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人脸上的怒气越发显现,就在她快要发作的时候,身边一名助理低声提醒了一句。
“夫人,这附近都是记者。”
华夫人立即挂上了淡淡的笑容,她没有继续和詹丢丢她们说话,径直转身离开。
詹逅没想到,原来华夫人也会被怼得哑口无言。可以啊,她学到了!
而在不远处的华致信,在见到自己魂牵梦绕的詹逅,詹逅在面对自己母亲时那种云淡风轻的模样,让他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那天在孟家,詹逅和自己说的是真的,她早已把自己放下了。
不,他不愿意放手,他要加快速度,只有把华家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头,詹逅才会回心转意。
詹丢丢在詹逅转身的时候,看了看四周,她总觉得好似有谁的目光落在了詹逅的身上。可她却没有看到是谁。
因为在开布镇的民俗街看到华夫人,詹逅没有了逛下去的兴致。她们索性先回了民宿。
等到晚餐时间,詹丢丢把阮媛夏放了出来。
“在伞里闷死我了。”
阮媛夏把自己的胳膊和脚拉长了几分。
詹丢丢直接把开布镇的景点打开,让阮媛夏自己看。
如果阮媛夏对陈列馆内其中一封家书有印象,那么说明阮媛夏有可能是开布镇的一员。
只可惜,阮媛夏还是半个地方都没印象。
“算了,你也别逼她了。明天去陈列馆看看那封家书,我们再做打算吧。”
詹逅把开布镇的景点,换成了查询美味小吃。外出旅游,怎么可以不吃好吃的呢。
第二天一大早,詹丢丢和詹逅终于按照预约时间,进入了陈列馆内。
詹丢丢和詹逅随着人潮,往陈列馆内走去。
“阮美女,你多看着点,陈列馆的预约不好排。”
陈列馆分为四个馆。
第一个馆是开布镇的开镇历史,讲解员带着参观的人员,开始讲述开布镇的历史。从开布镇如何形成,到如何成为一个中转的镇子。
第二个馆是一些陈旧物品的历史,其中还有一艘巨大的商船。当初不少的开布镇镇民,就是乘坐类似这样的船只外出谋生。
第三个馆,就是她们重点关注的家书馆了。馆内陈列了将近一千封家书。
“一千封?”
詹逅的惊呼声,直接盖过了讲解员的声音。
不少人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
詹逅只好无奈地低下头。
詹丢丢憋着笑,可当看到馆内一封封的家书时,她也不嘻嘻了。
她们要在一千封家书里面,找到类似阮媛夏笔迹那一封。
其他人已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准备前往第四个馆了,可她们两人还在埋头找信。
詹丢丢发现一个诀窍,那就是字太丑的不用看,不是阮媛夏的。她就这么一扫,倒也省去了不少封,可一抬头,还有好多个展览柜。
詹逅也是一脸的无奈啊。
小时候她不怎么喜欢读书,没想到成为玄术师后,要帮着诡来看家书,真的好为难她。
两人一直在陈列馆内转悠,讲解员都已经带了三批新的游客进来,她们还在家书陈列馆的陈列柜前埋头看家书。
就在陈列馆闭馆前的前半个小时,詹丢丢终于找到了那封类似的家书。她立即用手机拍了下来。
詹丢丢和詹逅注意到,家书的落款是媛媛。
媛媛?为什么阮媛夏没有下全名呢?
之前在夹山旅馆的时候,吴红也说过,阮媛夏叫媛媛。
可按照阮媛夏的记忆,她这个名字应当是没有错的。那就说明了一件事,阮媛夏当初可能在躲避什么人,或者是什么事情。
拍下这照片后,詹丢丢和詹逅去了陈列馆的讲解处。
“您好,我们对这封家书挺好奇的,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
见到詹丢丢和詹逅两人一上午都在家书陈列馆内看家书,最后还跑来问这封家书的内容,陈列馆的工作人员也十分耐心地回答。
“这样,你们先等一下,我们帮你们查一下资料。”
片刻之后,工作人员查到了这封家书,当初是开布镇一户人家捐赠的。当时还上过媒体呢。
软磨硬泡之下,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帮忙询问了捐赠者,说明两名姑娘想要见一见他。
和那名捐赠者约好在今天下午见面。
两人千恩万谢。
阮媛夏在伞内也有些激动,毕竟好不容易自己又有了一丝丝的线索。
詹丢丢和詹逅先回了民宿,把阮媛夏放了出来。
“看看,这家书你还有印象吗?”
阮媛夏看着这封家书的照片,眼前开始浮现出自己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写下这封家书的场景。
“这家书,是我写的,可是,我忘了……”
阮媛夏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她每次一回想自己生前的事情,都会头痛欲裂。
“好了,别想了,下午我们看到人再说。”
詹丢丢见阮媛夏一脸痛苦的表情,让她别在回忆了。
下午,詹丢丢和詹逅按照陈列馆工作人员提供的地址,去了那名捐赠者的家里。
那名捐赠者姓蓝,名叫蓝守初。他和老伴居住在开布镇的一条老街道上。
“蓝先生,您好。”
詹丢丢和詹逅两人恭敬地打了声招呼。
“来了啊,别拘束,坐。”
蓝守初让两人随便坐。他老伴给端来了水果和茶。
“我是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年轻的人,对开布镇的家书感兴趣。”
蓝守初是退休教授,之前研究的是历史学,所以他收藏了不少关于开布镇文化的历史物件,家书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开布镇要开设陈列馆,蓝守初就把他手里头的不少物件都捐赠了出来。
詹丢丢随即询问了蓝守初是否知道家书的来历。
蓝守初的一些家书,是收集得来的。而詹丢丢询问的那一封,就恰巧是他知道的。
“我的祖姑姑,之前在一户大户人家做仆人,那份家书,就是她当时从那户人家带回来的。”
“哪户人家?”
詹丢丢和詹逅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色,太好了,终于有些眉目了。
“我倒是知道是哪一家,只是,那户人家,早已没有人在世了。”
蓝守初的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