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昌府,宛城县衙。
捕快王四跌跌撞撞冲进县衙大门,官帽歪斜,满脸是血。他扑通一声跪在大堂中央,声音颤抖:“大人!大事不好!那太平道的妖人张角聚集了上千刁民,扬言三日内要踏平县衙啊!”
县令周显正与县尉赵虎对饮,闻言手中酒杯“啪“地摔在地上,酒液溅湿了官袍下摆。他猛地站起,肥胖的身躯让太师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什么?!“周显脸色铁青:“那妖道当真如此猖狂?”
王四连连磕头:“千真万确!那妖道法力高强,手下黄巾贼人上百,个个如狼似虎。小的差点回不来报信啊!”
县尉赵虎冷笑一声,将佩刀重重拍在案几上:“区区妖道,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大人,给我五百精兵,末将定将那妖道首级献于堂下!”
周显捻着胡须,小眼睛滴溜溜转了几圈:“赵县尉,此事非同小可。那妖道蛊惑人心,若贸然出兵,万一激起民愤,事情闹大,恐怕上面怪罪下来,我们都担待不起。”
“大人多虑了!“赵虎不屑地挥手:“不过是一群饿疯了的泥腿子,见到真刀真枪,保管吓得屁滚尿流!这些时日,他们在各地闹事,若不早日剿灭,朝廷威严何在,大人您的乌纱帽又怎能安稳?”
周显沉吟片刻,脑海中权衡着利弊,一方面担心出兵失利,另一方面又害怕若不及时镇压,自己的仕途会受影响。终于,他狠狠心点头:“好!即刻点齐人马,务必在天黑前剿灭乱党!记住,要活捉张角,本官要亲自审问这妖道,看看他究竟使了什么妖法蛊惑众人!”
赵虎抱拳领命,一声“得令”,便大步流星走出县衙。不多时,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官军精锐集结完毕,刀枪如林,在烈日下闪着寒光。士兵们表情严肃,整齐地排列着,靴子踏在地上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
赵虎身披战甲,腰悬利刃,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扫视着麾下的将士。“弟兄们!”
他高声喊道,声音在县衙前的广场上回荡,“那太平道妖人张角聚众闹事,意图不轨,我们身为朝廷官军,保境安民是职责所在。今日便让那些乱党知道,与朝廷作对,只有死路一条!出发!”
随着赵虎一声令下,官军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出县城,扬起一路尘土。
出了县城,王四被强征为向导,骑在马上双腿直打颤。他清楚记得张角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和周围灾民眼中燃烧的怒火,现在想来依然有些发怵。
“快走!磨蹭什么!“赵虎一鞭子抽在王四背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队伍浩浩荡荡开出县城,向着张角所在的山区进发。沿途荒芜的田野上,偶尔能看到几具无人掩埋的尸骨,被野狗啃食得面目全非。
——————
同一时刻,山区太平道营地。四周山峦连绵,如天然屏障将营地隐匿其中。营地内,黄巾军战士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做着战前准备。
张角站在一处高地上,远眺官道方向。他身披杏黄道袍,袍上绣着神秘而古朴的符文,在阳光的映照下隐隐闪烁。
手持九节杖,杖身由精铜打造,每一节都刻有奇异的图案,仿佛在彰显着太平道无上的权威。山风呼啸而过,衣袂飘飘如仙人临世,他那冷峻的面容上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坚毅。
“师父,探子来报,官军精锐已出城,约五百人,由县尉赵虎亲自率领。“马元义快步走来,步伐沉稳有力,溅起脚下的尘土。他身材魁梧壮硕,浓眉下的双眼闪烁着战意,如同两团燃烧的火焰。
张角微微颔首,脸上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五百人...比预想的还要多。看来周显这次是下了血本。”声音低沉而浑厚,仿佛从山谷深处传来。
“师父神机妙算,故意放那捕快回去报信,果然引蛇出洞。“马元义钦佩地说,语气中满是崇敬。“我军数百黄巾力士已按计划埋伏妥当,他们各个孔武有力,皆是我太平道的精锐之士。加上一千南楚黄巾军,人人士气高昂,只等官军入瓮。”
他一边说着,一边紧握拳头,仿佛官军已然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张角目光深邃,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似乎能看穿未来的一切:“元义,记住,此战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要让每一个活下来的义军,都成为传播太平道威名的使者。让天下人知道,太平道所到之处,便是黄天降临之时。”
“弟子明白!“马元义抱拳,声音响彻山谷,彰显着他的决心。“军医已准备好符水救治伤员,波才、赵弘两位师兄各率一千人马埋伏于山道两侧,隐藏在山间之间,如同潜伏的猎豹。只待官军进入峡谷,便叫他们有来无回!”
