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应该说,胡濙这个礼部尚书,在六部七卿当中,算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他既不像吏部的王文一样强势,也不像户部的沈翼一样无赖,没有于谦,陈镒那股令人望而却步的凛然之意,也不像陈循一样清流门生遍布朝野。

咦,好像漏了什么……算了,反正不重要,继续……

总之,这位大宗伯,虽然资历深厚,各种荣衔加身,但是在朝堂上出的风头远不及其他人。

就连礼部本身的一些事务,平素他老人家也不大管,基本上全都交付给两个侍郎打理。

上朝的时候,他多数时候眯着眼睛,似醒非醒的,见了人也都笑呵呵的,像一个仁慈宽厚的长者,远像于一个高不可攀的老大人。

所以,他老人家这次的反应,也的确让朝堂众臣感觉到有些意外。

但是,紧接着,他们就明白,什么叫做五朝老臣的威望了!

胡濙的话音落下,头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内阁的王翺,这位从头到尾都沉默无声的首辅大人,迈步来到殿中,道。

“陛下,臣以为胡尚书所言有理,李侍郎自宣德八年登进士第,授官吏部主事,历考功司、文选司郎中,后因土木之役后,朝廷急缺官员,骤而拔擢为三品侍郎,实则缺乏躬理庶务经历。”

“如今社稷安稳,朝廷人才济济,正是让李侍郎出京积累经验之时,今广西右布政使一职仍旧空置,臣举荐李侍郎出京任职,前往广西抚政安民。”

李贤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他是怎么得罪这位首辅大人了,一开口就要把他给支到广西去?

大明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出了名的荒凉贫瘠的三个,就是广西布政使司,贵州布政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

凡是去这三个地方的,就没有不掉一层皮的。

涉及到人事问题,绕不开的,肯定就是吏部。

于是,群臣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到了天官王文的身上。

王老大人此刻的脸色也不大好看,看着话说的冠冕堂皇的某首辅,心里啐了一声。

呸,老东西,别以为他不知道,内阁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好东西,一个个的,逮着个机会,就想跟吏部争权。

李贤是该外放,可要外放去哪,轮得着你一个内阁大臣来说?

同样沉着一张脸,大步来到殿中,王文道。

“铨选自有规矩,礼部侍郎为正三品官职,广西布政使却是从二品官职,李贤既然是因不称职而调任,岂有擢升品级之理?”

“今贵州苗乱方平,正需大臣前往安民,故吏部之意,可调李贤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王文的话语一如往常,词锋犀利,就差没说你们内阁太不专业,还是别掺和这档子事了。

但是……

到底是谁不专业啊天官大人?!

大明的官职什么时候开始只看品级了?

事实上,如果换一个对大明官制并不了解的人,一定觉得,王翺是在维护李贤,王文是在打压李贤。

但是事实上,恰恰相反!

承宣布政使司,虽然名义上是一省的最高理政机构,但是,自从宣德以后,各布政使司的权力就大大下降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省开始设置巡抚,原本只是临时性的,但是后来,渐渐变成了常置的官职。

巡抚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中央朝廷的派出官员,通常由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兼任,本身具备监察权,与此同时,多数巡抚的手中,有朝廷授予的‘差事’,譬如协理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总督漕运等。

如此一来,承宣布政使司的职权就被分割出了一大部分,而且相对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渐渐的,巡抚成为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而承宣布政使司,则沦为处理一些地方日常事务的机构,真正的大事要事,则要交给巡抚来处置或直接上报朝廷。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洪武朝和永乐朝,皆有布政使直接调任六部尚书的。

但是,自宣德之后,基本反了过来。

布政使别说是调任六部尚书了,就是调任六部侍郎,都算是升迁了。

所以,王翺所说的方案,才是真正的贬谪。

至于王文所说的,则只能算是平调。

毕竟,礼部侍郎虽然清贵,但是,毕竟没有什么实权,巡抚则是一方封疆大吏,代表朝廷巡抚地方,权力大的巡抚,甚至可以干预军务,虽然品级有限,通常只是三品右副都御史衔。

但是,如果能力够强,也不是没有可能擢升为右都御史巡抚地方。

所以,王文这话,明显就是在跟内阁赌气。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王翺却没有坚持,在朝这么久,对于王文的言语攻击,如王翺这等老大人们,基本都已经免疫了。

