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谣言破时人心转,曼曼定计稳家园
风老太脸上的血色,“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
她那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像是白天见了鬼,直勾勾地盯着马车上的黄曼曼,嘴巴张了几次,却愣是没发出半点声音。
黄…黄曼曼?!
这个克星!这个煞星!
她怎么会在这儿?!
她不是该被衙门的人抓走了吗?!
那毒豆腐不是吃死人了吗?!
风老太只觉得一股寒气顺着脚底板,滋溜一下窜上后脑勺,冻得她浑身僵硬,连叉腰的姿势都忘了收回。
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们,也傻眼了。
“哎?那不是……曼曼丫头吗?”
“咋回事?不是说……被抓了吗?”
“这马车……好像是镇上聚贤楼的?”
窃窃私语声响起,带着惊疑和不解。
就在这时,马车的另一边帘子也被掀开了。
一个穿着体面、气度不凡的中年男人,从车上从容地走了下来。
他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黄曼曼身上。
“黄姑娘,今日多谢你的‘富贵平安糕’和那两种臭豆腐,我们孙掌柜尝了,赞不绝口啊!”
孙海波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他故意顿了顿,像是才看到门口的混乱,又加了一句。
“我这正好顺路,就把黄姑娘送回来了。这……是遇到什么事了吗?”
他这话,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风老太和那些信谣传谣的人脸上!
人群里,立刻有人认出了孙海波。
“哎呀!这不是聚贤楼的孙掌柜吗?!”
“我上回去镇上送货,见过他!错不了!”
“聚贤楼的掌柜亲自送曼曼丫头回来?还说她做的东西好?!”
“那刚才风老太说的……吃死人,官府抓人……岂不是……”
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
聚贤楼是什么地方?福源镇数一数二的大酒楼!
人家掌柜的亲自送人回来,还当众夸奖,这说明什么?
说明黄曼曼非但没出事,反而跟聚贤楼搭上了关系!
那什么毒豆腐、官府抓人的屁话,不攻自破!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从黄曼曼身上,转到了还僵在原地的风老太身上。
那眼神里,有鄙夷,有嘲笑,有恍然大悟。
风老太被这些目光看得脸上火辣辣的,只觉得脸上那点老皮都快被烧穿了!
她完了!
老脸丢尽了!
以后在杨家村,她还怎么抬得起头?!
虽然一直也抬不起头。
她张了张嘴,想辩解,想撒泼,可看着黄曼曼那双冰冷平静的眼睛,还有旁边气度俨然的孙海波,她喉咙里就像堵了一团烂棉花,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吱呀——”
就在这时,杨富贵家紧闭的大门,从里面被拉开了一条缝。
杨老太那张布满褶子的脸,小心翼翼地探了出来。
她先是看到了门口的黄曼曼,愣了一下,随即目光就被旁边的孙海波吸引了。
看穿着打扮,看那气派的马车……这绝不是一般人!
更不是什么抓人的官差!
还没等杨老太想明白,一道身影就猛地从她身后冲了出来!
“曼曼!我的曼曼——!!”
黄翠莲披头散发,脸上挂着泪痕,像一阵风似的扑了出来,一把死死抱住了刚从车辕上下来的黄曼曼。
“呜呜呜……曼曼!娘还以为……还以为你真的……”
她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所有的恐惧和担忧都哭出来。
黄曼曼被她勒得生疼,心里却是一酸。
她轻轻拍着母亲单薄的后背,柔声道:“娘,我没事,我好好的回来了。”
“姐姐!”
“姐姐!”
“曼曼姐!”
黄小石、黄小丫,还有杨来财也从屋里冲了出来,一股脑地围住了黄曼曼,小石和小丫更是直接抱住了她的腿。
紧接着,连杨家另外两兄弟的的杨福满、杨招娣、杨来娣三个孩子,也怯生生地跑过来,小声喊着:“曼曼姐……”
这些孩子,平日里没少得黄曼曼给的零嘴和照顾,此刻的担忧和依赖,是真真切切的。
杨富贵也走了出来,看着被孩子们围住的继女,黝黑的脸上满是复杂,有后怕,有庆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他这个村长,这个一家之主,刚才却差点护不住她们……
屋檐下,杨老太看着眼前这副场景,特别是看到连老二家的几个闷葫芦孙子孙女都围着黄曼曼,再看看门口那个气派的孙海波,以及外面村民们彻底转向的风评……
她那双总是显得有些刻薄的眼睛里,精光一闪。
“哎呀!这……这不是聚贤楼的孙掌柜吗?”
杨老太脸上瞬间堆起了菊花般的笑容,几步就跨出了门槛,热情得仿佛刚才在屋里骂骂咧咧的人不是她。
“真是稀客!稀客啊!快,屋里请!屋里坐!”
她一边说,一边就要伸手去拉孙海波。
周围的村民看得啧啧称奇。
这杨老太,变脸变得可真快!
孙海波不动声色地退了半步,避开了杨老太的手,脸上依旧是客气的笑容。
“杨家大娘太客气了!不了不了,我就是送黄姑娘回来,楼里还有事,得赶紧回去了。”
他朝着黄曼曼拱了拱手:“黄姑娘,那我就先告辞了,合作愉快!”
黄曼曼点点头:“海波哥慢走,今日多谢了。”
孙海波笑着应了,转身利落地上了马车,车夫一抖缰绳,马车很快就调转方向,哒哒地驶离了杨家村口。
马车一走,杨老太脸上的热情稍微淡了些,但也没立刻垮下来。
她瞟了一眼还站在那里,如同失了魂的风老太,哼了一声,没再理会。
转头看向被黄翠莲和孩子们围着的黄曼曼,眼神复杂。
而周围的村民,态度已经彻底变了。
“哎呦,曼曼这丫头可真出息了!都能跟聚贤楼做上生意了!”
