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学和小王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某处岩浆要喷发的迹象,情况万分危急。
他当机立断,大声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所有人保持原地,不要慌乱!”
声音在沟壑间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后,他迅速观察四周,看准一处相对容易攀爬的沟壑光滑石壁,手脚并用,快速向上攀爬。
只见他动作敏捷,不一会儿就爬上了沟顶。
他站在沟顶,举目远望,只见远处有一团浓烟在半空中缓缓飘浮。
凭借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他瞬间判断出这是熔浆喷发的预兆。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规模似乎并不大,否则如此异动在森林时就会被察觉到。
然而,即便规模不大,冒出来的地气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这种气体在沟壑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随时都可能夺走大家的性命。
时间紧迫,容不得丝毫耽搁。
他立即转身,放下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对着侦查连长急切地吩咐道:“立即让大家顺着绳索爬上沟壑,动作要快,千万不能慌乱!
注意互相照应,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上来!”
侦察连长迅速回应:“是!”
然后马上组织队员们有序攀爬。
队员们一个接一个,抓紧绳索,在队友的协助和鼓励下,奋力向上攀登。
此时,沟壑里的瘴气愈发浓烈,刺鼻的气味让人愈发难以忍受,再加上二氧化硫的威胁,每多停留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
赵伟学在沟顶焦急地看着队员们,不断大声鼓励:“大家加油,稳住,别着急!
医务兵注意观察,一旦有队员不适,马上施救!”
就在这时,一名队员在攀爬过程中,突然脚下一滑,身体悬在了半空。
他惊恐地呼喊起来,双手拼命地抓住绳索。
旁边的队友见状,立刻伸出手,紧紧拉住他的手臂,大声喊道:“别慌,我拉着你呢!
快,赶紧踩稳了往上爬!”
在队友的帮助下,那名队员终于稳住身形,继续向上攀爬。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队员成功爬上沟顶。
但仍有几名队员还在沟壑中,而此时,远处浓烟翻滚得更加剧烈,似乎预示着岩浆随时可能喷发。
赵伟学心急如焚,不断催促着:“快,再快点!没时间了!”
剩下的队员们咬紧牙关,拼尽全力,终于在最后一刻,所有人都安全爬上了沟顶。
然而,脱离了沟壑的危险,他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
岩浆什么时候喷发、规模究竟有多大以及要喷发多久,这些对于赵伟学和队员们来说,统统都是未知数。
他们此刻能做的,只有在沟顶上焦急地等待,密切关注着远处那团浓烟的动静。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缓缓流逝,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
队员们紧紧盯着浓烟的方向,大气都不敢出,仿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岩浆的喷发。
赵伟学深知,在这种未知的危险面前,保持冷静至关重要。
他一边观察着浓烟的变化,一边在脑海中飞速思索应对之策。
突然,浓烟的颜色变得更深了,翻滚的速度也明显加快,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轰鸣声。
赵伟学心中一紧,大声喊道:“大家注意,岩浆可能马上就要喷发了,都往后退,找坚固的掩体躲避!”
队员们迅速按照他的指示,向后退去,寻找着合适的掩体。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只见一股炽热的岩浆从地下喷涌而出,带着巨大的能量冲向天空。
火红的岩浆如一条愤怒的火龙,在地面上肆意流淌,所到之处,树木被瞬间点燃,巨石被熔化,整个山谷都被映照得通红。
赵伟学看着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暗暗庆幸队员们及时撤离了沟壑。
他转头看向队员们,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只要躲好,就不会有危险!”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仅仅是暂时的安全。
岩浆喷发后,周围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岩浆持续喷发着,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窒息。
赵伟学知道,这样的喷发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他们不能一直在这里等待。
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在确保队员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寻找硫磺,完成此次任务。
可是,在这岩浆肆虐的环境下,要如何行动呢?
周围的地形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回去的路也可能被阻断。
而且,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队员们的体力和精神都会面临巨大的考验。
赵伟学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在周围的环境中不断扫视,试图找到一丝转机。
正在他苦思冥想对策时,岩浆的喷发明显减弱。
赵伟学心中一喜,心想还好这是阵发性岩浆喷发,倘若持续大规模喷发,他们面临的危险将难以估量。
此时,他决定让大家在沟顶上稍作休息,等待沟壑里弥漫的二氧化硫散去。
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可沟壑里的雾气却并没有散去多少。
赵伟学有些心急,觉得这样等待下去时间太久了,任务紧迫,不能再这么耗着。
于是,他决定亲自下去看看情况。
侦察连长一听,面露担忧之色,赶忙说道:“司令,要不再等等吧?
