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哭得最凶的就是朱秀云家最小的儿子。
今年才两岁多,正是怕黑的时候。
他这样哭,吵得在他们旁边的刘春秀一家就要炸了。
“能不能让你们家孩子闭嘴啊?也顾一下别人好不好?这么吵,让别人怎么睡?”
“嫌吵回家去啊。这黑灯瞎火的,孩子能哭吗?”
“你们家又不是没有手电筒,打开照一下不就行了?”
“不要电啊?电池六毛钱一对,我用光了,你给我钱买电池吗?”
“你有病啊?你家的电池让我掏钱?你想屁吃呢?”
“不出钱 就闭嘴。”
朱秀云本来就因为哄不好孩子一肚子火,跟刘春秀一吵,火就更大了 。
“你这个——”
眼看两家又要掐起来,陈永元站了起来。
这么吵的环境,他一家也没办法睡。
他起身走到了朱秀云一家面前,打开了手电筒看着她家的小儿子。
“别吵了。娃没光就哭。你们家打个手电怎么了?这种时候,还心疼那几毛钱电池钱?”
知道和朱秀云说没用,他直接看向陈路平。
“陈路平,你一个大男人,该做主的时候要做主。把手电筒拿出来,哄你家娃睡着。”
陈路平虽然不情愿 ,还是拿出了手电筒。
手电筒的光不常见,小孩子一看就不哭了。
陈路平晃着手电吸引小儿子, 孩子慢慢安静 下来。
其它家带了孩子的,发现这个办法有用,跟着拿出了手电筒。
一时间,山洞里都是手电筒的光。
这还真的是难得见到的奇景,谢景瑛看着那些晃动的灯光,闭上了眼睛睡觉。
这个姿势确实难受,她心念一动,进了空间里。
在空间里看了会书,又复习了一会,她这才去睡了。
雨下了整整两天两夜。
之前还有怨气的村民,觉得陈永元他们没事瞎折腾的人,经过这两天都沉默了。
山下一片汪洋。除了隐约能看到的屋顶,这会人要是在村里,逃都没地方逃。
整整两天的时间,风大雨大,洪水一直不退。
有几家村民没带够足够多的粮食,想找人借,可是大家的口粮都差不多。
现在山下又都是水,谁知道借出去了,别人还不还得起?
“雨已经停了,还有一天,水应该就会退了。你们忍耐一下。”
陈永元作为村长,也不可能强行让人把粮食拿出来。
这个年头粮食金贵,谁家也不富余。
“村长,我们大人可以忍,但孩子忍不了啊。”
“是啊,小孩子怎么忍啊。你看我儿子,哭得脸都红了。”
说话的是朱秀云,她最小的儿子饿得直哭,另两个儿子也是一脸菜色。
“村长,要不,你借我点粮食,回头从我工分里扣?”
朱秀云也没办法了,大人能饿。孩子不行。
陈永元面有菜色,他家带的粮食也不多,更别提上山前两个儿子都背着油布,没背粮食。
这会再借粮食给朱秀云,他们家几个青年劳动力就要饿上一整天。
还有,他是村长,借给了朱秀云,其它人借不借?
“朱嫂子,不是我不愿意借,是我也没有啊。”
“那怎么办?难道看着我儿子饿死吗?”
朱秀云没忍住 ,呜的一声哭了出来。
她一哭,她怀里的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方婉玉和梁小秋都看见了,两个人看看自己身后的包袱,又看看谢景瑛。
谢景瑛没发话,他们不好开口。
不光是朱秀云家,张婶子家,李婶子家也有孩子。
走得匆忙,根本没带齐那么多粮食。这会孩子饿得嗷嗷直哭,大人哄也哄不好。
谢景瑛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川字,在心里叹了口气,她从口袋掏出几个粗粮馍馍。
起身,递给了有孩子的几家人。
“只给孩子吃,要是你们做大人的吃了,我就不给了。”
“谢谢,谢谢。”
张婶子对着谢景瑛,只差没磕头了。
朱秀云面色讪讪的,接过了谢景瑛手上的馍馍。
“谢知青,谢谢你。我,我会还你的。”
“我是因为孩子。不是因为你。”
谢景瑛利用过朱秀云一次,给她这点吃的,就当还恩了。
有了谢景瑛给的馍馍,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也不哭了。
谢景瑛往洞口的方向去,连着两天的暴雨,今天雨终于小了点。
新岗村依傍着琴河,琴河流量大,只要不再下之前那样的暴雨,这些水最迟明天就会退了。
“景瑛,明天我们能回村子里吗?”
方婉玉起身,站到了谢景瑛身边。
她是知道的,他们带的粮食虽然不少,但真的要是这个水一直不退,他们也够呛。
“能。一定能。”
谢景瑛说这话,不光是因为雨小了,还有上辈子的经验。
暴雨一共也就下了两天两夜。第三天雨变小了,第四天水就开始退了。
“我们再等一天,明天水一定会退的。”
“那就好。”
方婉玉靠近了谢景瑛,极小声的开口。
“景瑛,我刚才还以为,你会不给朱婶子馍馍呢。”
毕竟朱秀云之前一来就和他们抢地盘,大家闹得都不太愉快。
“怎么会?”
朱秀云确实是有些不讲理,可是一来自己利用过她。二为孩子无辜,她的底线不允许 她眼睁睁看着一个三岁不到的孩子饿肚子。
“景瑛,你真好。”
谢景瑛对着她笑了笑:“你也很好。”
第三天,村里很多村民都没有吃的了,大家又饿又累又困。
毕竟在这山洞里,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
不过今天早上雨终于停了,到了中午,大家就看到了,雨开始停了。
“村长,水开始退了,我们能回去了。”
有村民眼尖的看着山下的屋子,发现露出来的部分已经变多了,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大家先别急。我带几个人,先下山去看看情况。确定水不深,淹不着人再说。”
陈永元也心急,但这种事是急不来的。
就像这两天谢景瑛一直在和他说的,越急,越容易出错。
横竖水都会退掉,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还是自己家儿子先上,陈永元和黄有先,带着几个年轻人下了山,其它的人,则有些焦急的在山上等消息。
过了不到两个小时,陈永元的儿子上来了:“大家伙,水退了,现在洪水只到膝盖的地方了。你们可以先下山了。”
“太好了。”
村民们欢呼了起来,一群人迫不及待的就要往山下跑。
周坤义几个也忍不住了,他们都心急的想去看看,知青点怎么样了。
谢景瑛拦住他们:“你们先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