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背回家,江花迫不及待洗了一篮子土豆出来。
“花儿,快来吃饭了。”邱氏在堂屋喊着孙女。
江花点点头:“马上就来。”
饭桌上,邱氏问道:“你洗那个土豆做什么?”
江花咽下嘴里的菜,说道:“我想给它做了尝尝。奶,一会儿你要帮我。”
邱氏点点头,给花儿夹了块肉,孙女好几天没回来,看着都瘦了不少。
饭后,春明和夏勤去洗碗,江花和邱氏一起削土豆皮。其实都是邱氏在削皮,因为江花示范给邱氏看削土豆,削出来就剩下一点点,看的邱氏心疼那个土豆。
江大川看着孙女乖乖蹲在邱氏旁边,便抬了个小板凳过来。
“花儿,你坐着看,蹲着累。”
家里只有一把菜刀,不然江大川也要帮忙削土豆的。
土豆削好后,邱氏又在花儿的指挥下切成小块。这土豆没有江花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土豆大颗,最大个头的也顶多切个两刀就差不了。
“爷爷,你生火,奶往锅里倒油!”家里现在有今年新的菜籽油,江花闻着味道就觉得香。
江大川乖乖听孙女安排把火生起来,坐在灶孔前看着锅前的祖孙俩。
“再倒。”
邱氏又倒了一些。
江花:“还要来一点!”
邱氏看着锅里的油,看了看孙女又倒了一些。
“奶,不够!”
邱氏:“你这什么吃食,这么费油。”
江花道:“我要做炸土豆,你看看这么多土豆肯定要多要一些油。奶,你信我一回。”
邱氏没好气:“我哪一次不信你。”
“嘿嘿!”江花憨憨一笑示意奶奶继续往锅里倒油。
邱氏这回咕噜噜往锅里就是倒,江大川心疼油,但是他不说。
等油烧开后,邱氏把土豆放入锅里开始炸,霎时间沸腾的油面炸开千万颗细小气泡,滋滋啦啦的声响吓的花儿退后两步。
邱氏用竹筷在锅里拨动,油花儿顺着土豆表面密布的淀粉孔洞往里钻,土豆颜色渐渐变得金黄。
当第一缕焦香飘出来时,江花看着锅里的土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我感觉差不多了!”邱氏用筷子插了插土豆块,外脆里软应该是熟了。
“嗯嗯。”江花小鸡啄米般点点头,这时候灶房里已经聚齐了江家的所有孩子。就连江长松和左芳芳正在收拾出摊的家伙什都被香味吸引进来了。
炸好的土豆被装入了大钵内,夏勤闻着味道忍不住拿了一块。
“哈~好烫!”
左芳芳赶紧给儿子接住土豆,拍了拍孩子的头:“让你贪吃。”
夏勤只记吃不记打,接过娘亲手里的土豆往嘴里送,土豆外面脆脆的是凉了些,咬开后里面还是烫的,直接给嘴里烫了个泡。
夏勤的舌头在嘴里打转,斯哈了几下才把土豆咽了下去。
可是嘴里的泡不敢跟娘说,只能强忍着说道:“香是挺香,就是没有味道。”
江花立即说道:“马上我就调个辣椒面出来,沾着吃肯定香。”
江花从研钵里倒了些辣椒面出来,再舀了几瓢细盐,加上葱和折耳根,最后倒了一点点花椒粉,全都搅和在一起。
“尝尝吧!”
江家一众老小一人一筷子土豆夹起来往蘸料里沾了一下。
“好吃。”春明第一个夸奖着。
夏勤因为刚刚吃的嘴起泡,这会儿吃这个沾辣椒的就有些不自在。
邱氏和江大川也觉得味道不错。
江长松:“花儿,这土豆可以拿去卖了。”
“嗯嗯,二叔,我也是这么想的。”江花赞同道。
邱氏:“这要是摆摊的话,油我就不多多说了,这做蘸料就要费不少。而且客人也不能像我们家一样都在一个篮子里沾着吃啊!”
左芳芳赶紧说道:“那我们就把蘸料直接拌在这个土豆上。”
江花很高兴,二叔二婶现在越来越上道了。
“对,我们直接把蘸料拌进去。”说罢,江花就把蘸料倒在里面,开始搅拌。
“我们卖的时候可以一份一份拌好,有些客人可能接受不了某些调料,那我们就不要放,这样能尽量满足大家的口味。”
“那明天我们就卖吗?”江长松问道,心里是迫不及待。
江大川看了看院子里背回来的土豆,摇摇头。
“我们这个量不多,卖也卖不了多久。”
江花附和道:“爷爷说的对,所以我们现在先不卖这个,这些我想全都种起来,等再收获一批土豆我们再开始卖。而且现在有凉粉和凉虾,已经够大家忙了。”
“嗯。现在没有空地能种了,只能等一等秋收后再说。”江大川想了想家里所有的地,河边那几块肥田肯定是要种粮食的,山上那边的地现在还种着菜,也不能说拔了就拔了,那是种来家里吃的。
江花:“不着急,我觉得秋收后天气好,应该也适合种土豆。”
现在这个天太热了,不太适合种下去。江花虽然实际操作不太行,但理论知识还是有一把刷子的。
江大川想到当初这个土豆被孙女和王子安种的打蔫儿就想笑。
“好好好,咱孙女现在也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了。”
知道爷爷这是在打趣自己,江花也嘿嘿跟着笑。
随着大家的闲谈,一盆土豆就这么被吃光了。
“你们去消消食,不要睡太早,吃这么多当心积食。”左芳芳看着几个孩子嘴角还残留着辣椒,担心大家吃的太多了。
江花心想,家里也算是过上了会担心积食的日子了。
翌日,安来镇的江记小吃推出了新的吃食,凉粉和凉虾,这两样小吃和凉皮的价格一样都是九文钱一份。食客们对新的小吃十分好奇,一个个都想要尝一尝。
今日江大川去悦来饭庄和平溪镇送货,往常都是江长松帮着左芳芳把摊子支起来就会去送货,但近日因为多了两种小吃,担心左芳芳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江大川就挑起了送货的担子。
出发前,江大川还拿了两盆凉粉放在板车上,这板车是江家刚置办上的,家里有了板车也不用总是麻烦村长家。
悦来饭庄的掌柜看到有新吃食,立马来了兴趣,这段时间凉皮在饭庄里卖的很好,有时候一百张都还不够卖。
江大川赶紧介绍道:“这是凉粉,和凉皮差不多吧,口感不太一样,切成丝儿,拌一拌,吃起来爽口开胃。”
掌柜把江大川请到屋里谈价格,江大川心里有个底,价格在家里已经和花儿商量过了,这凉粉都是一盆的份量来卖。一盆卖四百文,如果悦来饭庄一天能拿三盆的货,最低可以降到三百五十文一盆。
江家算了一下,如果墩子工切菜切的实诚一些,一盆可以切个四十份差不多,如果要切的精致一些能切个六七十份出来。
这饭庄饭馆里卖凉粉自然不会和自家在安来镇上的小吃摊一样卖个九文钱,指不定还要卖的比县里的江记小吃十五文的价格还贵上几文,所以江花报价四百文,饭馆这边也是有的赚的。
一刻钟后,章掌柜决定先试卖一天再决定第二天的量,江大川也不着急,但是今天只能给一盆,另一盆还要送去平溪镇的饭馆。
章掌柜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付了今日的凉皮凉粉和豆芽的货钱,凉粉还是按照四百文一盆给的。
等到江大川从平溪镇回来后,板车上已经空空如也,平溪镇那边的饭馆也要试卖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