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胡轸之后又和吕布聊了聊,激励他一番后,就让吕布退下了。

而在吕布撤出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幕府帷幕后站着一人,却是军中的厚道人李傕。

吕布开始没准备搭理李傕,却看到李傕主动对自己颔首示意,愣了一下后,也不自主的颔首回示。

之后,两人就在棘门外一出一进,交错分开。

等吕布走出棘门后,回头看了一眼,此时李傕已经进入了中军幕府,心里嘀咕道:

“胡轸找这人又是什么事”

此时的他对胡轸的称呼,哪有半点恭敬。

看了一会后,吕布想了想,临时转了一个方向,向着张辽的营头走去。

……

李傕一进来,就对胡轸行跪礼,这还是军中大将第一个对胡轸行这么大的礼的。

虽然都说是甲胄在身,行大礼不方便,但其实那些人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说到底,你胡轸和咱们这些人都是一直并驾齐驱的,了不得你之前多随太师几年,又的的确确有战功,会打仗且出自豪家。

但那又如何你有战功,在座的各位又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你出自凉州安定胡氏,那军中如李傕、杨定等人哪个又差了

所以你胡轸做个宿将就行了,想踩在弟兄们头上那就别想了。

从这也可见凉州军的权力结构,此军全因董卓的魅力和凉州武人的利益和纠合在一起,最核心的就是董卓,没人可以继承他。

说个难料的,那就是万一哪天董卓不虞,那凉州军为了争夺位置都要自己先大乱斗一番不可。

而对于军中现状和众将的心理,胡轸也有数,所以他也不拿自己为什么出征大帅,只当自己是在做全局筹划。

但现在,李傕突然行这么大的军礼,胡轸感动了。

这个李傕不愧是军中有名的厚道人,是真的尊重他这个大帅。

胡轸先是笑着扶起李傕,然后引着他入座,之后语气带着亲近道:

“老李,自从太师带着咱们从河北撤回来,现在又要和那些黄巾余孽作战了。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

李傕郑重道:

“大帅,自从那大贤良师死了,那黄巾军就已经不成气候了。其军四散,不是被青州曹操歼灭就是被豫州的袁绍铲除,侥幸得活的也就是河北的泰山军。而在末将看来,彼辈虽然逞凶,但其实已经智穷力竭,苟延时日。所以这一次大帅出援太原,正可建不世之功啊!”

李傕一声声大帅说得胡轸心里是心花怒放,他舒缓了一下身体,稍微张开了点胯,温声问道:

“哦,人人都道泰山军是虎狼,为何老李你却认为他们活不长要知道,此前泰山军转战中原,死在他们手上的汉家名帅不知凡几。之后入冀州,更是连卢植都死在了此人手上。彼辈这几年前后吞并冀、幽、平,现在更是要虎吞并州。这等雄踞一方的霸主,老李你却说这番话,着实有点夸大了。”

李傕先是欠欠身,表示不敢欺瞒胡轸,然后就说出这样一番道理:

“大帅,泰山军所为我也听说过,拉黔庶弃豪势,这岂能长久虽然咱们也瞧不上那些关东清流,认为正是彼辈争权夺利才误国如此。但黔首就能好到哪里这些人如草芥,从来都是风往哪里吹,人往哪里倒,就算泰山军真的给这些人一些好处,最后被一些人鼓动一番,又会对泰山军生怨。大帅,老李我也行走天下这么多年了,从未闻有人可以靠一帮浮萍黔首而得天下的。”

胡轸颔首,非常同意李傕的判断。

他和李傕一样,其实都算是凉州军中的豪势派系,李傕出自陇西李氏,他出自安定胡氏,本就是西州将门。

所以两人都对时局有自己的判断。

在董卓的势力中,各将依靠董卓的原因各不相同。有是董卓的姻亲旧从的,有是董卓的部下的,有觉得董卓是符合他们理念和利益的。

其中胡轸和李傕就属于后者,他们皆是认为这个天下也该轮到凉州武人发出声音的时候了。

凉州武人和汉室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过去,他们这些人将汉室视为恩父,指望汉室能将他们从战乱中拉出来。但百余年中,朝廷在凉州一败再败,最后到底还是凉州武人靠着自己,重新恢复了边地的安宁。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求汉室不如求自己,自己手里有兵比什么都来得真。

