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杨都督带着一队亲兵在城中查看夜间守备。他来到原州整备军队已有半月之久,这段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此时的街道在夜色笼罩下显得格外寂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回荡。那清脆的声响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众人在巡查之际,忽然瞧见街道上有一个身影正打着灯笼,脚步匆匆地向前赶路。杨都督身旁的亲兵见状,迅速策马上前,扯着嗓子大声喝道:“来者究竟是何人?宵禁已然开始,为何还敢在街上随意逗留?” 其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轰然响起,格外响亮而清晰,话语中满溢着威严与质问之意,仿若洪钟大吕,令人心生敬畏。
来人闻声,赶忙在原地站定,高高举起手中的灯笼,大声回应道:“我是张司马,切勿放箭!” 那灯笼的光芒在深沉的黑暗中微微摇曳闪烁,映照出他脸上那略显紧张的神色。那微弱却顽强的灯光,恰似他在这漫漫黑夜中的唯一希望,凭借其光亮,也使得他的身份得以更加清晰地展露在众人眼前。
亲兵见状,高声命令道:“速速上前来!”
张司马依言,快步走上前来。杨都督定睛一看,来人确实是张司马无误。杨都督顿时面色一沉,厉声说道:“张司马,宵禁之时,若无特殊传令,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逗留,你身为本州司马,又岂会不知这一规定?” 他的眼神中交织着疑惑与审视之色,仿若两道锐利的寒芒,直直地射向张司马,似要将其内心的隐秘洞察个一干二净。
张司马急忙上前,拱手行礼,毕恭毕敬地说道:“下官是受刺史大人的嘱咐,特此前来告知各位同僚,明日的汤沐日暂且推迟。各位同僚需在一早前往刺史宅邸,有极为重要之事要共同商议。”
张司马的这一番解释,使得杨都督心中的疑惑略微减轻了些许。然而,他对这件事情依旧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疑惑。
杨都督再次厉声道:“要事?究竟是何等重要之事,竟需要你冒着违反宵禁的风险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外出奔走相告?” 他的眼神愈发锐利,紧紧地盯着张司马,那目光犹如两把利刃,似乎定要从张司马的脸上剖析出确切的答案来。
张司马听杨都督大声责问,不敢看着杨都督,低着头说道:“回杨都督,是…… 是刺史府的那件事。”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对这件事也心存畏惧。张司马的态度显得十分谦卑,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了杨都督的不满,但他也只能如实回答。
杨都督说道:“那件事?” 他稍加思索,继续道:“时至今日,已然过去了两个多月,刺史却一直未能将问题解决。如今,你莫非是在敷衍本都督不成?” 他的眼神更加严厉,紧紧盯着张司马。
张司马一听,吓得连忙再次拱手,慌忙说道:“都督息怒,下官绝无此意。今日,刺史相邀的高人弟子已然来到原州,刺史有所吩咐,下官也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他的脸上满是惶恐,急于解释自己的行为。
杨都督皱起眉头,目光紧紧盯着张司马,如同一把利剑,似乎要穿透张司马的内心。“哦?前些时日请的那几个高人解决的如何?”
张司马闻言身体一惊,仿佛被杨都督的目光刺痛了一般。他连忙说道:“都督明察秋毫。今日前来之人乃是玄真子道人门下弟子。与之前那些无能之辈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杨都督听得玄真子名号,心中一凛。身体在马上不自觉地往前一探。“来的人什么模样?从实说来。”
张司马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杨都督为何对玄真子弟子的模样如此感兴趣。心中虽然疑惑,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忙回道:“下官不敢有所隐瞒。” 接着,他详细地把今日接到青鸟和凤鸣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仔细回想着两人的模样描述给杨都督听。张司马的话语中充满了谨慎,生怕有任何遗漏或错误。
杨都督闻言,脸上露出笑意,那笑意中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但很快,他又立马正色说道:“今日念你事出紧急,乃是迫不得已之举,故此次饶你一回。若再有下次,定斩不饶!待你将事情告知完毕,速速归家,不得在此逗留。”
张司马心中一紧,连忙拱手道:“多谢都督开恩,下官定当牢记教训,不敢再犯。下官这就去告知其他人,完成任务后即刻回家。”说罢,他匆匆离去,继续执行告知同僚的任务。
杨都督略一思索,对身旁的人说道:“武都尉,你带人继续巡查,城中岗哨必须一一查看,明日向我汇报。”
武都尉拱手说道:“末将领命!”随后,他带着其他人远去。
“我们去刺史宅邸。” 杨都督对身旁的亲兵说道。随后,他带着余下的五人,直奔刺史宅邸而去。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马蹄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杨都督一行小队来到刺史宅邸,在宅邸门前下马后,两个亲兵将马拴好,动作熟练而迅速。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马匹在他们的手中显得格外温顺,乖乖地站在一旁。另外一个亲兵上前敲响了大门,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那沉闷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人不禁心生期待。
杨都督站在原地,脱下头盔,交给了身旁的亲兵,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甲胄。他的动作沉稳而从容,展现出一种大将之风。
片刻后,门内传来脚步声,接着大门缓缓打开,一个仆人探出身子。看到是杨都督等人,连忙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大都督,快请进。” 他的态度谦卑而恭敬,脸上满是惊讶与惶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杨都督微微点头,带着亲兵走进宅邸。他们的脚步声在宅邸的石板路上回荡,增添了几分庄重的气氛。
他们被仆人引领着来到中堂,仆人说道:“大都督在此稍候,仆马上去通知刺史。” 杨都督微微颔首,示意仆人快去。
不一会儿,曹刺史从后堂出来,姜管家跟在身后。曹刺史脸上带着笑意,拱手说道:“杨都督到访,未曾远迎,失礼失礼啊!”
