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宁姐,你在做什么呀?我来帮你好不好?”
方芳拿着卷煎饼跑出屋外,就在门槛上坐下来,一边吃着红烧肉卷煎饼,一边扑闪着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杨湘宁正弯着腰挥动着铁锹,在地面上和泥,
听到方芳的声音就直起身子,用手背擦擦额头细密的汗珠,
向着方芳甜甜的一笑:“小芳乖哦,你慢慢吃,吃饱了就喝口水,然后自己玩吧,这点活我自己干就行了。”
说完之后继续俯下身子,抓一把准备好的稻草麦秆掺进泥中,再用铁锹奋力的搅拌。
山村里什么都缺,什么都穷,唯独不缺石头和土,
不一会和完了泥,杨湘宁就跑到外面,
捡了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头,用木桶吃力的提着回到北屋前,
就在屋檐下面,紧贴着北屋的墙壁,用铲泥板把石头抹上泥,一层一层的摞起来,
石头全都是凹凸不平的,那就用泥巴填缝找平,缝隙大的地方多抹一些泥,反正也不需要讲究美观、质量什么的,
只要风吹不倒就可以了。
没用多久,杨湘宁就砌成了两道不足半米高的小小石墙,两道之间相隔一米左右,
中间地面的正前方,也用石头拦起一道矮矮的门槛,形成门户的样子,再竖立一块木板当做门,白天可以把鸡放出来进行散养,晚上再赶回窝里。
最后,在上面用木板盖住,压上几块石头,
里面的地面就铺上一层稻草,也放上一块木板压在最上面,
这就基本完成了鸡窝的基础建设。
尽管这活并不大,但和泥、砌石头都是力气活,
对于杨湘宁这个长期因挨饿而导致营养不良的女知青来说,
还是有点比较劳累了。
杨湘宁从地上站起来,把铁锹竖在身前,双手压着铁锹的把柄,整个身子的大半重量都放在铁锹上,
一边借此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一边微微喘息着打量自己刚刚完成的劳动成果。
“湘宁姐,喝水。”
乖巧的方芳端来一杯清水。
杨湘宁正好累了有点口渴,不过看看自己双手满满的泥,生怕弄脏了杯子,不愿用手去接,
于是就半蹲下来,让自己变得比方芳矮了一头,然后仰起脸张开嘴,
方芳赶紧高抬手,把杯子对准杨湘宁的嘴唇,轻轻的一点点倾斜过去,让杯子中的水流入杨湘宁的嘴里。
“好了好了,谢谢你啊,小芳。”
对方芳甜甜的一笑,杨湘宁这就准备站直身子。
不料,方芳又把自己吃了一半的肉卷煎饼拿了出来,
“湘宁姐,我吃不完啦,你干活累,都给你吃吧。”
看着她那红扑扑的小脸,杨湘宁也不忍心辜负她的好意,
于是便再次微微弯腰,张嘴咬了一小口,
“嗯嗯,小芳给的就是香,真香!好吃好吃。”
嘴里咀嚼着,同时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哄的小姑娘一个劲“咯咯”直笑。
吃完之后,杨湘宁又拿着铁锹来到院子的西南角。
最角落的位置是茅房,这是农村里最为潦草的建筑了,
只是在里面简单的挖个坑,外面用石头堆砌成一道L型的低矮石墙,连泥巴都不需要,什么缝隙、漏风之类的,根本无需理会。
积累的粪便也不需要清理,到了春耕时节就挖出来,用粪桶挑到田地里施肥,
这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从茅房到方信所住的西屋之间,还有大约三四米的空地,
杨湘宁就打算把这块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做成一个猪圈。
按照山村通俗的讲究来说,建造猪圈一般都要选在大寒节气的时候,而且还要打桩拉线,规划的整齐一点,还要加盖一个顶棚,
但是就以方信家现在的情况,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讲究,
杨湘宁也只是打算贴着西墙动工,再砌出三道石墙围成一圈,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建造猪圈比鸡窝的工程更大了好几倍,而且小石头就用不上了,得用比较大一点的石头,
光搬运石头这一项,对杨湘宁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好在出门不远就有一些散落的石头,杨湘宁跑出来精心挑选了几块,都翻到一边集中起来,准备搬运。
然后蹲下来双手托住一块,用尽全力抱在怀里,接着赶紧一溜小碎步冲进家里,把石头放在猪圈的位置。
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杨湘宁已累的汗水淋漓,只觉寒风也不冷了,索性把外衣脱下来,撸起袖子,深深呼吸几次,为自己鼓一鼓劲,
小方芳看到这样,赶紧也跑出来,
“湘宁姐,咱俩一起来。”
说着就自己跑到那堆石头跟前,伸出一双小手奋力想要把它搬起来。
“小芳你小心啊,很沉的,千万别乱动,闪坏了腰可就麻烦了。”
杨湘宁赶紧追过来,一边匆匆叮嘱几句,一边伸手帮她抬起来,
“湘宁姐,我都十三岁了,别总是把我当小孩子,”
方芳一边用力抬起石头,一边认真的说道:“你能干的我也能干,来,咱俩一起干。”
说着话,两人一左一右抬着石头走进院中放下。
“咦?这是谁啊?大冬天的还这么能干?”
门外传来一个惊奇的声音,一个中年男人不请自入,直接从外面走进了家门,来到院子中。
杨湘宁抬头一看,这人年约三十多岁,上身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蓝布上衣,下穿一条洗的发白的直筒蓝裤,腰上简单的系一根草绳当腰带,
脸上胡子拉碴的,看上去好几天没洗脸的样子,三角眼不停的眨巴着,正在好奇的看着自己。
杨湘宁看他比较陌生,有些犹豫的问道:“同志,请问你有事吗?”
“你就是那个女知青吧?我以前见过你好几次呢,”
那人呵呵笑道:“你不认得我?小芳可认得我。”
方芳赶紧怯生生的叫了一声:“王叔叔好。”
“哎,小芳真乖,改天叔叔给你买糖吃。”
那人笑呵呵的应了一声,目光却一直在杨湘宁的身上流连。
感受到那道目光中含有一种别样的意味,杨湘宁心中有些恚怒,却又不好发作,只好不自然的别过头。
方芳赶紧拉一下杨湘宁的衣角,悄声告诉她:“他叫王爱民,是咱家的西邻。”
杨湘宁冲王爱民点点头,勉强露出一丝笑容:“王叔叔,你好,以后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