翻出来。

真相是什么?

当然是刘永诚受了太上皇的召见,所以才从甘肃赶往宣府。

而舒良,他作为东厂提督,手持着天子的中旨,是去抓刘永诚的。

那么,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产生了。

到底是遵循太上皇的旨意,让刘永诚留在宣府,还是遵循天子的旨意,将他锁拿回京。

所谓怕刘永诚“恼羞成怒”,“挟持太上皇”,不过是无稽之谈,刘永诚哪来的那个胆子。

真正的原因是,如果舒良没有带齐人手,刘永诚必定会被太上皇截留。

到时候,天子的中旨成了摆设,这才是舒良不可接受的。

所以,荒谬的表象下,藏着的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体的表现,就是双方的旨意出现了冲突,该如何解决。

舒良的解决方法是……当太上皇的旨意不存在。

我不知道,我没听过,太上皇怎么会下这种旨意?

这种理由很荒诞,但是却的确是一种解决方法。

如果说林聪,戳破了这个表象,那么无异于,要在太上皇没有到京之前,将这种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所以,舒良说,他可以说出真相,但是,你们,承不承担的起呢?

这位舒公公,一口一个“边境重镇”,“手握重权”,离开驻地需要“朝廷下令”,“天子允准”,“交卸军务”,就是要死死的将所有罪名,都栽到刘永诚的身上。

而很显然,林聪没有这个魄力,掀起这么一场朝局动荡。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种大事,该操心的是六部七卿的老大人们,擅自在朝堂上开启这种争论,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被搅的粉身碎骨。

林聪的脸色阴晴不定,迟迟没有开口,殿中的氛围,也悄然开始发生了转变。

御史们原本的气势汹汹,如今也弱了不少……

于是,在安静了片刻无人说话之后,迟迟没有发声的大佬团当中,终于站出来了一人。

内阁首辅,王翺!

老大人移步出列,来到殿中,拱手禀道。

“臣以为,此事详情已明,舒良调兵围府,强闯行宫,固然不妥,但是一则有太上皇谕令负责外围护卫,二则有刘永诚潜藏威胁,虽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但舒公公行事确实不妥,理当惩处。”

“至于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未得朝廷命令,擅离职守,论罪当斩!”

“宣府总兵官陶瑾,提督大臣耿九畴,未察实情,亦当下旨斥责,请陛下明鉴。”

涉及到了天子和太上皇权力限度的问题,的确也不能在任由朝堂上争吵下去了,所以,王翺这个时候出面,恰如其分。

与此同时,他开口说话,也代表着内阁的最终态度。

殿中依旧沉默,大佬们没有人出言反对,底下的御史们,虽然不甘心,但是,也知道分寸,只得按下心中的不满,默默无言。

于是,朝堂之上的意见勉强形成统一,剩下的,便是天子的最终决断。

所有人都凝神屏息,望向了御座上的天子……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京玉家族的崛起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铁血大帅:我有千万大军最强篮下霸王北宋不南渡冷酷王妃遇上痴情王爷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