杨都督拱手回礼道:“曹刺史言重了,吾深夜到访,不请自来,还望刺史莫怪。”
曹刺史笑道:“杨都督说笑了,都督能来,乃是我等之幸。快请上座。” 他热情地邀请杨都督入座,尽显地主之谊。
“曹刺史无需拘礼。实不相瞒,方才我在街上巡查之际,偶遇张司马,至此已然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杨都督说话间。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
曹刺史面带微笑说道:“下官原本想,等事情处理好了,再谴人告知都督。今日,下官相请之人刚到舍下。此刻,晚膳刚刚备好,都督赏脸一同用晚膳,我来给你引荐。”
杨都督微微点头,“既如此,那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边请!” 曹刺史引着杨都督向后堂走去。
姜管家目送两人离开,这才走近几个士兵,和几个士兵相互拱手行礼,随后,他把几个士兵带下去做了安置,安排得井井有条。
杨都督跟随曹刺史走进屋内,只见两个身着道士装扮的年轻男女并排站着。他们身姿挺拔,气质不凡。
杨都督上下打量着青鸟,思绪翻涌。眼前的少年,让他回忆起了某些往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慨,仿佛看到了过去的影子。
青鸟被杨都督看得有些不自在,碍于对方是长辈也不好说什么。但听得杨都督说话,心中奇怪,疑惑地问道:“小子不解杨都督的话?” 曹刺史和凤鸣也是一脸疑惑,他们望向杨都督,期待着他的解释。
“来来来,咱们也别站着了,都入坐,边吃边聊。” 曹刺史指着食案示意道。
众人依言入座,气氛稍显尴尬。汝儿在一旁安静地为众人斟上美酒,那清冽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心情略微放松。美酒的香气仿佛有一种魔力,让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曹刺史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今日,杨都督大驾光临,两位小友远道而来,曹某敬各位一杯。”
青鸟与凤鸣赶忙举起酒杯,青鸟恭敬地说道:“曹刺史客气了,我等是后辈,哪敢当你敬的酒。” 凤鸣微微点头,附和道:“曹刺史盛情,我二人定当铭记。但这酒实不敢当。”
杨都督哈哈一笑,那爽朗的笑声在屋内回荡。“二位小友不必如此谦逊,在这世上,英雄从来不问出身何处,更不会以辈分论高低。来,都别拘着,干了这杯酒!” 言罢,他将手中酒杯高高举向空中,动作洒脱不羁,那上扬的手臂仿若擎起一片豪情,向众人示意一同举杯。
青鸟和凤鸣见状,目光交汇,彼此心领神会。他们不再推脱,伸出手稳稳端起酒杯。二人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仿佛在回应杨都督的赞赏。
众人在杨都督的带动下,纷纷举杯,一饮而尽。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隔阂都消失了。杨都督的目光始终落在青鸟身上,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感慨,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而青鸟和凤鸣则对杨都督的到来充满好奇,期待着他进一步的说明。
酒过三巡之后,屋内的气氛愈发融洽。大家放下了拘束,开始畅所欲言。
众人放下酒杯,汝儿便过来添酒。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进行一场优雅的舞蹈。那清澈的酒液缓缓流入杯中,发出悦耳的声响。
“两位小友是玄真子道长高徒,又恰好都姓盛,不知是否是道长子女?” 杨都督好奇地问道。
青鸟微微摇头,说道:“家师是小子的叔叔。”随后,他看向凤鸣,继续说道:“我师妹才是家师的女儿。”
听到青鸟的话,凤鸣微微颔首,神色间带着一抹温婉。
杨都督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灿烂,双目熠熠生辉,光芒仿佛能穿透一切。他兴奋地站起身来,高大的身躯微微颤抖着,显露出内心的激动。“小友乃是宣逸老弟的孩子。哈哈哈,今日我来到此地,竟能遇到故人之子,想来此生也无憾了。” 他的话语中饱含着深深的欣慰与感慨,声音微微颤抖,仿佛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之中。那语气犹如潺潺流水,缓缓流淌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为这份久别重逢的喜悦所动容。
青鸟心中一惊,这位杨都督定是自己父母的深交,顿时喜形于色,身体不自觉地站了起来。急忙说道:“杨都督,认识小子双亲?”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曹刺史和凤鸣也是投来疑惑和好奇的目光。
杨都督缓缓说道:“小友不知此事也是理所当然,当年我与令尊令堂相识之际,那时的你尚在襁褓之中。” 他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仿佛回忆起了往昔的岁月。
“没想到杨都督竟然与家父母有旧交。”青鸟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小子没有父母之缘,是家师抚养我长大。” 他的神色中带着一丝怅然,那是对未曾谋面的父母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凤鸣看着青鸟,缓缓站起身来,温柔地把手搭在青鸟的手臂上,以示安慰。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仿佛能感受到青鸟内心的那份失落。凤鸣微微抿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来安慰青鸟,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曹刺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感慨,为青鸟的身世而叹息。
而杨都督则是微微动容,看着青鸟,心中涌起一股怜惜之情。眼中流露出一抹感慨之色。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气氛多了几分凝重。
青鸟微微垂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怅惘,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回忆中飘来。“我未曾见过父母的样貌,不知我更似谁多几分。”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杨都督,那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