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氏被孩子这突如其来的表白闹了个大红脸,这又是在县里的主街道上人来人往的。
“好好走路!”言氏只能硬着头皮嘱咐孩子,试图缓解自己的害羞。
江花笑哈哈的拉着言氏手,在街上蹦蹦跳跳。
“你看谁家小姑娘跟你似的,皮猴儿!”
江花忍不住想要分享自己的快乐。
“娘,我刚刚想到一个赚钱的方法。”
“啥方法?”
江花:“等一等,我再看看这街上有没有同样的东西,如果没有那我们或许真的可以试一试。”
言氏见闺女说的煞有其事,只说道:“行行行,你再看看。”
一路走过主街道,江花越看越满意。等到江大川在杏林堂候诊时,江花拉着言氏就要出去逛逛。
“爹,我和娘去逛一逛,一会儿回来找你们。”
江长青:“不要走远了,就在附近逛。”
“知道啦,知道啦!”
江长青无奈的看着自己老爹,吐槽道:“这孩子咋就那么胆大。”
江大川:“你的孩子你问谁!”
江花拉着言氏东看看西看看,言氏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来县城,说不好奇是假的。毕竟县城可比安来镇大得多,杏林堂所在的街道是康安街。
母女俩一路走过这条街,这边的店铺基本上是药铺和医馆,沿街有一些小商小贩,好多都是在卖山里挖的草药,还有一些是吃食摊子,毕竟来看病的人也要吃饭不是。
甚至这条街上还有一些算命的摊位,江花觉得有趣,不管在哪儿,走到尽头的时候只能用玄学来求一个心灵的慰藉。
“娘我们去那边看看。”
言氏:“一会儿该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江花拍拍胸脯:“娘,你放心,我记得路。”
江花想去的街道是乐丰街,老远看去那边的氛围就和这康安街不一样,虽说康安街这边人也很多,但是这边的气氛似乎要沉闷一些。
一来到乐丰街,江花才有了一种到城里的感觉,这里的商铺鳞次栉比,擦肩而过的行人一副向上的气息,步履虽然匆匆,但是表情确实轻松。
“哇,娘,那边有杂耍,我们去看看。”言氏被闺女拉着跑过去,看杂耍的围了一圈又一圈。江花挤不进去,就只能找大家的大腿间的缝隙来看。
“花儿,来娘的肩膀上来。”说着,言氏一把举过闺女,就跨在脖子上。
江花视野开阔了,乐滋滋看着杂耍。
“娘,居然真的有胸口碎大石,好厉害呀。”
言氏:“是啊,真厉害。”
江花担心言氏太累了,只是短暂地跨了一会儿就闹着要下来。
言氏:“喜欢就多看会儿呗。”
“不了,我还要逛街。”江花笑眯眯的,突然前面又有投壶的游戏摊,江花蹬蹬蹬拉着言氏又过去了。
一趟跑下来,母女俩累的满头大汗,江花依旧亢奋。
“花儿,走,娘去给你买碗水喝。”
卖水的小摊前,言氏一听一碗水三文钱,顿时都愣住了。江花也舍不得喝这三文钱一碗的水。
“娘,我不渴。”
言氏看了看闺女额头上的汗,决定问一问:“两文能卖一碗给我吗?”
“不行不行,卖给你了让别人买水喝的人怎么想,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本来就是小本生意。”
江花内心呵了一声:小本生意,一本万利。
言氏:“我们刚刚进城的时候看到城门口那边的水才两文钱一碗。”
卖水的老板内心有些嘲讽,这定是刚从乡下来的土包子。表面上却说道:“你也不看看我这水里都是啥,冰糖薄荷水,喝了凉悠悠甜滋滋,还能解暑气。不买就让一让诶,挡着别人来喝水了。”
江花有些生气,什么人啊,就这态度能把生意做起走才怪。眼见着言氏要掏三文钱出来,江花立即拉着言氏的手离开了。
“娘,我们一会儿回医馆喝水,我不渴。”
言氏看闺女气鼓鼓的小脸有些好笑,“你不是说要找做生意的法子,你看看人家一碗水都能卖出三文钱。”
江花:“戚~我也能。”
见时间差不多,母女俩便原路返回往医馆去。等到二人走到医馆时,左芳芳和江长庆已经在医馆汇合了。
“芳芳。”言氏老远就看见左芳芳在医馆门口。
“大嫂。”
江花也打招呼喊道:“二婶。”
“花儿也来了呀!”
言氏:“闹着要来,没办法,就让她来看看吧。公爹看完了吗?”
左芳芳:“看完了,在等着扎针。”
江长庆在里面听见声音也跟着出来了。
“大嫂,花儿。”
“三叔,我想死你了,你在县里咋样啊?”
江长庆听到侄女的关心话语很开心,连忙回应道:“我也很想你们啊,我现在还行。而且在书肆干活儿,随时都能逼自己认识新的字,再加上天天看,现在再也不是学了忘忘了学。”
“三叔你真棒。”江花毫不吝啬的夸奖着江长庆。
小孩子的夸奖最真诚了,江长庆爱听。
“花儿,我还给你们买了几支笔。虽然做工一般,但是拿来练练字也还可以。”
江花:“爷爷不是说你预支了工钱吗?你还有钱给我们买笔。”
江长庆一脸得意,小声靠近江花的耳边说道:“我们东家给了我一个很实惠的价格。不买下来我觉得亏啊。”说罢,手上还比了个数。
江花看了这个价格点点头,赞同三叔的话。
外面的人聊了一会儿天,江长青就扶着江大川出来了。
“老三,扶着爹,我先去把钱付了,把药抓了我们就走。”
江花看见江大川立马关心道:“爷爷,你有好转吗?”
江大川嘿嘿一笑,“有,大夫说了,一个月以后再来复诊,回家好好休息就行。”
“好耶,那爷爷,你一定要听大夫的话。”
“好,我一定听大夫的话。”
江长青拿着好几包药出来,今日看诊拿药又花了二两银子,心里想着这钱真的不经花。
“爹,大哥大嫂,今晚你们就住在我们那里,我已经把位置收拾出来了。”左芳芳领着大家去了租的小屋。
江长松和左芳芳来了县里后就找到鲁石头一起租房子。因为几人只是短租,所以江长庆并没有搬过来。
几人来到小院子,院子里看起来还租了十来户人家。江长松他们这间屋子其实是两间屋子,有一间屋子特别小,原本是放锅炉的屋子。
按江花的理解,江长松他们租的一个小套间,只不过把那个锅炉搬到了主卧去,主卧睡的就是江长松和左芳芳,原本的锅炉房睡的是鲁石头。
“我们租了一个月,一百六十文。我们和石头对半负担,因为石头吃亏住的小屋子,所以我和长松商量就把石头的饭一起做了。”左芳芳一一汇报着。
江花默默算了一下,这个院子按一百六十文一户人家来算,这十来户,一个月得有小二两银子了,一年下来就二十几两银子,还得是大城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