他拱了拱手,道:“大冢宰何必动怒,铨选乃吏部职权,老夫不过举荐一二,不妥吏部再议便是。”

说罢,王首辅施施然的就退回了朝班,只不过嘴角莫名的,露出一丝笑意。

王文到底也不是傻子,看到王翺这么轻易的就放手,顿时反应过来,自己千防万防,还是上了这个老贼的当。

这货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真的打压李贤,毕竟,李贤这种清流出身的大臣,在朝中有着深厚的人脉。

内阁调和内外,靠的就是人际关系,怎么可能这么不长眼的头一个出来的罪人。

王翺此举,无非是借吏部对铨选举荐之权的敏感,给李贤卖个好而已!

从礼部侍郎调任广西右布政使,明显带着贬谪的意味,这是给王文出了一个难题。

三品大员的调动,理论上来说,应该由吏部来提名,报天子核准,如果天子有所犹豫,再下发廷议。

结果如今,内阁抢先了一步,把提名权拿走了。

如果说王文不站出来阻止,那么内阁之后必然会引援此成例,想办法侵蚀吏部的事权。

这种事情,他们之前就做过。

可是,他要开口,也是骑虎难下,如果说只是开口赞同王翺的意见,那其实压根没有必要说话,反倒像是吏部只能对内阁亦步亦趋一样。

所以,王文开口,意见一定要和内阁不同。

那么,要么进一步贬谪,把李贤打到地方知府或者是按察使上头。

但是,如此一来等同于连降两级,李贤虽犯错,但他刚刚去迎复了太上皇归朝,就算是有胡濙出面要责罚他,也不至于如此苛刻。

所以,王文其实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给李贤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出路,将他打发出京去,但又不能太过打压。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局面……

王文深深的看了某首辅一眼,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果然不愧是内阁的老大,这时机的把握,简直妙到毫厘。

他这么一说,王文无论怎么做,都是内阁得利。

要是按着内阁的方案将李贤贬了,内阁便算是插手进了铨选事务当中,以后必定得寸进尺,若是驳斥了内阁,那么李贤又逃脱了,必然会对他们有所感念,简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当然,或许还有其他的意思,王文的眼神淡淡的向内阁中的某个或者说某几个人身上瞥了几眼,但是最终,却没有多说什么,只道。

“陛下,吏部启奏,请调礼部侍郎李贤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贵州协理军务,请陛下御准。”

这便算是代表吏部正式的表态了。

朱祁钰坐在御座上,将底下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

王翺的用意,他自然也清楚,甚至于,他看到的更多。

但是,他并不打算干涉。

对于王文,他给了足够的信任和权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被内阁侵夺了事权,只能说,王文的能力不足。

过分的维护和偏重,有些时候反倒不是好事。

相反的,倒是王翺这次,让他颇为满意。

这次虽然事发突然,但是对于内阁来说,往往最需要具备的,就是这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调和内外,抚顺朝局,不仅仅只有结党强压着一条路,因势利导,辗转腾挪,也是内阁可用的手段。

所以,虽然作为他的心腹,王文被摆了一道,但是,朱祁钰并不打算替他找场子,相反的,下了朝之后,他说不定还需给内阁一番赏赐。

心头念头转了转,朱祁钰却没有直接点头,而是对着胡濙道。

“大宗伯,你觉得吏部此议,可妥当否?”

胡老大人抖完了威风,在两王吵架的时候,就已经又恢复了那副垂垂老矣,昏昏欲睡的样子。

此刻,眯缝着的眼睛睁开,这位大宗伯拱了拱手,道。

“铨选乃吏部执掌,天官大人也是个中老手,臣并无异议,一切悉听陛下裁断。”

于是,御座上天子点了点头,终于将目光,落在了当事人的身上,声音温和,问道。

“李侍郎,吏部提议调你前往贵州巡抚,你可有不愿?”

