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日的太平宫的太极殿内,张冲再一次和诸多门下发生了争吵。

其中重点围绕的就是张冲要亲征一事。

当时,作为枢密的杨茂正向张冲禀告东征辽东的准备工作:

“王上前令工部造船,如今皆已集于渤海章武。又令财部转输粮秣,如今大半已经运至卢龙塞。如今船、粮、器械已备,只等王上选定出征兵马,拣选将校幕僚组建东征幕府,即可奔赴辽东。”

张冲听完杨茂的话,就拿着册牍翻阅着,上面记录着这次东征辽东的所准备好的物资。

如今泰山军的确家大业大,此时的河北全境分田已经过了一个收获季,各地储备甚丰,所以光第一波运送到卢龙塞的军米就有十万石。

这份册牍上还有枢密院草拟的出征部队名单,其中所涉将校数十人,皆被隶在名册上。

这些将校都是枢密们考察后,根据其过往履历和最近其部状况而拟定的。单这一条,就比其他势力要更精细。

张冲大概看了一下这份名单,发现其有几个来源。

第一个就是五军野战部。这是泰山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也是历次出战的绝对主力。

其中这里面的将校又大多来自于董访、张旦两个系统。

因为这两个系统一个驻守北方,一个驻守东北,都吸纳了所在地的精锐武士成军,所以这两个系统中,也是北人最多的两个军团。

这一次东征辽东,无论是人情地理还是忍耐冷酷的严寒,北人都比南人有太多的优势了。

还有一点是,五部野战军都是集结一处,部队相对集中,也距离辽东距离更近,尤其是张旦麾下的右军元帅部就驻扎在右北平,更是出征的首选。

此外,张冲也看出枢密们调兵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并非将一地之兵全部调往前线,而是拣选抽调,从每部兵中抽调一部分,或一半,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视所抽调兵所在地方形势以及兵种情况而定。

比如,驻扎在右北平的张旦军团被抽调了八千人,驻扎在上谷的董访军团被抽调了五千人,然后丁盛部被抽调三千,关羽部被抽调两千。再加上于禁麾下的中护军五千人,一共就组成了此次东征辽东的核心武备两万三千人。

同时枢密们也考虑到了张旦军团和董访军团的现实情况,因为他们本身就有防守北疆的任务,所以当核心营头被抽调到辽东后,自然要填补上面这个空缺。

所以枢密特别考虑,让涿郡、中山两郡的镇戍兵北上赴居庸关代守边台。其中给这些北上镇戍的先发两月口粮。

而名单中除了这些五军将校外,还有一部分镇戍系统的镇将。

在中人亭大战中,张冲等人发现镇戍系统的一些营头战力不输五军,他们在战场上也获得了殊勋。

所以这一次,为了补充出兵规模,枢密们决定大用镇戍兵。

其中来自河北腹地冀州的镇戍兵都被调拨千人到两千人不等,所以这个部分的兵力也有一万五千人之多。

而除了这些外,还有一支特殊的兵种,那就是水兵。

随着泰山军全面接收河北,张冲专门在渤海外的章武设立造船厂,营建海船。

其中以乐安黄巾系统的薛安为第一任海波校尉,统领海船三十艘,水师两千人,驻扎渤海章武。

薛安原是青州海域的大海寇,之后加入乐安黄巾,成为乐安渠帅徐和的水师大将。

当年徐和想邀请张冲北上寇辽东,就是靠薛安的海上弟兄来运送。只是后面泰山豪强围剿张冲,才做罢了,不然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后来张冲定下河北后要筹建海师,当时得祭孙的举荐,薛安获得张冲的认可,受命成为了泰山军第一任海波校尉。