“我就说嘛,曼曼丫头看着就机灵,不是那种惹是生非的人!”
“可不是!风家那老虔婆,就是见不得人好,满嘴喷粪!”
“以后谁还敢说三道四的,看我不撕烂她的嘴!”
刚才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此刻都变成了正义的使者,纷纷夸赞起黄曼曼,顺带把风老太贬低到了泥地里。
风老太听着这些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实在待不下去,灰溜溜地、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
黄曼曼看着她的背影,眼神淡漠。
经此一事,风老太在杨家村的威信,算是彻底再扫了一次地了。
“好了好了,都别哭了。”
黄曼曼安抚着还在抽噎的黄翠莲,又摸了摸弟妹和侄子侄女们的头。
“外面风大,都进屋去。”
她拉着母亲,带着一群孩子,走进了杨家院子。
杨富贵默默地跟在后面,顺手关上了大门,将外面的议论声隔绝开。
杨老太也跟着进了屋,坐在炕沿上,看着黄曼曼,没说话,但也没再像以前那样横眉竖对。
钱多多和王秀华也迎了上来,钱多多快人快语:“曼曼,你可算回来了!担心死我们了!”
王秀华虽然没说话,但眼中的关切做不得假。
黄曼曼对她们点了点头:“让三婶二婶担心了。”
她看了一眼乱糟糟的堂屋,显然是刚才争执的遗留。
现在是午时刚过。
她深吸一口气,知道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必须立刻把事情安排下去。
“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还有来财,小石小丫,都过来一下,我有事要说。”
黄曼曼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一家人,包括杨老太,都下意识地围了过来。
黄曼曼目光扫过众人,开始清晰地分派任务。
“和县城聚贤楼的生意谈妥了,以后每天都要给县里送货,量更大,所以我们人手要重新安排一下。”
她看向黄翠莲,语气放柔:“娘,你之前在镇上卖糕,锻炼得挺好。不过,从明天开始,你就在咱们村里卖,每天还是做限量,就当锻炼身体,也安全些。工钱一天十五文。”
黄翠莲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在村里卖,她确实安心不少。
\"我也不需要啥工钱。\"
黄曼曼笑了:“拿着吧,娘。”
“二牛哥,”黄曼曼转向门口探头探脑,一脸兴奋又后怕的杨二牛,“以后你专门负责采买。每天买六十斤豆腐,还有之前定好的大米、红豆、绿豆,另外再买三斤豆油回来。今天做的糕,你辛苦一下,现在就送去镇上聚贤楼。你的工钱不变,还是二十文一天。”
杨二牛用力点头:“好嘞!曼曼你放心!”能继续干,他高兴还来不及!
“爹,”她看向杨富贵,“以后你就和二叔、三叔一起,专门负责打年糕。工钱和二叔三叔一样,一人一天十五文。”
杨富贵一愣,随即明白了女儿的意思,这是要他放下村长的架子,实实在在干活挣钱,也是让家里劳力都用起来。他郑重点头:“行!”
“三婶,”她看向钱多多,“你继续负责炸臭豆腐,一天十五文。”
钱多多拍着胸脯:“没问题!”
“二婶,”她看向王秀华,“你手巧心细,以后切配、打包、还有帮忙看着我娘这边,就交给你了,也是一天十五文。”
王秀华默默点头,眼中有了光彩。
“县城那边,孙掌柜每天上午巳时(上午9点到11点)会派马车来村里取货,到时候我们要准备好当天份的年糕、臭豆腐,还有一坛泡菜,一坛酸菜。”
泡菜和酸菜?
家里人都是一愣。
黄曼曼解释道:“县城那边也喜欢咱们的泡菜酸菜,需求量大。光靠咱们自己家做肯定不够。”
她顿了顿,看向杨富贵和杨老太,声音提高了一些,确保院子里也能隐约听到。
“所以,我打算跟村里人收!谁家有多余的泡菜、酸菜,只要做得干净好吃,我按七十文一斤收,比市价高十文!”
这话一出,不仅屋里人震惊,连隔壁邻居竖着耳朵偷听的,都倒吸一口凉气!
七十文一斤收酸菜疙瘩?!
这年头,粮食金贵,谁家没点存粮焦虑?
家家户户都怕饿死,地里收成的那点菜,除了当季吃,剩下的都腌成了疙瘩、酸菜,留着冬天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下饭。
现在黄曼曼说要高价收?
这对缺钱、又刚分到点稻米的村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杨富贵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曼曼,这法子好!能让村里人多条进项!”
钱多多也兴奋道:“是啊!家家都有那玩意儿,放着也是放着,能换钱谁不乐意!”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杨老太突然开口了,语气带着点酸溜溜的味儿。
“哼!胳膊肘尽往外拐!”
“家里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不想着先紧着自家人,倒先便宜起外人来了!”
她这话,明显是冲着黄曼曼高价收村民酸菜去的。
屋里的气氛顿时有点尴尬。
黄曼曼却笑了。
她转过头,看着杨老太,眼睛亮晶晶的,带着一丝促狭。
“哟,奶奶。”
“您这可算是……终于承认我们娘俩是您自家人了?”
一句话,噎得杨老太脸上顿时青白交加!
她想反驳,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啊,她刚才那话,潜台词不就是把黄曼曼和黄翠莲当成“自家人”了吗?
黄曼曼看着她吃瘪的样子,心里暗笑,面上却是一派大方。
“奶奶您放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我懂。”
“您要是也腌了泡菜酸菜,只要做得好,我一样按七十文一斤收。”
“有多少,我要多少!”
“保证不让您吃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