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春节,东京城再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李纲入朝后,便为许贯忠分担了部分事务,也让许贯忠多了休息和锻炼的时间,同时吴用也接到了调令,年后返回京师述职。
延福宫的武英阁,王伦正在与几位梁山旧将交谈着,坐在他对面的,正是董平、雷横、杨志、杨雄等人。
新汉立国以来,天下各地并不总是那么安稳的,民乱和暴乱时有发生。
由于赵佶父子当初滑跪得太过于迅速,王伦称帝后打出“兴复炎宋”口号聚众作乱的叛乱并不少见,但都被逐一平定了。
此后朝廷推行均田令,一部分地主乡绅很是不满,便蛊惑百姓造反;又因为朝廷对佛教持打压态度,强行收回被诸多寺庙霸占的土地等,各地僧侣号召信徒造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不过随着金国与西夏相继被灭后,类似的民乱几乎就消失了,因为心怀前宋的遗老遗少们也彻底认命了,自认为利益受损的地方地主乡绅势力们,也被朝廷各种新政所诱惑,便放弃了继续敌对的态度。
至于佛教起事,则由于朝廷不断宣传推行宗教信仰自由,僧侣的号召力持续被削弱,基本上也不能成事了。再加上朝廷放开西域、朝鲜行省和日本,鼓励僧侣前往进行佛事交流,许多佛教流派也被诏安。
对于这些叛乱,朝廷一般是认定为“民乱”,即百姓们不了解朝廷新政,多受蛊惑,所以一旦平叛后,只问罪首恶,并没有在民间大肆牵连。
于是在西夏灭亡后,另外一种叛乱就成为主流,被朝廷认定为“暴乱”,主要是一些异族不满于朝廷的政策,就要闹事。
典型的就属解宝在四川行省南部对僰人的进攻,由于唐宋两朝以来对江南、岭南的大开发,汉人大量南迁,于是本朝的异族暴乱便与前宋的情况类似,主要发生在陇南行省与吐蕃诸部的交界处、湖南、黔中、广西等行省。
朝廷进攻大理国之前,湖北行省西南部、湖南行省西部的山蛮就很是蠢蠢欲动,因为朝廷通过均田制度的推行,将这里的熟蛮顺势纳入了统治当中。
两湖行省的西部多山地,秦汉一直到南朝时期,这里的武陵蛮、溪蛮暴乱就从未停止过,在与汉人的长期接触中,一部分山蛮接受了汉化,接受了汉人的农耕技术流入,开始学着汉人那般农耕地生活。
这些人便被朝廷认为是熟户,也称熟蛮,只要按照他们的汉化进度,大概再过一两代人就可以成为汉人了。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能够被朝廷认定为熟蛮,是因为这些汉化了的山蛮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变为良田,于是山蛮部落的可耕种土地便几乎都掌握在了熟蛮手中。
当地官府推行均田,这些熟蛮连同他们的土地就被朝廷顺势均分,并统计户口,纳入官府黄册,成为中原治下之民。
这就引起了相当一部分的生蛮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熟蛮背叛了自己的部落,带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跟汉人一样,都是外来户。
平心而论,山蛮地区如同黔中行省的羁縻州一样,在汉人没有到来之前,在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没有传入之前,这些蛮夷部落的百姓们只能生活在半山腰。
因为山间的盆地、平地到处都是沼泽、丛林,充满了野兽、蚊虫、毒蛇和瘴气,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
是汉人到来后,带着中原的农耕技术,以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砍伐树木、排干沼泽、驱逐野兽,将荒芜之地变为可耕种的土地,也给了熟蛮们生存下去的更多机会。
新朝的地方官员们本来是愿意同山蛮们对话的,只要他们愿意承认朝廷和官府的领导,那么汉人也从不吝于将技术传播开来。
但人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山蛮认死理,就觉得山下的土地本就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那我们就该有资格分得一份,凭什么被你们汉人和熟蛮给占了?
这话就有些不讲理了,朝廷不是没有给出优惠条件,诸如开荒这种事情,百姓们可以向官府租借耕牛、农具等,以一个很低的利息获得使用权,开荒的土地前三年往往是免税的。
但开荒实在是一件苦累活儿,山蛮们不愿意干,他们更希望直接获得山下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这就是想要不劳而获了。
其实朝廷对吕宋的殖民,福建广东百姓对于本地土着也是这么干的,就是要强抢你们开垦出来的土地。
朝廷对于山蛮的态度,起码有一点,那就是优先谈判,条件可以谈,总归是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条件不是?
但山蛮的态度太蛮横,两湖行省西部朝廷任命的官吏,数年间被山蛮殴打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人。
消息传回东京城后,王伦当即下令镇压,既然不肯与朝廷谈判,那就品尝一下暴力机器铁拳的滋味吧。
于是董平和雷横先领兵前往平定暴乱,继而杨志与杨雄又前往湖南北部,与高可立一起对两湖行省的西部来回梳理了一遍。
这也是高可立本来要领兵入云南行省却没有成行的原因,因为数千山蛮在恩施府暴动,祸连数府和羁縻州。
这一仗持续的时间不算长,大约是山士奇攻入大理国谋统府时开始的,不到三个月时间,朝廷讨平了叛乱,杀暴民自称将军者七人,俘虏自称天子者一人。
开元十二年,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太监杨思勖领兵往讨之,因功受封虢国公。而这位在洪武十五年作乱的山蛮首领,同样来自溪蛮,名叫覃思璋,自称是覃行璋的后人。
覃思璋在恩施府被斩首,王伦派去的四将则继续留守年余,兵部的统计军功斩首数字是三万级,但朝廷并没有进行任何宣传。
对于天下各地的异族暴乱,朝廷一般都是冷处理的,因为总归是平叛过程中伴随着有针对性的屠杀和清理,这种事情实在不好对外宣扬。
跟随四将返回的,还有四千余名山蛮青壮,他们将会被调往黄河北岸,负责修筑堤坝,加固黄河。
修河从来都是苦力活,但是不会有任何人为他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