我……

李贤欲哭无泪。

陛下啊,您跟天官大人,大宗伯都决定好了,还问我干啥?

难道我说不,您就不调了吗?

叹了口气,李贤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抚政安民,不负朝廷重托。”

于是,这件事情,就此彻底尘埃落定。

胡老大人回朝班继续睡觉,吏部王老大人在自己的笏板上开始记仇,内阁王老大人的得意挂在眉梢。

只有李贤,一步一步的从殿中往朝班中挪。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和这座象征着大明绝对政治中心的大殿道别了。

朝堂之事,永远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样的结果,感到无奈的,可不止李贤一个……

随着朝堂再度恢复了秩序,日头也已经高高的悬在了天上。

今日的早朝,着实进行的时间不短了,不少大臣随着李贤之事的尘埃落定,心神已经开始放松……

出了这么档子事,只怕,接着也议不了什么大事了。

大清早的就赶到了宫中上朝,老大人们此刻,都想着赶紧回家吃早饭。

但是,对于朱鉴来说,他不能再等了!

没听到胡老大人刚刚说吗?下了朝之后,他老人家就要亲自主持部议,最迟今晚宫门下钥之前,太子出阁的仪注就会确定下来。

真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就晚了!

于是,深吸了一口气,狠狠的一咬牙,朱鉴移步出列,道。

“陛下,臣有本奏。”

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一份奏本,高高的举过头顶。

隔着远远的,诸多大臣并看不清上头写的什么,只是对于到了这个点,还干扰大家干饭的朱阁老心中隐有不满之意。

但是,站在朝班最前头的几位老大人,却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本奏疏上头写着的几个大字。

《奏请置太子府属官疏》!

于是,几位老大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神色顿时都肃然起来,就连昏昏欲睡的胡尚书,眼中也顿时散出一丝锐利。

果然,还是来了……

内侍走下御阶,将奏本呈上御案,摆到天子的面前。

群臣肉眼可见的,便看到天子原本平静的目光,陡然落在了殿中朱鉴的身上,带着浓重的审视意味。

朱鉴站在殿中,沉默不语。

天子的目光也一触即收,伸手将奏疏翻开,细细读了起来。

片刻后,天子似乎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对着一旁的成敬摆了摆手。

于是,后者会意,恭敬的上前将奏疏接过,然后展开读道。

“臣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鉴谨奏。”

“臣闻储君乃国家之本,社稷之本,东宫出阁读书,为天下欢欣之事,储本既定,万民归心,群臣皆安。”

“然自我朝开国之时起,东宫出阁皆置属官,今太子虽幼,圣人之理不可不学,国家政务不可不预,否则无以承社稷之重,担陛下万民之望。”

“太子无詹事府,则政务无以习,无左,右春坊,则讲读经筵无以立,此诚朝臣之失职也,臣以不敏,斗胆请陛下三思,出阁备府,置衙设官,实乃古礼,不可废止。”

“陛下爱重太子之心,天下皆知,群臣皆体,然东宫为社稷储本,当自幼严加培养,故陛下当稍舍疼爱之心,命朝廷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此方为社稷之君,万民之父也。”

“…………”

奏疏并不算长,很快就读完了。

原本还饥肠辘辘,神思不属的老大人们,在成敬的声音落下之后,顿时面面相觑,将所有的情绪都丢到了脑后。

殿中安静了片刻,紧接着,就是沸腾的议论声。

这个时候,随着纠仪御史的一声鞭响,天子开口了。

他老人家面色依旧平静,仿佛这道奏本,和平常的政务没有什么不同,淡淡的道。

“此事重大,今日朝上难以讨论分明,暂且散朝。”

“明日卯时,廷议此疏!”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京玉家族的崛起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铁血大帅:我有千万大军最强篮下霸王北宋不南渡冷酷王妃遇上痴情王爷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