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悲痛欲绝。
“首辅大人明察!草民……草民也不知为何会这样啊!草民完全是按照神农遗训之法精心培育,不敢有丝毫懈怠!定是……定是此地水土不服,或是……或是天意不允啊!”
“天意?!”冷玄气得七窍生烟。
“我看分明是竖子妖言惑众,故意破坏!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他猛地一挥手,厉声喝道:“来人!将此獠给本官拿下!押入天牢!严加审讯!本官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有多硬!”
数名禁军扑了上来。
这天牢,乃是京城之中最为阴森恐怖所在,不知多少王公大臣、江湖豪客在此魂断神伤。
冰冷的石壁,幽暗的灯火,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腐臭的气息,墙壁上悬挂的各色刑具,在火光下闪烁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寒光。
冷玄端坐于审讯堂之上,面色阴沉如水,眼神锐利如刀,死死盯着堂下枷锁加身的徐刚。
“徐刚,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冷玄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
徐刚却仿佛没事人一般,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道:“冷大人,这天牢的伙食不怎么样啊,能不能给换点兖州酱肘子?再来壶烧刀子,那就更美了。”
“放肆!”冷玄猛地一拍惊堂木。
“徐刚!本官念你年少无知,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只要你乖乖交出神稷的真正种植之法,并供出幕后指使之人,本官或可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保你一条性命,甚至……给你个一官半职,也未可知!”
徐刚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哦?此话当真?冷大人当真能保我性命,还给我官做?”
冷玄见他似乎有所松动,心中一喜,缓和了语气:“本官一言九鼎。只要你肯合作,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唉……”徐刚却突然长叹一口气,满脸无奈与沮丧。
“冷大人啊,不是草民不识抬举。实乃那神稷种植之法,玄之又玄,需天时地利人和,更要心诚则灵。”
“如今神稷枯萎,分明是天意不允,非人力所能挽回啊!草民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啊!”
他继续装疯卖傻,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敬酒不吃吃罚酒!”冷玄的耐心终于耗尽,眼中闪过狠戾。
“来人!给本官用刑!本官倒要看看,是你的骨头硬,还是这天牢的刑具硬!”
几名如狼似虎的狱卒,狞笑着手持水火棍、皮鞭、铁尺等刑具,一步步逼近徐刚。
徐刚表面上瑟瑟发抖,连连求饶:“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草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实则内心早已乐开了花:“来吧!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系统,准备好你的大礼包!”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狱卒抡起水火棍,卯足了劲朝着徐刚的后背砸去,眼看就要皮开肉绽——
“哎哟!”
那狱卒脚下不慎一滑,整个人失去平衡,手中的水火棍“哐当”一声,砸在了空荡荡的石板地上,震起一片灰尘。
徐刚:“……”
冷玄:“……”
另一名狱卒见状,骂了声“废物”,举起手中的皮鞭,灌注内力,带着凌厉的风声,朝着徐刚的脸上抽去,誓要给他留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就在鞭梢即将触碰到徐刚脸颊的刹那,徐刚双眼一翻,竟恰好在这个时候,吓晕了过去,身子软软地倒了下去。
狱卒的鞭子硬生生停在了半空,看着“昏迷不醒”的徐刚,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这要是把人打死了,冷大人怪罪下来……
冷玄气得差点拍案而起!
这他娘的也太巧了吧?!
他不信邪,又换了几个刑罚。
结果,不是行刑的狱卒不小心扭伤了手腕,就是刑具意外断裂。
甚至有一次,一个脾气暴躁的狱卒想用烧红的烙铁给徐刚来个惊喜。
结果烙铁不慎脱手,反而将他自己的大腿烫出了一串燎泡,疼得是鬼哭狼嚎,引发天牢一阵不大不小的骚乱。
这些匪夷所思的意外,让冷玄抓狂不已,却又偏偏无可奈何。
他总不能因为这些意外就将徐刚直接定罪吧?
反而,徐刚在天牢之中声名大噪。
那些被关押的囚犯,何曾见过这等奇事?一个个都将徐刚视为“有神灵庇佑的奇人”,甚至暗中有人开始偷偷向他烧香祷告,祈求平安。
眼见酷刑无效,冷玄心知肚明,这徐刚定然是用了什么诡异的手段。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眼中闪过更为阴冷的算计。
既然明着来不行,那就来暗的!
他派出手下心腹,模仿徐刚的笔迹,精心伪造了数封徐刚与“六国反叛势力”暗中勾结的信件。
这些字字诛心的罪证,随后便被禁军恰好从徐刚之前在郡主府暂住的卧房床板夹层之中,搜查了出来。
乐阳郡主听闻徐刚被打入天牢,并可能被安上叛国通敌的重罪,其反应却有些出人意料。
她并未如众人想象般幸灾乐祸,反而一连几日都显得心绪不宁,坐立不安。
寝宫之中,她烦躁地将手中的丝帕揉成一团,对着心腹宫女抱怨。
“那个徐刚,真是个蠢货!好端端的驸马不做,非要去招惹冷玄那个笑面虎!现在好了,把自己弄进天牢了吧!真是……真是气死本宫了!”
宫女小心翼翼道:“郡主,那徐将军吉人天相,说不定……”
“吉人天相?”
乐阳郡主嗤笑一声,语气却不自觉地带上了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担忧。
“天牢那种地方,进去的人,有几个能囫囵个儿出来的?冷玄那家伙,心狠手辣,什么手段使不出来?”
终于,在集齐了伪造的信件、枯萎的神稷、以及几个被屈打成招的农官和狱卒的血泪供词之后,冷玄认为时机已到,已是铁案如山,不容徐刚再行狡辩。
他当即连夜修书,上奏淮帝,历数徐刚“欺君罔上、妖言惑众、私藏神稷、勾结外敌、图谋不轨”等十大罪状,请求立刻将徐刚明正典刑,斩立决,以儆效尤!
淮帝览奏,龙颜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