张角轻抚九节杖,杖身九节铜环在风中叮当作响,宛如催命的丧钟。这声音仿佛在向官军宣告他们的末日即将来临。
“传令下去,待官军过半时,先以滚石檑木阻断退路,再以弓箭射杀前军。待其阵脚大乱,全军杀出,务必全歼!“张角的命令简洁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山谷间回荡。
马元义领命而去,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营地之中,去传达张角那不容置疑的军令。
张角独自立于山巅,望着远处渐渐扬起的尘土,那是官军行军的踪迹。他轻声吟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周显,灭楚之战便从尔开始……”声音随风飘散。
————
晌午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遮无拦地倾洒而下。
赵虎所率的官军踏入了山区。狭窄的山道蜿蜒于其间,两侧是壁立千仞的陡峭山崖,怪石突兀嶙峋,像是狰狞巨兽的利齿。偶尔可见几丛干枯的灌木,在燥热的风中瑟缩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山林的死寂。
“大人,此地地形如此险恶,恐怕会有埋伏……”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小心翼翼地凑到赵虎的马前,压低声音提醒道。
赵虎听闻,不屑地哼了一声,脸上满是轻蔑之色:“埋伏?就凭那些整日拿锄头的泥腿子?也配!”他猛地转头,对着全军大声喊道:“都加快速度!等剿灭了那些乱党,每人赏银一两!”
官军们听闻有赏,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原本拖沓的队伍行进速度明显加快,脚步声、铠甲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在山道间回荡。
王四被安排在队伍的最前端,每迈出一步,都感觉如履薄冰。他总隐隐觉得两侧山崖上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但每当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有那刺目得让人无法直视的阳光,以及那犬牙交错的嶙峋岩石。
就在这时,前方的山道上赫然出现一个身影。只见一个身着黄袍的道士,独自一人静静地立于路中央,手中稳稳地握着一根九节杖,此人正是马义元。
“停!”赵虎猛地举手示意,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前方的道士,口中说道:“那就是妖道张角?好大的胆子,竟敢独自一人拦路,简直是自寻死路!”
王四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声音颤抖地说道:“大人小心啊!这妖道会妖法!”
赵虎却放声大笑起来,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儿郎们听令!谁能活捉这妖道,赏银十两!”
