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尸门到底为什么如此克制?
玉骨老祖和纪慈有着猜测,但那猜测让两人不安。
一个宗门隐藏实力,不向外发展,大概率是外有强敌,不愿引起强敌的注意,才低调发育,极小概率是谨慎所致。
两人希望是后者,不然能让千尸门都忌惮的强敌,未来绝对是巨大的隐患。
这些两人都没瞒着张顽,将想法和盘托出。
张顽顺着两人的想法附和,顺势提出暂时不去管这些纷争,埋头提升宗门实力的提议,得到了两人的一致赞同。
讨论过后,绝大部分事务都交由了纪慈进行。
玉骨老祖只负责教导一下宗内有望先天的后天弟子。
而张顽则负责指导宗内有望真丹的门人的修行。
这样的人不多,玉骨门中加起来都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两次突破都失败的皇玦。
但皇玦已经错失两次机会,玉骨门不会再在他身上投入,实际上也就只剩一个而已。
乃是修炼到了先天八重的铁金戈。
其乃玉骨门现在的门人弟子中最有可能突破真丹的存在。
张顽准备教导他一段时间。
玉骨门中的真丹越多,未来越能帮到他。
不只是铁金戈,张顽将二妹张灵淑、老友赵启馨、两童子李问星和万芸飞也喊了过来,一同指导他们修行。
有他的栽培,二妹四人同样有望真丹,只是与铁金戈距离真丹不算遥远相比,四人还差得有些远。
其实,四人中除了赵启馨天赋不差外,另外三人的资质放在玉骨门弟子中,顶多能排在中流。
就算修行刻苦,但这样刻苦的门人弟子,玉骨门里多的是。
但人有亲疏远近,张顽也不例外。
他有足够资源,也有那个能力,自然优先培养自己人,其他人,也只有如纪慈、铁金戈这样,自己杀出来后,他才会留意栽培一二。
铁金戈与张灵淑四人一同接受指点时,心情复杂。
他凭自身修行多年,才得到这个机会,可张灵淑四人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与他一样的机会,铁金戈很难没想法。
但那念头只是出现,立刻就被铁金戈抹去,更没有丝毫表露出来。
张顽对铁金戈的表现颇为赞赏,的确是个头脑心性不差的人杰,若铁金戈真为张灵淑四人与他一同接受指点就流露不快,张顽立刻就会将他刷下去。
武者伟力归于自身,这与彻彻底底的凡人国度不同,彻彻底底的凡人国度的帝皇所拥有的力量来源于百姓,百姓所赋予的力量,自然要为百姓所使用,用偏了,终将受到反噬。
但武者的力量源自自身,自然随心所欲,无可指摘。
待五人到齐,张顽先是考较了五人的武道感悟,有了了解,才为五人讲述后天、先天、真丹三个境界的修行要点和难点。
并为五人解答修行上的疑难。
待五人各有收获后,又取出两门功法,分别传授给五人。
这两门功法都是张顽从大日五行熔炉功中剥离出来的法门。
一门名为“天地熔炉功”,乃是张顽为续接铜铁身、赤阳拳两门功法而创出的法相功法,能一路修炼到法相五重。
后续的法诀,张顽还未创出,但这事也不急,玉骨门中的弟子门人别说法相五重了,什么时候有人修炼到法相境界都是个未知数。
因此,张顽拿出的天地熔炉功,也只到真丹九重而已。
这功法他本来是创出来给二妹和赵启馨转修的,但后来一想,还是干脆拿出来作为玉骨门传承功法,用来取代玉骨拳书,续接铜铁身、赤阳拳的后路。
另一门功法则是“大五行功”。
这门功法是张顽结合了自己这些年搜集到的外界流传的各种五行功法和大日五行熔炉功的部分精意开创而来。
只创造到法相一重。
后续的法诀,张顽准备等有空了再慢慢推演。
这门功法,张顽是留给宗门里修行其它八门传承的武者转修的。
以大五行功的普适性,玉骨门弟子全转修大五行功都没问题,不会造成修为上的损耗。
只有极少数功法,才没法与大五行功兼容。
张顽将这两门传承摆在五人面前,分别传授给五人。
李问星、万芸飞两人没得选,他们转修大五行功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三人在有天地熔炉功这更适合的功法面前,也没有多看大五行功一眼。
在张顽的指导下,五人花了数个月的时间将根基转化。
其中,张灵淑、李问星、万芸飞三人转修颇为艰难,这两门功法虽远不如大日五行熔炉功,却也是精品。
修炼难度颇高,不是谁都能炼成。
但有张顽这个功法开创者在,又手握大量资源,三人还是转修成功。
见五人都转修成功,张顽便让五人各自去修行,下次他有时间了再指点他们。
随后张顽又找到老祖和纪慈,将天地熔炉功、大五行功法相前面的部分全交给了他们,同时又取出四门简单一些的功法交予两人,让他们放入宗门传承殿,传授给宗门弟子。
玉骨老祖、纪慈都大喜过望。
玉骨门底蕴浅薄,没有完整的真丹境修炼法诀一直是两人的心病。
现在有了这六门功法,至少真丹境功法是不缺了。
玉骨老祖只是翻阅了六门功法,学习了一点其中记录的手段,并未转修功法。
他寿元无多,转修功法也无用,反而会浪费时间。
纪慈倒是兴致勃勃。
可惜,他先是转修天地熔炉功失败,随后转修大五行功还是失败。
没办法,当初吞服血煞丹,想要强行冲击真丹境,到底给他留了些影响,让他的根基不是那么牢固,影响了他的资质。
没法,纪慈最终只能选了一门《阴阳气诀》,并转修成功。
处理完玉骨门这边的事,张顽又回到真武门坐镇。
可这一次,张顽只在真武门这边修炼了六个月,就又回了玉骨门。
二妹三弟给他传来消息,父亲张长林在家中忽然昏倒,醒过来后气血急速衰退,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