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凤道:\\\"这九名秀女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皇上再过过目,都收入后宫为皇家绵延子嗣。\\\"
朱允熥感觉怪怪的,推脱道:\\\"朕公务繁忙,过几天再说。\\\"
说着就往外走。
徐之凤伸手拦住,\\\"陛下看一眼又何妨?\\\"
\\\"那就看看吧。\\\"
两个宫女拉开帷幕。
九名妙龄女子争奇斗艳,就像一团娇艳的花朵。
站在第一位的女子着一身淡青色长裙,身材高挑窈窕,款款走上前来,不疾不徐施了一礼。
\\\"臣女杨采娥,浙江台州人氏,父丽水县丞,母陈氏,参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强,恭祝皇后福德绵长。\\\"
说完深深低下了头。
徐之凤道:\\\"抬起头来。\\\"
杨采莲略略将头抬起,双眼看着皇后的脚尖,脸上肌肤吹弹可破。
徐之凤道:\\\"有何才艺?\\\"
杨采莲怯怯道:\\\"臣女愚钝,一无所长,在家中唯知服侍父母,闲暇时做些刺绣女工而已。\\\"
徐之凤颔颔首:\\\"呈上来!\\\"
杨采莲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高高捧过头顶,宫女接过来呈给皇后。
三四寸见方的帕子上绣着一朵粉嫩粉嫩嫩的莲花,漂浮在清清水波之上,花瓣上凝结着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
徐之凤问道:\\\"识字否?\\\"
杨采莲低低道:\\\"只识得十几个字。\\\"
徐之凤征询的眼神飘了过来。
朱允熥的目光从高高的殿顶落了下来,落在杨采莲脸上。
徐之凤道:\\\"抬起头来,让皇上看看。\\\"
杨采莲迎着朱允熥的目光抬起头来,四目相对时,又慌忙低下。
徐之凤轻轻问道:\\\"皇上中意否?\\\"
朱允熥没有说话。
杨采莲额上渗出豆大的汗珠,鼓鼓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
朱允熥问道:\\\"你是自愿到宫中来的吗?\\\"
杨釆莲浑身一颤,茫茫然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徐之凤忙道:\\\"皇上问你话呢。\\\"
杨采莲低低伏在地上,\\\"只是皇后娘娘不嫌弃臣女愚钝,臣妾愿意在宫中做牛做马……\\\"
朱允熥嘴角勾了勾,\\\"赏银一千两,绢五匹,送回原藉吧。\\\"
杨釆莲倏地抬起头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朱允熥问道:\\\"怎么?不愿意回去?\\\"
\\\"臣女能入选秀女,是无上的荣耀,现在被打发回去,父母一定会很失望,求皇上留臣女在宫中做个粗使的丫头……\\\"
朱允熥心底升起一丝悲凉,\\\"你就留在宫中做个待诏吧。\\\"
杨釆莲喜出望外,端端正正叩了三个头。
\\\"谢皇上!谢娘娘!\\\"
朱允熥站起身来,\\\"皇后,来都来了,就都留下吧。\\\"
徐之凤忙站起来,\\\"是!\\\"
又对众秀女道:\\\"还不谢皇上隆恩?\\\"
众秀女如梦初醒,一齐跪下叩头谢恩。
只有一个紫衣女子直挺挺地杵着,仿佛置身事外一样。
徐之凤十分诧异,问道:\\\"无礼!本宫的话你没听见吗?\\\"
紫衣女子拜伏在地。
朱允熥问道:\\\"怎么?你不愿意?\\\"
紫衣女子抬起头来,目光灼灼,\\\"臣女不愿意。\\\"
朱允熥冷冷一笑,\\\"在宫里当娘娘也不愿意吗?\\\"
\\\"不愿意。\\\"
\\\"为何?\\\"
\\\"臣女有了意中人。\\\"
徐之凤斥道:\\\"放肆!你可知这是死罪?\\\"
紫衣女子毫无惧色,\\\"臣女知道。\\\"
众秀女无不错愕,徐之凤脸色倏地变得惨白。
朱允熥问道:\\\"哪里人?\\\"
\\\"山西平阳府永济县人氏。\\\"
\\\"既然不愿意留在宫中,为什么还参加选秀?\\\"
紫衣女子道:\\\"臣女是被继母逼的。\\\"
徐之凤气得发抖,\\\"来人啦!拖出去杖毙!\\\"
两个身强力壮的宫女小跑过来,架住紫衣女子往外走。
紫衣女子回过头来,泪下如雨,\\\"后宫佳丽如云,多臣女一个不算多,少臣女一个不算少,皇上就大发慈悲,放了臣女吧,臣女这辈子无以为报,下辈子当牛做马报答皇上!\\\"
说得极凄惨。
朱允熥问:\\\"那人是个什人?让你这样死心塌地?\\\"
\\\"是个铁匠,我爹嫌他穷,宁愿将我打死也不许我嫁他。\\\"
\\\"就算朕放你回去,你就能如愿吗?\\\"
紫衣女子道:\\\"不能一起活,死在一起总是能的。\\\"
是个难得的烈女子,朱允熥心里一震。
\\\"你意中人叫什么名字?\\\"
\\\"刘猛。\\\"
朱允熥对徐之凤道:\\\"放她回去,赏银千两,绢五匹,命她父母将她嫁给刘猛。\\\"
徐之凤:\\\"……\\\"
紫衣女子扑倒在地,抱住朱允熥脚,哭道:\\\"皇上是个大好人!\\\"
朱允熥心情复杂,问众秀女,\\\"你们还有谁不愿留在宫中的,也可以回去。\\\"
众秀女全都低着头,一声不敢言语。
朱允熥回到龙兴宫,闷闷不乐坐了小半个时辰,刘福祥进来禀道:\\\"燕王求见。
到了文华殿,朱棣正负手而立。
\\\"四叔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我要打帖木儿!\\\"
朱允熥哭笑不得,\\\"四叔酒还没醒吗?帖木儿还隔着察合台汗国,怎么打?\\\"
\\\"打帖木儿是假,打瓦剌和鞑靼是真。\\\"
\\\"四叔,瓦剌和鞑靼现在很消停。\\\"
\\\"蒙古人的尿性,我最清楚。过不了几年,阿鲁台和马哈木就又支楞开了。汉唐能降伏匈奴和突厥,是因为占据了西域,切断了胡人西遁的退路。
帖木儿和察哈台汗国眉来眼去的,将来再联手瓦剌和鞑靼,整个西北就是乌泱泱的蒙古人,与其那个时候手忙脚乱,不如现在就动手,拿下察合台汗国,切断帖木儿与阿鲁台、马哈木的联络,然后各个击破……\\\"
朱允熥不得不佩服朱棣宏大的视野,笑道:\\\"四叔所言极是,但帖木儿活不过两年了,帖木儿一死,帖木儿帝国就四分五裂了,哪儿还能再威胁大明?\\\"
朱棣哂笑道:\\\"你怎么知道帖木儿这两年要死,莫非你会算褂不成?\\\"
朱允熥无意中绁露了天机,忙道:\\\"听说帖木儿快六十了,还能再活几年?\\\"
朱棣还要再坚持,朱允熥笑道:\\\"四叔征战一生,享几年清福不好吗?\\\"
\\\"拿下察哈台,一路向西,重振汉唐雄风,身为大明天子,你就不想吗?\\\"
朱允熥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