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外的会面
1940年深秋,太行山区的夜晚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陈长安披着一件缴获的日军大衣,独自走在通往李家沟的小路上。月光被乌云遮蔽,只有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指引着方向。
\"站住!什么人?\"黑暗中突然传来一声低喝,接着是拉枪栓的声响。
陈长安停下脚步,缓缓举起双手:\"我是独立团的陈长安,来找你们王营长。\"
树丛中走出两个持枪的士兵,借着微弱的光线,陈长安看清了他们身上的伪军制服。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士兵凑近打量:\"你就是那个会讲日语的陈团长?\"
\"正是。\"陈长安放下手,\"王营长应该收到我的口信了。\"
两个士兵对视一眼,年长的那个点点头:\"跟我来。\"
他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山路前行,约莫二十分钟后,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口站着几个持枪警戒的士兵,看到来人,立即让开了一条路。
山洞深处,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正就着煤油灯看地图。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伤疤。
\"陈团长,久仰大名。\"王营长声音沙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没想到你会亲自来。\"
陈长安在简陋的木凳上坐下,直接开门见山:\"王营长,你在伪军待了三年,给日本人当差的日子,不好过吧?\"
王营长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陈团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上个月,你的两个士兵因为偷吃日军罐头被活活打死。\"陈长安从怀中掏出一张照片,\"这是你妹妹吧?在太原被日本人...\"
\"够了!\"王营长猛地拍桌而起,眼中燃烧着怒火,\"你到底想说什么?\"
(2)深夜密谈
陈长安平静地注视着对方:\"我想给你和你的弟兄们一条活路。\"
王营长冷笑一声:\"投靠你们八路军?然后被日本人赶尽杀绝?\"
\"不。\"陈长安摇头,\"是给你们一个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机会。\"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这是129师刘师长的亲笔信。只要你们起义,既往不咎,愿意留下的编入正规部队,想回家的发放路费。\"
王营长接过信,手指微微发抖。煤油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那道伤疤显得格外狰狞。
良久,他长叹一声:\"陈团长,你知道我脸上这道疤是怎么来的吗?三年前在忻口,我带着一个连的兄弟死守阵地三天三夜,最后等来的不是援军,而是撤退的命令...\"
陈长安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后来我被俘,为了手下几十号伤兵的性命,不得不穿上这身狗皮。\"王营长的声音越来越低,\"这三年,我每天都在想,要是当初死在战场上该多好。\"
\"现在机会来了。\"陈长安向前倾身,\"不仅能为国效力,还能救你手下的弟兄。\"
\"日本人不是傻子。\"王营长皱眉,\"我们一个营几百号人,怎么瞒过他们的耳目?\"
陈长安露出一丝微笑:\"不需要全部起义。你只要暗中传递情报,关键时刻里应外合...\"
(3)暗中布局
三天后的深夜,陈长安和赵刚在团部研究一张崭新的布防图。
\"这是王营长送来的?\"赵刚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红线移动,\"连机枪火力点和暗堡位置都标出来了,可信吗?\"
陈长安点点头:\"我派人核实过了,完全准确。看这里——\"他指向地图边缘的一处据点,\"这里是日军弹药库,守备只有一个小队,大部分是伪军。\"
李云龙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眼睛发亮:\"他奶奶的,这可是块肥肉!老陈,你那伪军朋友靠得住吗?\"
\"王营长手下的三连长是他生死弟兄,负责弹药库外围警戒。\"陈长安解释道,\"只要我们行动够快,完全可以在日军增援到达前拿下。\"
赵刚仍有顾虑:\"万一这是圈套...\"
\"我亲自去。\"陈长安斩钉截铁地说,\"带一个排的精锐,化装成伪军混进去。\"
李云龙和赵刚同时反对:\"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陈长安的眼神异常坚定,\"只有我能用日语应付突发情况。再说,王营长冒的风险比我们大得多。\"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最终,李云龙重重地叹了口气:\"行!但你要带足人手,我让和尚带特务连在二里外接应!\"
(4)里应外合
行动定在五天后的午夜。这天傍晚,陈长安和十二名战士换上了伪军制服,每个人的臂上都缠着一条白毛巾作为识别标志。
\"记住,\"陈长安最后一次交代行动计划,\"进去后分三组,一组控制岗楼,二组解决巡逻队,三组跟我去弹药库。动作要快,尽量不要开枪。\"
夜幕降临,小队借着夜色向据点摸去。在约定的地点,一个黑影正在等候。
\"陈团长?\"来人低声问道,正是王营长派来的三连长。
陈长安点点头:\"都安排好了?\"
\"今晚值班的都是自己人。\"三连长递过几张通行证,\"王营长已经设法调走了日军顾问,但你们只有两小时时间。\"
按照计划,小队顺利通过了哨卡。陈长安带着四名战士直奔弹药库,沿途的伪军哨兵看到他们臂上的白毛巾,都默契地转过头去。
弹药库门口,两名日军哨兵正在抽烟。看到来人,其中一人警觉地端起枪:\"站住!口令?\"
陈长安用流利的日语回答:\"富士山下。小岛君,今晚不是佐藤值班吗?\"
哨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对方日语如此纯熟:\"佐藤前辈身体不适...你们是?\"
\"师团部检查组的。\"陈长安亮出伪造的证件,\"最近各据点频繁遭袭,司令部要求加强巡查。\"
就在哨兵查看证件的瞬间,陈长安突然发难,一记手刀击中对方颈部。与此同时,他身后的战士也制服了另一名哨兵。
\"快!\"陈长安打开仓库大门,战士们迅速将炸药安置在关键位置。
(5)全面起义
随着一声巨响,弹药库方向腾起巨大的火球。这成了全面行动的信号。埋伏在外的八路军主力立即发起进攻,而据点内的伪军则纷纷倒戈,将枪口对准了日军。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小时。当李云龙率领大部队冲进据点时,看到的是一群脱下伪军帽徽的士兵,正帮着八路军搬运物资。
王营长大步走来,向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李团长,伪军第三营全体官兵请求归建!\"
李云龙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王营长的肩膀:\"好!从今往后,你们就是老子的兵了!\"
陈长安走过来,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王营长,你救了至少两百个弟兄的命。\"
\"不,是陈团长你给了我们重新做人的机会。\"王营长郑重地说,眼中闪烁着泪光。
(6)扩大根据地
这次成功的策反行动影响深远。不仅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王营长带来的日军布防图让八路军掌握了周边地区的详细情况。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独立团联合新起义的部队,连续拔除了三个日军据点,将根据地扩大了近三分之一。
团部会议上,李云龙兴奋地指着地图:\"同志们,现在咱们的控制区已经延伸到平汉线附近了!\"
赵刚笑着补充:\"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动摇了整个地区的伪军。据地下党报告,至少有三个据点的伪军开始暗中联系我们。\"
陈长安却显得若有所思:\"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谨慎。日军不会坐视不管,很可能会进行报复性扫荡。\"
\"怕什么?\"李云龙满不在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老李。\"陈长安摇头,\"我建议主动出击,趁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先打掉他们的指挥系统。\"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王营长提供的日军高级军官行程表。下周二,驻山西日军参谋长将视察榆次据点...\"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文件上。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正在这群中国军人心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