经过一年多的组建,如今海波校尉实力稍有,已然可以肩负跨海补给的任务,所以这一次由张冲特批,准薛安部参战。

而除了上述部队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中护军系统的将吏。

泰山军发展至今,中护军虽然还同属于五军野战,但因为其戍守邺城之重任,不能长久在位。

所以在制度上,中护军形成了类似于汉家南北二军的形式。

每年,兵部会抽调其余四军轮番入邺京,而中护军的吏士们也开始轮番到各外军系统历练。

这种轮番制度既可以保持中护军的战斗力,又能使得外四军依然能被中枢牢牢掌控。

而这一次,中护军也选五千吏士参战,其中涉及十部,皆为中外军的骁勇战将所领。

而除了五军野战、中护军、水军、镇戍兵参战外,还有一支独特的部队,那就是夷兵部队。

这里的夷兵是历次和河北汉军决战后收降的,其中乌桓人、肃慎人、高句丽人、鲜卑人、匈奴人,扶余人皆有,可以说涵盖了如今遍布东北地区的民族。

这些人人数不多,大致在三千人左右,但却可以为泰山军了解东北各部落形势提供咨询,可以说非常重要。

所以张冲从这份名单上可以看出即便诸大臣对伐辽东有异议,但在张冲决定后,依然尽心配合,可见此阶段的泰山军高层的纪律和配合。

也越是看到这份名单,张冲也就越坚定了看法。毕竟这份名单上,涉及到的将校部队已经接近四万三千人了,如此庞大的部队,目前只有张冲可以调度。

于是,他合上文牍,对包括度满、杨茂在内的一众门下、枢密,说道:

“诸臣工,此次伐辽东之战,我打算亲征。”

按道理来说,张冲已经称王,已经可以用寡人来称呼自己。但张冲偏偏不喜欢这种称呼,依旧固执的在用我来自称。

而当张冲这话说完,下面的一众人皆面露惊色。

倒不是张冲亲征是件奇怪事,毕竟泰山军这一路以来,几乎都是王上率兵出征,所战皆捷。

但问题是,如今张冲已经是一地之王了,除了打卢植的时候出征过,其他时候都是在京部署,将杀伐之权授大将节度。

而现在,张冲突然说要御驾亲征,怎不石破天惊

尤其是从右北平赶回来的张旦更是惊讶,他本以为这次回邺京,是王上要将东征辽东一事交给他的,为此他还特意准备军略好回京做答,但现在竟然是王上亲征

于是,张旦率先出列,他对上首的张冲劝谏道:

“王上,自古天子帝王居中国,抚四夷。而辽东之土寇本就是癣疥,我又大兵压境,敌必望风鼠溃。王上再出征,也无趣得很。”

张旦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大王你都是咱们的王了,自古什么时候见过帝王出国的所以还是别折腾了。

他以为张冲是久不耐宫中,想上战场松松筋骨。

而这边张旦说完,对面的一众门下也从初时的震惊中反应过来了。

其中最为年长,又为国戚之一的蔡邕直接站起来进谏:

“如今天下犹如一身,邺京为心腹,州县为四肢,四夷为身外之物。今辽东四郡、高句丽、东部鲜卑虽可恶,确应征伐。然王上可令良帅统兵虎贲数万,以陛下之威名,取之如探囊取物。而今太子新立,年纪尚幼,监国恐有不逮。而王上却涉辽海之险,轻行远举,此非国家之福。”

果然是最为耿介的老蔡,一出口甚至比刚刚张冲说要亲征都要骇人。

只因他这个身份说了一个相当忌讳的事情,那就是宫闱。

现在的太子是皇后赵娥所出,的确年幼,但今年早些时候蔡邕的大女儿蔡瑜刚刚诞下一子,其小女儿早些时候也被其姐招进宫了,那打的心思和甄氏姐妹一般无二。

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身份,你蔡老头讲这个话真的合适吗

果然,当蔡邕说完这个话的时候,本已经将脚迈出去的何夔又暗自抽了回去,这让他上首的度满看到,只觉得一阵好笑。

但度满腹笑了但也没再上去,毕竟存身之道首在避嫌。

而张冲在听了自家老丈人的“劝谏”后,额头的筋跳了一下,也就是他知道蔡老头是什么人,不然谁听到这话都要火冒三丈。

因为蔡老头说的话太难听了,他说咱张冲万一死在外头了,就凭借年幼的太子,根本守不住家业的。

但有些话之所以难听,可能部分说中了现实。

所以,张冲只能苦笑道:

“蔡公良言,但这亲征辽东是我深思苦想后的结果。再说,我自马上打天下,这天下都还未定,哪有安坐后方的道理。”

几个门下见张冲并没有雷霆万怒,于是皆站了出来,秉持公心来论。

如陶黯、诸葛珪、田丰等皆认为亲入蛮荒之所,非帝王幸事。他们援引周昭王伐楚,汉高祖伐匈奴的例子,希望张冲收回成命。

其中陶黯的话最有说服力。

陶黯说,帝王亲征就是行博浪一击,胜不足喜,败却有危亡社稷之害。他说,以如今泰山军的实力,实际上对于伐辽东是必然会胜的。

双方在战力和人力压根就不在一个实力上。即便这一战真有什么意外,但辽东群势力还是避免不了灭亡。

但这是择大将的结果,而如果是帝王出征就不然了。

以张冲来说,即便征辽东再次获胜,对其已经无上战功的荣誉来说也不过再添一二笔。但如果打输了,而且还是张冲手上打输的,那对于泰山军整个势力就是毁灭性的。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如此,如果当年被困在白登山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什么大将,怎会有之后的百年耻辱

所以陶黯劝说张冲,万万不要御驾亲征。

你别说,陶黯这个理由真的太有说服力了,这种从边际利益来劝说的确有说服力,张冲都不得不承认陶黯说的对。

但张冲心里也有一份自己的利益计较,如此他将目光看着度满,示意该他出场了。

他此前和度满已经私下聊过这事,并将自己的考虑和判断大概讲清了。所以,被说服后的度满,就成了张冲的支持者。

此时,看到张冲看向自己,度满走出来对众人道:

“诸君皆说的对,也皆有一份道理在。但我泰山军非寻常人,行的也非寻常事。如我们这般,可谓举世皆敌,没有那么多雍容的求稳。我且问诸君,除了王上亲征,谁能调度如此复杂的军力。除了王上亲征,谁能使诸军并行不悖甚至除了王上亲征,谁敢夸口能速定辽东”

说到最后,度满对上首的张冲一字一句道:

“而我相信,这一次王上依然会大胜而还。”

张冲笑了。

一时间诸臣工皆沉默,于是度满转而说到了下面一个议题,那就是此次征伐辽东,该有什么方略。

说到这个,早有准备的张旦上来讲述:

“辽东道远,以前的卢龙道又失修,已被山林水泽所遮掩,除了趁着山海道退潮的时候可以通少部分兵马,其余可海运。也就是当年武帝破卫满朝鲜的行军路线。”

张冲点了点头,看得出张旦对于伐辽东是做了功夫的。

当年汉武帝攻破卫满朝鲜的时候,就是从胶莱湾直上辽东半岛。

但显然,这个方略不够好。

先不说如今泰山军的海舟太少,压根不具备大规模投放军力的能力。就说这方略本身也是如此。

张冲要想速破辽东,就不能打成持久战,必须出奇制胜。

人家辽东也有智者,也懂历史,第一海上奇袭能成功,第二次还能不防备这也太瞧不起人家了。

所以这个方略不够好。

之后其他几个大臣又说了几个,但皆不够好。

于是,张冲将自己的方案拿了出来。

也正是看到张冲的方案后,众臣工心悦诚服,也终于认可王上亲征辽东并不是什么耀武扬威的轻率之举,而是真的认真对待此事的。

于是,之后政事堂和诸枢密们一起以王上这个方略为基础,开始细化执行步骤。

再之后,张冲留太子张承监国,以王后赵娥听政,留政事堂度满、蔡邕、陶黯、诸葛珪四人辅政,权邺城、国内诸事务,并居中协调配合辽东战场。

就这样,张冲布置好一切后,留下信任的众臣在后,就带着集结在邺城的一部分军队和中护军,向着卢龙塞开拔。

征辽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有人能猜到这一次张冲的征辽方略吗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将星传奇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穿越了的学霸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之极品皇帝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仙人只想躺着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京玉家族的崛起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