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论政治敏锐度,江渊肯定是比不过一干七卿重臣的,但是,他到底也是在朝堂上呆了这么多年的,基本的直觉还是有的。

就在刚刚王文开口附和陈循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这个错误,直接将他推到了悬崖边上。

这件案子,原本是江渊用来陷害萧镃的,所以他和程宗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有这一点在,就意味着,根本不可能被人抓到证据。

只要证明不了他是主谋,那么,罪名理所当然的,就会落在萧镃的头上。

尽管后来事情一路波折,但是,江渊一直都没有太过担心,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证据。

这也是他刚刚一直在强调的,这件案子,大理寺不管怎么查,能够拿到的实证,都只有萧镃的证词。

但是按照刑案的逻辑,仅凭这一点孤证,是完全不足以指证他的。

所以,直到早朝之前,他都是信心满满。

甚至于,对于杜宁后来的指控,他心中都有些嗤之以鼻。

争权夺利,政治斗争?

这算是什么罪名!

江渊在刑部呆了不短的时间,也算是对刑狱有所了解,他没想到,堂堂的大理寺卿,竟然用这等模糊不清,查无实证的罪名。

但是事实很快证明,错的是他。

虽然杜宁在最开始的时候,遭受到了一阵围攻,但是随着陈循出面,局势迅速逆转。

这并不是因为陈循有多么巧舌如簧,气势逼人,而是,他看到了江渊之前没有看到的地方。

朝堂之上,向来讲究的是势。

刚刚江渊质问陈循,说对方也是在借此机会,党同伐异,和杜宁合谋,行政斗之事。

这并不是江渊在胡说八道,而是大多数朝臣一眼就能看得穿的事情。

事实上,虽然江渊当时在气头上,没有顾及陈循的身份,有些口不择言,但是,这也的确是他的心里话。

同样都是政治斗争,你有什么立场来指责我?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不是陈循给的,而是王文给的。

江渊很清楚,王文是天子的心腹大臣。

最开始陈循提到吏治的时候,他隐隐约约能够意识到陈循的目的,是在拉拢,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威胁天子党。

说白了,如果王文不帮陈循,那么,吏治败坏的名头,就可能压在天子的身上。

但是,当时他便有一个疑惑,这种程度的威胁,王文真的就没办法接吗?

或者换一种说法,陈循凭什么来的底气,有胆子把这顶帽子扣在天子的头上?

后来,王文和陈镒的接连表态,更是加重了他心中的不解,只不过当时,他没有时间细想。

可刚刚王文虽然不满,却明显依旧站边陈循的态度,却让江渊忽然豁然开朗。

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无论是王文还是陈镒,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否定殿试舞弊一案的真实性。

刚开始的时候,江渊觉得这是陈循逼迫,王文和陈镒不得不妥协。

但是仔细想想,明显并非如此。

这并不是陈循所作所为的结果,而恰恰是王文等人和陈循站在同一立场的原因。

刚刚王文说什么?

“……这么说来,倒是我们这帮老家伙,见识浅薄,有眼无珠了……”

殿试阅卷,头一次是他们这些读卷官,第二次,就是六部七卿这些老大人们亲自上手了。

王文的话明显是在反讽,但是,却让江渊意识到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打从一开始,他的方向就错了,大错特错!

他,包括其他的读卷官在内,一直都觉得,大理寺不可能拿得出来详实的证据,所以,不可能定他们的罪。

所以他们一直想的,都是如何脱罪!

可这恰恰就是关键之处……大理寺根本就不需要证据!

两次阅卷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据。

既然这两次阅卷的结果有这么大的差异,那么,必然有一方错了,错的人不可能是这些六部七卿,所以只能是他们。

这一点,从结果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他一直想要用“学识不足,各有见解”的理由来蒙混过关,证明这只是一次意外事件。

可王文的态度,给他彻底泼了一盆冷水。

还是那句话,王文是天子的心腹大臣,所以很大程度上,他的态度,代表着天子的态度。

这也是最让江渊后悔的一点,他怎么忘了,这件案子,是天子亲自“查”出来的!

不论最后这案子到了谁的手里,所谓殿试舞弊,打从一开始,就是天子已经定性了的事。

这一点,除非天子亲自开口,否则就是不可推翻的。

无论是大理寺,还是陈循,王文,陈镒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换句话说,江渊以为大理寺最薄弱的一点,恰恰是最坚固,最不可推翻的一点。

方向一错,自然是满盘皆输。

他在这一点上反抗的越激烈,就越会招致王文等一干天子党的不满。

这不是阴谋,而是明晃晃的阳谋,陈循并不是在威胁王文,更不可能是在威胁天子,他只是看出了天子的用意,所以,拉大旗作虎皮,让王文等人不得不帮他而已。

这种手段,在官场上,是最可怕的。

因为它几乎算尽了王文等人辗转腾挪的余地,朝堂之上,尤其是到了七卿的地步,手段,心性,人脉资历,个个都是出众的很。

双方相争,谁也不敢说有十成十的把握能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留有什么底牌。

但是陈循的这一招,不论王文手段有多厉害,脾气有多大,他都没有施展的余地。

所以,哪怕陈循明摆着是拉吏部当替罪羊,哪怕王文这个桀骜的老家伙满肚子火,可也得按照陈循划定的路线来走。

所谓一通百通,想明白了这一点,很多原本江渊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还是那个问题,同样都是政治斗争,你陈循凭什么来指责我江渊?

答案就是,政治斗争和政治斗争是不一样的!