官军们听闻重赏,顿时发出兴奋的呐喊,如同饿狼见到猎物一般,争先恐后地朝着马义元冲了过去。然而,马义元却神色从容,不慌不忙地举起手中的九节杖,在空中缓缓划出一个诡异的符号,随后猛地往地上一顿。
“轰!”刹那间,一声巨响如惊雷般炸开,官军前方的地面突然腾起一团诡异的绿色火焰,那火焰炙热无比,吓得冲在最前面的几名士兵脸色惨白,连连后退。
“妖……妖法!”士兵们惊恐地尖叫起来,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慌乱。
赵虎见状,恼羞成怒,大声吼道:“装神弄鬼罢了!弓箭手准备!”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道两侧骤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无数头系黄巾的起义军如神兵天降,从岩石后、灌木丛中纷纷现身,密密麻麻的,犹如汹涌的蚁群。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声浪犹如滚滚惊雷,在山谷间不断回荡,气势磅礴,令人胆寒。更让赵虎震惊的是,这些起义军并非他想象中那般是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而是装备整齐、训练有素的劲旅。前排是手持长矛的方阵,矛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后排则是严阵以待的弓箭手,箭矢泛着冷冽的寒光,仿佛随时要将官军吞噬。
“中计了!快撤退!”赵虎终于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忙大声下令。可这怎么可能呢?这些泥腿子怎么会有如此精良的铠甲装备?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后方的山道上突然滚下无数巨石和圆木,伴随着沉闷的撞击声,瞬间便将退路死死堵死。与此同时,两侧山坡上箭如雨下,官军们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山谷之中。
“杀!”马义元一马当先,率领着精锐的黄巾力士从侧翼如猛虎般杀出。这些力士身披厚重的铁甲,手中紧握着锋利的利刃,个个勇猛无畏,如入无人之境,瞬间就将官军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赵虎仓促之间组织抵抗,但此时官军军心已乱,犹如一盘散沙。更可怕的是,那些受伤倒地的官军士兵,竟被头系黄巾的平民百姓手持锄头、镰刀,毫不留情地活活打死。整个山谷瞬间沦为了人间地狱,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鲜血汩汩流淌,染红了干裂的土地。
王四早已被吓得瘫软在地,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一名黄巾力士挥舞着长刀,恶狠狠地向自己砍来……
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五百官军便全军覆没。县尉赵虎也被生擒活捉,当他被押解到张角面前时,早已没了先前的威风凛凛,只剩下满脸的惊恐与绝望。
“妖……张天师饶命啊!”赵虎吓得浑身发抖,额头拼命地往地上磕,不一会儿便鲜血直流,哭喊道:“下官也是奉命行事……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张角神色冷峻,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目光犹如寒冰一般:“赵县尉,你可知道自己为何会败得如此凄惨?”
赵虎一脸茫然,缓缓地摇了摇头。
“因为你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张角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这四年来,云昌府饿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而周显却囤积居奇,肆意哄抬粮价。你们这些官吏,平日里作威作福,喝的是民脂民膏,吃的是人血馒头!”
周围聚集的起义军听闻,顿时发出愤怒的吼声,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赵虎听后,面如土色,身体抖如筛糠。
“今日,我太平道替天行道!”张角高举九节杖,大声喝道:“斩!”
“噗——”
马义元手起刀落,赵虎的人头瞬间滚落于地。起义军见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声音犹如山呼海啸,响彻山谷。
张角缓缓转身,面对上千名新召的起义军,将手中的九节杖直指宛城方向,高声喊道:“兄弟们!首战告捷,但更大的胜利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明日此时,我们要在县衙开仓放粮,让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再次响起,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张角知道,这场由他点燃的燎原之火,已经如汹涌的洪流,再也无法阻挡了。
张角站在高处,望着初升的朝阳,对聚集在身边的信徒们高声宣布:“今日之战,昭示黄天当兴!自即日起,太平道正式起兵,讨伐无道昏君!凡愿随我者,当共襄义举,建立太平盛世!“
“愿随天师!“数千人齐声呐喊,声震山谷。
张角从怀中取出一面黄色大旗,迎风展开,上面用朱砂写着“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八个大字。
“传我号令,明日攻取宛城,然后传檄四方,共举义旗!”
黄巾大军浩浩荡荡向宛城进发。沿途不断有饥民加入,队伍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张角大军所过南楚各村镇,杀士绅土豪,将粮食分发给饥民。同时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废除一切苛捐杂税,严惩贪官污吏。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大地,各地受苦百姓纷纷响应,头系黄巾,加入起义大军。
? ?抱歉,之前想的太简单了,黄巾军起义,改成一月前。
? 张角,附属黄巾军,改为一万三千六百人,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对南方计划,形成有效的重要牵制辅助作用。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