而这种想法在到凉州三明陆续死后,又得到了新的发展。那就是以加入汉室体制的三明全部以失败告终后,这些凉州武人就清醒了,那就是汉室压根不给他们位置。

所以他们投靠了董卓,决定围绕在董卓边上,去建立一个属于他们凉州武人的利益集团。

而当董卓真的成为汉室的太师后,他们的理念就更清晰了:

他们要建立一个以凉州武人为核心勋贵的汉室,并让汉室再次伟大。

于是在这种兴复汉室,平定天下的理念中,董卓集团颇有点升华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简单的是武人集团。

也正因为是同路人,所以现在胡轸就对李傕说的非常认同。

关东豪族们该不该死该死!就是这些人把持朝政,只为门户私计,这天下才坏成这样的。

这一观点是董卓常说的,也是关西武人的主流观念。董卓就是要宣扬这样的认知,好让他们对关东朝庭的战争师出有名,具有天下正义性。

但黔首就是好人了胡轸同样不屑一顾。

这不是他们这些豪族的傲慢,而是他对这些人有足够了解后得出的看法。

胡轸自己是安定大族,族内收拢的徒隶也有数百人,这些人都为胡氏耕作。

这里面就有这样一个事,也是这个事让他知道黔首之所以是贱民是因为他们真的是一摊泥巴,想扶他们上墙都糊不上。

事情是这样的,大致是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凉州附近开始爆发一场大规模的蝗灾。

蝗灾一路向东,所过片草不生,眼见着就要到了安定了。当时的安定太守是一个叫郭林的并州人,他为了救灾,决定要烧毁一段田区,让这些蝗虫饿死。

之后郭林就开始带着郡县吏并征集的民夫开始烧毁田林,在旷野上深挖大坑,然后让人在晚上烧火来吸引蝗虫。

郭林不仅自己亲在第一线,还让家人给前线担水,在上行下效中,防蝗工事做的热火朝天。

但突然,蝗虫的攻势莫名其妙在武威一带停了,然后就像没发生过一样,这场蝗灾就这样结束了。

再然后,郡中的黔首们就开始说怪话了,他们认为郭林所为就是浪费民力,尤其是那些被征集的民夫们更是怨声载道。

他们甚至怀疑,这所谓的蝗灾也是假的,就是想让他们破家好成为豪强们的徒隶。

但安定的豪家们却清楚,郭林所为实际上是在保护这些黔首,因为大族有充沛的人力可以防蝗,甚至再不济也有储备粮可以熬过去。但黔首们却会在这场大蝗灾中一无所有,最后沦为徒隶。

对于这样的太守,安定的豪家们自是不乐意他多留的。很快,由安定豪势运作,那些不明真相的黔首们助势,郭林被朝廷升迁回了京都。

之后接替郭林的叫孙儁,此人常讲的是无为,但手里捞得却有为的很。

在孙儁在位的第二年,蝗虫再起,而且就是从武威出发,直扑安定。

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孙儁一无所为,只是写了一封《祷蝗神》的辞文,然后烧给了蝗神。

再然后,孙儁就继续晏坐高衙,袖手一插不管寺外人间惨剧。

这一轮大灾后,安定的黔首几乎被连根拔起,毫无救济能力的黔首们只能典卖全家给豪势们做庸奴,才苟活下来。

但即便这样,还是有大量人口被饿死,毕竟豪势们也不是大善人,干嘛要替你养老。

这件事给当时只是一介郡吏的胡轸带去了很大的冲击。即便因为这件事,他所在的家族获利颇丰,但依旧让胡轸去思考这些问题。

为何为民做主的好官最后狼狈而走,而残民不轻的坏官,明明干了错事,最后却让黔首负责。

难道这就是天下的真相吗

之后这个疑问被一个人解答了,他就是贾诩。前几年,他和贾诩喝酒,就闲聊到了这个事。

贾诩和胡轸、段煨几个人关系都不错,所以难得说了这样一番道理:

“这汉室有三种官,为明吏、循吏和庸吏。何为明吏即防祸于未萌。一事未生,便已早早料到,然后就提前去布置,使祸事不生。而何为循吏即见事生,用心办差,恪尽职守。而何为庸吏那就是终日低头于漕食,汲汲营营。等祸事来了,抬头一看却已经不可改变,就谓天命如此。”

胡轸第一次听这个说法,听得非常认真:

“那文和,这三吏和我安定老家一事有何干系呢”

贾诩淡淡道:

“桓帝时期发生的那场大蝗灾,我肯定是知道的。而且我比一般人更知道这事的始末。实际上,在郭林太守之前,还有一位太守叫张甫,他有一个幕僚叫贾彩,正是家兄。”

“我也是从家兄的口中得知了这事,原来张甫太守在坐郡的时候,曾发民夫整治郡北的大河,当时就曾将郡北的河滩地种上了麻菽,一方面是为了固河防,另一方面就是防蝗虫。张甫太守发现蝗虫常起于湿滩地,而麻菽这些东西又是蝗虫不食的,所以做此策。”

“但后面张甫太守离任后,这片地就被本地豪势给侵夺了,然后全部退桑还耕。再后面的事你就知道了。”

“从张甫太守到郭林太守再到孙儁,这三人正符合明、循、庸。张君无疑是有第一流的智慧的,在事情未发生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预防。但这类人因为做事太超前,所以不为黔首大众所理解,所以也常常饱受诽谤。而郭君则是循吏,虽然勇于任事,但也只是二流的智慧。不过这种人也往往被下民所称,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人是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的。只是郭君运道不好,辛苦一番最后蝗虫没来,就被人认为做了无用功。”

“至于那最后的孙儁,则是庸吏,也不想再多说了。”

贾诩的一番话说得胡轸是醍醐灌顶,让他得以见识从未见过的风景。同时,胡轸也对黔首细民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贾诩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现在呀,这世道如孙儁般的庸吏是越来越多,不过倒也和那些无知细民般配。”

一句话说得胡轸印象深刻:

“是啊,愚民配庸吏,可不是般配吗”

所以也正是有这般认识,胡轸就知道泰山军成不了事。因为那些细民就只配有孙儁这样的庸吏,不配有张冲这样的英雄去拯救。

是的,胡轸认为张冲是个英雄。

……

李傕见自己一番话说完后,胡轸虽然在点头但明显在发呆想着其他事,于是小声问道:

“大帅是认为咱老李说得哪里不对吗嗨,咱老李就是一武夫,也就是乱讲讲的,……。”

李傕还要找补,却见胡轸挥了挥手:

“老李,你说得对,你继续讲。”

李傕有点摸不清胡轸的意思,也只好继续道:

“所以呀,别看泰山军现在很得民心,但这种东西就是个虚的,一碰就碎。他们现在之所以还能稳住局面,在我看也就是那支战功赫赫的泰山老卒了。这些人是泰山军的真正根基,所以只要消灭了这些人,那所谓的太王不也就是个草头王嘛!”

说到这里,李傕也忍不住轻笑:

“至于如何消灭泰山军大帅不早就已经智珠在握了嘛!”

胡轸笑了笑:

“那这头功可得是你老李的,别人不清楚,咱还清楚你老李做了多少苦功嘛”

却见李傕正色道:

“大帅你这话咱老李不认啊。这一切都是大帅你庙算夺机,调度有方,又加用兵如神,智计无双。咱老李碌碌无能,也就是一个做事的,何功之有!”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

这一刻,在胡轸的心中,吕布等人可为功狗,眼前的李傕最能为臂助。

于是胡轸笑得更大声了。

一切尽在掌握!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将星传奇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穿越了的学霸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之极品皇帝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仙人只想躺着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京玉家族的崛起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