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宫那巍峨壮丽、雕梁画栋的殿堂之内,一场足以改变大唐藩镇格局,乃至影响国运走向的重要谋划,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徐徐展开。唐玄宗李隆基神色凝重且透着决然,高高端坐在龙椅之上,其目光如炬,威严的视线缓缓扫过下方肃立的张九龄、李适之等一众朝廷肱股重臣。此刻,他们肩负着消藩大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拉拢安禄山周边藩镇,这一步棋若能走好,安禄山便如困于牢笼之兽,消藩大业也将迎来重大转机。
李隆基目光炯炯,环视群臣,声音沉稳却又不失威严地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当下已将安禄山的虚实洞察分明,如今分化其周边藩镇已然刻不容缓,此乃消藩之关键所在。若此计得以成功实施,安禄山便如无水之鱼,消藩大业便可事半功倍。不知众爱卿对此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张九龄听闻,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行礼,神情沉稳自信,从容说道:“陛下,臣经过深思熟虑,以为应对之策需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对于安禄山周边藩镇,首先应以宽厚之恩予以安抚,许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从而拉拢其心,使其对朝廷心生归附之意;而后再以凛凛之威加以震慑,明确向他们表明与安禄山勾结将面临的严重后果,让其不敢轻易与逆贼同流合污。唯有如此,方能取得实效。”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期许与认可:“张爱卿所言极是,切中要害。只是这恩与威具体该如何巧妙施行,还需诸位爱卿细细谋划,力求周全。”
李适之紧接着出列,身姿挺拔,朗声道:“陛下,以臣之见,在施恩方面,可对部分藩镇酌情减免赋税,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赏赐大量的财物,如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如此一来,藩镇能够切实得到实惠,必定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忠心耿耿。而在立威方面,可暗中选派得力使者前往各藩镇,郑重告知他们,若胆敢与安禄山狼狈为奸,同流合污,朝廷必将毫不留情地派遣大军压境,给予最严厉的制裁,绝不姑息。”
李隆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慎重说道:“甚好,二位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只是选派使者一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为之。使者需能言善辩,沉稳机智,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朝廷之意,又不能引起藩镇的反感与抵触,以免适得其反。”
张九龄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但请放心,臣定会精挑细选,选出最合适的人选担当此重任。确保使者能够圆满完成使命,不负陛下所托。”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行动就此拉开了帷幕。朝廷选派的使者们身负使命,如同身负重任的信使,纷纷踏上充满挑战的行程,星夜兼程地奔赴安禄山周边的各个藩镇。
其中一位名叫苏敬的使者,肩负着特殊使命,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距离范阳较近的怀庆藩镇。怀庆藩镇节度使王雄,此人为人精明,心思缜密,面对当下复杂微妙的局势,正陷入两难的抉择,左右摇摆不定。
苏敬见到王雄后,立刻恭敬地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王节度使,当今圣上心怀天下,体恤各藩镇的艰辛不易,特命在下前来传达圣意。倘若贵藩镇能够当机立断,与安禄山划清界限,保持距离,朝廷愿展现出浩荡皇恩,减免贵地三年赋税,同时赏赐白银万两,绸缎千匹,以表诚意。”
王雄听闻,心中不禁为之一动,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苏敬敏锐地察言观色,见此情形,话锋一转,语气严肃地说道:“王节度使,安禄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妄图割据一方,公然与朝廷作对,此乃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的行径。倘若贵藩镇与之勾结,一旦朝廷下定决心发兵征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还望节度使大人深思熟虑,切莫因一时之利,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雄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缓缓说道:“苏使者,此事关系重大,容王某考虑几日,再给您一个确切的答复。”
苏敬微笑着说道:“王节度使,此事刻不容缓,形势紧迫,还望大人尽早做出决断。朝廷此番诚意满满,大人切不可错失这难得的良机。”
几日后,王雄召集麾下诸位将领共同商议此事。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朝廷所许下的条件确实优厚,极具吸引力,而且安禄山行事一向张狂跋扈,与他勾结恐怕会引火烧身,给我们藩镇带来灭顶之灾。”
另一位将领也赶忙附和道:“是啊,大人,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将藩镇置于危险的境地,做出陷藩镇于不义的决定啊。”
王雄权衡再三,反复斟酌利弊,最终下定决心,对苏敬说道:“苏使者,烦请您转告陛下,王某愿听从朝廷的安排,与安禄山保持适当的距离,绝不与他同流合污。”
苏敬闻言,大喜过望,说道:“王节度使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朝廷必定不会亏待您。日后若有任何需求,朝廷定会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其他使者也在各藩镇展开了类似的劝说工作。在恩威并施的强大攻势下,一些藩镇逐渐开始动摇。
在平州藩镇,使者刘源同样向节度使陈川表明了朝廷的态度。陈川性格豪爽直率,听闻之后,当即大声说道:“刘使者,俺早就看安禄山那家伙不顺眼了,他一心只想着扩充自己的势力,全然不顾我们这些藩镇的死活。如今朝廷既有此意,俺陈川愿听从朝廷的命令,与安禄山划清界限。”
然而,并非所有藩镇都如此顺利地被说服。在青州藩镇,节度使赵平为人极为谨慎,行事向来小心,对使者刘源所言半信半疑。
赵平皱着眉头说道:“刘使者,朝廷虽许下了诸多诱人的好处,但安禄山势力庞大,根基深厚,若日后他对我等进行报复,我等又该如何应对?这其中的风险不得不考虑啊。”
刘源见状,耐心地说道:“赵节度使,朝廷此次已下定决心消藩,安禄山的覆灭乃是迟早之事,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您若此时能够明智地站对队伍,朝廷必定会全力保障您藩镇的平安,荣华富贵自然也不在话下。但倘若您执迷不悟,继续与安禄山勾结,那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
赵平仍在犹豫不决,面露难色。刘源又进一步劝说道:“赵节度使,如今各藩镇都在观望,一旦多数藩镇倒向朝廷,安禄山便会成为孤家寡人,孤立无援。您又何必为了他而冒险,将自己和藩镇置于危险之地呢?”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赵平终于松口,说道:“好吧,刘某愿意按朝廷的意思办。但还望朝廷能够信守承诺,保障我藩镇的利益。”
随着使者们在各藩镇不辞辛劳地努力劝说,越来越多的藩镇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与安禄山保持距离。
消息迅速传回长安,李隆基听闻后,龙颜大悦。他在朝堂之上欣慰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已有不少藩镇与安禄山疏远,安禄山的势力范围初步被成功孤立。这一切都得益于诸位爱卿的精心谋划,以及使者们的辛苦奔波。但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各藩镇的动向,确保消藩大计能够顺利推进,万无一失。”
张九龄赶忙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会继续竭尽全力,不负陛下的殷切重托。接下来,我们应进一步巩固与这些藩镇的关系,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朝廷的诚意与关怀,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所用。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安禄山的反应,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李适之也紧接着说道:“陛下,臣建议加强对已拉拢藩镇的支持力度,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援助,让他们能够安心与朝廷合作。如此,消藩大业必将更加顺利。”
李隆基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就依二位爱卿所言。消藩之路虽已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但前路依然漫长且充满艰辛,诸位爱卿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克难关,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的福祉,全力以赴。”
在大唐朝廷巧妙的恩威并施之下,安禄山周边藩镇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安禄山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大唐的消藩大业,也如同缓缓前行的巨轮,在众人的努力下,稳步向前推进,每一步都承载着大唐的未来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