这下面情况不明,现在下去太危险了。”
小王也在一旁劝道:“司令,这二氧化硫浓度过高的话,真的会让人中毒的,您千万要慎重啊。”
赵伟学嘿嘿一笑,自信地说道:“放心,我心里有数,会有分寸的。
你们不用担心。”
说罢,他便小心翼翼地顺着绳索再次下到沟壑之中。
刚一进入沟壑,那刺鼻的气味便愈发浓烈,赵伟学明显感觉到呼吸有些困难。
他赶紧整理了一下口罩,借助随身携带的手电筒,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沟壑里的地面已经被岩浆烤得干裂,一些地方还残留着未完全冷却的岩浆,散发着暗红色的光。
赵伟学沿着沟壑慢慢前行,眼睛一刻也不敢松懈,留意着每一处可能与硫磺有关的迹象。
走着走着,他发现前方一块岩石的缝隙中,有一些淡黄色的结晶体,凑近仔细查看后,确定这就是硫磺。
他心中大喜,看来之前的判断没错,这里确实存在硫磺。
然而,此时沟壑里的二氧化硫浓度依旧很高,长时间停留下去,随时都有中毒的风险。
赵伟学深知不能久留,他迅速采集了一些硫磺样本,然后小心翼翼地往回走。
当他顺着绳索重新爬上沟顶时,队员们都围了过来,关切地询问情况。
赵伟学举起手中采集到的硫磺样本,兴奋地说道:“大家看,我们找到硫磺了!
这可是制造火药的关键材料。”
队员们见状,纷纷露出欣喜的笑容,刚才的担忧也暂时被喜悦所取代。
但赵伟学清楚,找到硫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棘手的问题。
沟壑里的二氧化硫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散,他们要如何安全地大量采集硫磺并运回去呢?
而且,经过岩浆喷发,回去的路是否还畅通无阻也未可知。
他观察了一会,深知二氧化硫的危害,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他决定还是再等等。
又过了一阵,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缓缓流逝,小王看着赵伟学紧皱的眉头,心中明白司令是担心任务进度,于是主动请缨道:“司令,我下去看看吧。
您刚才已经下去过一次,这次换我。”
赵伟学看着小王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但也不免担忧,他叮嘱道:“小王,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下去后千万不能大意,一旦感觉有任何不适,立刻回来,明白吗?”
小王用力点点头,说道:“司令,您放心吧!”
说完,他顺着绳索小心翼翼地滑下沟壑。
小王在沟壑里仔细观察了一阵,他用随身携带的简易工具测试了一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又观察了周围环境,发现之前浓烈的刺鼻气味似乎淡了一些,地面上的岩浆也基本冷却。
他觉得应该安全了,便大声向沟顶上的赵伟学喊道:“司令,沟壑里二氧化硫的味道淡了很多,应该可以下去了!”
赵伟学听后,心中稍安,但仍不敢掉以轻心。
他对着沟壑里的小王喊道:“你再仔细检查一遍,特别是一些低洼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残留的有害气体聚集。”
小王应了一声,继续在沟壑里巡查。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喊道:“司令,我都检查过了,没发现什么异常,应该没问题了。”
赵伟学思索片刻,决定先让一部分队员下去做准备工作。
他对侦察连长说道:“你挑选几个身体素质好、反应敏捷的队员,下去协助小王,先把采集硫磺的工具准备好,同时再次确认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
侦察连长领命后,迅速挑选了几名队员,带着采集工具下到沟壑。
他们与小王会合后,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采集工作。
与此同时,赵伟学在沟顶密切关注着下面的动静,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队员们在沟壑里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清理周围的杂物,有的调试采集工具,还有的继续留意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变化。
一切看似进展顺利,但在这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危险随时可能再次降临。
他深知时间紧迫,事不宜迟。
他即刻和小王带上几名经验丰富、行动敏捷的队员,沿着沟壑分头行动,仔细勘察硫磺的分布数量,以便为后续大规模采集做好充分准备。
他们分散开来,各自负责一片区域,眼睛紧紧盯着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硫磺的角落。
赵伟学一边认真寻找,一边不时提醒队员们:“大家都仔细点,注意安全,特别是脚下,别踩到松动的石头或者掉进隐藏的坑洞里。”
队员们轻声回应,手中的动作不停。
有的拿着特制的探测工具,在岩石缝隙中探寻;有的俯身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痕迹,凭借着经验判断硫磺的可能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摸清了硫磺的大致分布情况,并且发现这里的硫磺储量相当可观,足够部队制造一批火药。
看采集的数量差不多了,赵伟学果断下达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队员们收拾好工具,紧跟在赵伟学身后,有序地朝着目的地——老鹰岩后山进发。
一路上,大家虽然疲惫,但想到此次任务的重要性,都咬牙坚持着。
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接近黄昏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老鹰岩后山。
赵伟学环顾四周,觉得此地地势较为开阔,易守难攻,是个适合宿营的好地方。
于是他下令:“就在山顶宿营!
大家抓紧时间搭建营地,设置警戒哨,今晚务必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