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下面的将士终于把东西送上来了。
许满仓在第一时间就点燃了烽火,看着身旁的火焰徐徐燃烧,许满仓也学着远处敌人的样子,站在火堆旁轻轻挥手。
这种动作是必须的,而且是一定要做的。
后面,许满仓他们之前扫荡过的山头并没有火焰燃起,不是一个没有,而是各个都没有。
许满仓此时已经知道了,敌人是正在用这样的手段,确定他们队伍的位置。
好在聪明人并不只有许满仓一个,一旁被他们暗中占据的山头,也有七八个点燃了火焰,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迷惑敌人。
站在高处往远处看,根本看不到敌人会有什么动作,也看不到下面敌人的调遣。
但左右没有喊杀声,许满仓便知道敌人是还没有进攻的。
马粪合着豆饼的篝火很快就燃尽了,左右山头上都只能看到零星的火点和黑烟,看不到明亮的火焰了。
许满仓此时快速下山,下令将所有将士又都召集过来。
这次集合,是因为许满仓发现了一个战机,一个可以反围困敌人,破解眼前困局的战机。
“今夜开始,占据左右七个山头,所有人都隐藏起来,等着敌人过来。”
许满仓对眼前的几个千夫长道:“刚才我们也点燃了烽火,敌人必然会误判,以为我们现在推进的位置还在后面,没有到达他们面前。”
“不出意外的话,天亮之前,他们一定会组织人手围拢过来,设法围歼我们。”
“所以,今天晚上,占据周围的制高点,所有人都枕戈待旦,一旦发现敌人进入包围,立刻开始进攻,下手都狠一点!”
许满仓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下去了,所有的队伍再次集结,从之前的四十支小队,变成了现在的七支队伍。
七个队伍分别占据了七个山头,这些山都是左右相对较大的,能够隐藏更多的人,同时还能看住几个交通要道。
山与山之间的道路是很狭窄的,许满仓他们在里面不好穿行,敌人也是一样的。
无论如何,敌人想要进入群山,都一定会走山间的小路。
在这种狭窄的道路上,人数越多就越吃亏。
这也是为什么许满仓将他麾下的将士化整为零,分成不同的方向突围的主要原因之一。
转眼已是深夜了,许满仓带着队伍在最前面的山峰之上埋伏,他的目光始终看着远处。
现在,许满仓大概能摸清敌人的情况了。
大量的敌人不是全部埋伏在山中,而是都在远处的草原附近。
仔细想想,阿兰世人可能从很早就开始布置这个局了。
他们知道北狄和他们之间只是暂时和平,等北狄缓和一口气回来,一定会再找他们麻烦的。
阿兰世人之中不缺聪慧的统帅,故此他们肯定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之前按兵不动,就都只是做出来的假象。
实际上,他们已经安排自己的将士深入北方的群山之中,可能一直在群山之内风餐露宿,就等许满仓他们率队进入群山,截断他们的补给。
许满仓那天带队进入阿兰世人的腹地,看到的第一个城池并没有反抗,而是点燃了烽火。
那烽火连成了片,现在想来,当初那个城市可能根本不是给阿兰世后方的人传信的,而是将消息传到前方。
前方,就是这片群山之中。
收到消息的敌人立刻开始向南面行进,最终通过非传统路线穿过了群山,进入了北狄草原的最北端。
鲜于青哥当初在外面碰到的敌人,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利用了人的惯性心理,先诱骗许满仓他们进入群山,而后再在外面设立防御圈,将许满仓他们完全围死在群山中。
这个计策很是高明,而且十分歹毒。
想让许满仓他们上当,那就必须有让人信服的饵料。
那些被那日松、吉而思他们杀掉的补给队的人,大概率都是饵料。
因为截杀了不少次阿兰世人的补给,那日松和吉而思的判断也就都出现了失误。
在他们眼中,都以为许满仓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以为他们的偷袭起到了作用。
而事实上,他们却已经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现在回想,敌人唯一没算到的地方,就是鲜于青哥会忽然出现,而且带队反突围,竟直接冲进了群山之中。
可能按照阿兰世人的原计划,他们是没打算立刻就动手的。
但因为鲜于青哥的忽然出现,他们不得已才进了了群山之中,开始了酝酿已久的计划。
这就是许满仓对阿兰世计策的全部猜测,他以为已经很完整了。
现在,阿兰世人肯定在外面安排了大量的士兵,这些士兵的位置和规模,是寻常斥候根本探查不到的。
许满仓对当前的战局有猜测,他猜测阿兰世的主力根本就不是四十万,可能是四十五万,甚至是五十万。
而且,阿兰世人必然有另外一条补给的路线,而北境群山中的这几条线路,就是摆在那让许满仓他们冲的。
制定这个计策的人,用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计策了,而是用上了战略方面的手段。
这个人思考的高度更高,几乎已经到达了许满仓能碰触的高度,他们是要用这次群山中的战斗,影响正面的战局。
也就是说,北狄和阿兰世人正面的战斗怕是已经开始了,只是许满仓他们还被困在群山之中,根本就得不到正面的消息。
夜色之下,远处的山头上已经看不到敌人的影子了,但许满仓却丝毫都不敢松懈。
敌人今天晚上是一定会进攻的,只是什么时候进攻,有多少人,许满仓根本就不清楚。
而且他知道,他们的伏击战一旦打响,敌人会立刻知道这面的情况,随后将更多的人派过来。
也就是说,许满仓如果想带着麾下的四千人继续和敌人周旋,那就绝对不能恋战,这边开战之后,只要取得了优势,就要立刻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