殿试一案,江渊没有用到任何超越朝堂规矩的阴私手段,虽然说是他陷害萧镃,但是,那只能说是萧镃政治眼光不够,加上自己也贪心,所以踏入了陷阱,怪不得别人。

这一次的朝议,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样的,陈循和杜宁,虽然手段不同,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依旧是在进行政治斗争,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目的。

这也是江渊的底气,或者说最大的疑惑之一,大家既然都是政斗,都没有触动朝堂的行事禁忌,凭什么他要受万般诘问,而陈循等人却能堂而皇之的来指责他?

原先江渊一直不懂,但是现在他明白了。

如果说,王文的话,是让他从迷思当中惊醒的话,那么,最后陈循“语重心长”的那番话,就差直接点明了。

政治斗争,不仅仅是不动用阴私手段,就可以各凭本事的地方。

更重要的,要知大势。

政治斗争本身不是错,朝堂之上,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本是常事,甚至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

陈循说什么“……意见相左……一时出错,并不稀罕……”,其实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为什么陈循做可以,他江渊就不行呢?

因为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所谓的朝堂规矩,看的重过了天子!

再直白些说,朝堂上政治斗争的这些所谓规矩,是用来约束朝臣的,但是,不是用来约束天子的。

朝堂之争,有得利者,必然有失利者,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是不论得利失利之人,指的都是参与争斗的朝臣,天子是超脱于这个体系之外的。

殿试一案和今天的朝议固然都是政治斗争,但是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陈循要斗的是江渊,或者也有可能,是他们这十个读卷官,到底是谁,江渊已经搞不明白了。

但是他清楚一点,那就是,无论他们怎么斗,和天子无关。

然而殿试一案,天子之所以大发雷霆,一众重臣之所以打从一开始,就给这件案子钉上了舞弊是事实,必须有人负责的认识,原因就在于陈循最后的那句话。

“……欺瞒君上,胁迫朝臣俯首,此等擅权之举,岂是人臣当为?”

诚然,陈循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他提醒了江渊一点,那就是,他虽然算计的是萧镃,但是,他所用的手段,却已经实质上威胁到了天子的权力。

虽然说,江渊早已经盘算好了,会在事后揭发萧镃。

但是,这是他的想法,对于天子来说,程宗的那份试卷,能够作为榜首被摆到天子的案头,就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设立十个殿试读卷官的相互制衡体系,已经失效了。

想当年,太祖皇帝为何要撤中书,废宰相?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胡惟庸擅权!

大明的体制之下,朝事无大小,皆由天子决断,这是不可动摇的铁律。

江渊要斗萧镃,没有问题。

可他通过种种手段,操纵殿试的结果来斗萧镃,问题就大了!

因为,操纵殿试的结果,不仅仅可以用来斗萧镃,更可以用来培植党羽,笼络人心,甚至是欺上瞒下,谋逆犯上。

所以江渊的错,不是他要斗萧镃,甚至都不是他让朝廷的抡才大典不公正,而是他触碰到了皇权的禁忌。

事实上,如果江渊在程宗的试卷呈上的第一时间就反咬一口,指控萧镃,那么,这个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或者说,御座上换一位天子,反应稍稍迟钝一些,待江渊事后揭发出来,拨乱反正,那么,也大概率不会闹这么大。

但是,这次殿试恰恰就卡在了这中间。

江渊事实上操控了殿试的结果,蒙蔽了天子,这就是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事。

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这一点确定下来,他就已然是十死无生了。

说白了,没有权臣的权力,却做了权臣才能做的事。

想明白这些,江渊的心中一片惨然,面色也变得灰白之极。

他终于明白,为何他刚刚屡屡强调大理寺没有实证,是多么的可笑了。

这种事情,何需实证?

对于天子来说,有万一的苗头,也是宁杀错不放过。

皇权巍巍,至高无上,这个时候,谁跟你讲证据!

举目四望,江渊只觉得全身一阵发冷,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般表现,自然是落在殿中几个重臣的眼中。

他们看了一眼陈循,心中不由感到有些可惜,江渊如此表现,看来,今天这场大戏,怕是要唱到这为止了……

不过,就在江渊自觉已经走到绝路的时候,他没想到的是,陈循竟然带着几分感叹,再度开口,道。

“江渊,老夫还记得,当初在翰林院中,你清勤简静,文采出众,那时,先皇亲试才学,赞不绝口,赐你袭衣冠带,堪为国之栋梁。”

“那时你意气风发,心怀社稷,缘何如今沦落至此?入朝多年,入阁两载,你的初心,究竟去了何处?”

这番话口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似乎江渊的所作所为,让陈循感到十分失望。

平心而论,虽然陈循是江渊的老师,但是,这是私人关系,既然进了这文华殿,便是同僚。

所以,这个时候,陈循用这种前辈老师的身份说这种略带教训的话,其实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当然,以他的身份,略微的失态,也没有人会计较就是了。

不过,他的这番话,却让一旁的几个尚书脸色变得玩味起来……

这老家伙,看起来是不想放弃啊!

江渊听到这番话,心中亦是五味杂陈,陈循的这副口气,让他想到了当初在翰林院中跟随陈循受教的时光。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真正踏足官场,对老师尽是孺慕,到底是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呢?

轻轻抬了抬头,江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之色,但是,很快,他就愣在了原地。

因为,他在陈循的眼中,并没有看到往常的温情,反而看到了严厉和失望。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当初文章出了错,老师斥责他时一样。

这道眼神宛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江渊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和陈循,早就已经分道扬镳了,就算是还存有师生情分,以陈循的性格,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叙旧。

再度咀嚼了一下陈循刚刚的话,江渊似乎隐隐想到了什么,但是,却始终像是有一层窗户纸挡着,就差那一点,抓不到窍要。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朝堂上静默无声,再无一人出言为此案辩解。

于是,天子终于圣音降下。

“江渊,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本章完)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京玉家族的崛起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铁血大帅:我有千万大军最强篮下霸王北宋不南渡冷酷王妃遇上痴情王爷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