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雷
白河镇的青石牌坊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李云龙的马鞭梢上还滴着血。他眯眼望着城楼上飘起的青天白日旗——那旗子是他亲手挂的,却比平时多绕了两圈,把\"白日\"部分死死缠在旗杆上。
\"团长!\"和尚提着歪把子机枪跑来,袖口沾着新鲜的墨迹,\"按您吩咐,布告都贴好了!落款写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团'。\"
李云龙哼了一声,靴尖踢了踢地上捆成粽子的伪镇长:\"这王八蛋的账本抄送圣地没有?\"见和尚点头,他突然压低声音:\"去,把镇公所仓库里那批山西老陈醋,给旅部送二十坛。\"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陈长安的枣红马冲进镇口时,前蹄在青石板上打滑,惊飞了一群啄食告示的麻雀。
\"老李!你——\" \"别急嘛。\"李云龙掏出一纸电文抖开,\"战区长官部嘉奖令,夸咱'主动出击,扬我国威'呢!\"电文右下角赫然盖着阎锡山的小篆私章。
陈长安夺过电文,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看见布告栏旁,几个穿长衫的乡绅正对着\"减租减息实施办法\"指指点点,其中戴圆框眼镜的那个,袖口露出瑞士表银亮的光。
二、暗流
山城曾家岩官邸的留声机里,贝多芬《命运》正放到最强音。委员长突然按下暂停键,水晶烟灰缸里积了七八个烟头。
\"娘希匹!\"电报被拍在檀木桌上,\"他阎百川什么时候成了红党的传声筒?\"
侍从室主任的钢笔尖在电报登记簿上洇开墨团。他小心地念出关键句:\"'查白河镇原系第二战区防区,现由我部暂代行政...'\"
\"暂代?\"委员长抓起青瓷茶杯又放下,\"给阎锡山发急电——问问他,红党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同一时刻,圣地枣园的窑洞里,三号首长用铅笔轻敲着《中央日报》头版——那上面李云龙模糊的侧影被圈了出来。报纸旁边摊着份刚破译的电文:\"山城密令胡宗南:必要时可武力接管白河镇。\"
\"告诉李云龙,\"三号首长把棋子重重拍在军事地图上,\"他那坛'山西老陈醋',山城方面闻出味儿了。\"
三、博弈
平安县衙门的议事厅里,陈旅长正用茶盖拨着水面的浮沫。茶是上好的普洱,茶碗却是粗陶的——这是他从伪县长手里缴获的\"赃物\"。
\"阎长官的意思很明确。\"陈旅长推过一纸委任状,\"即日起,你陈长安就是国民政府正式任命的平安县代理县长。\"羊毫小楷的墨迹未干,右下角却已按上血红指印。
陈长安盯着指印旁那行小字:\"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代转\"。窗外突然传来喧哗,透过雕花窗棂,他看见:
李云龙的兵在给老乡发盐巴,麻袋上\"阎府专供\"四个大字被划了叉;
戴瑞士表的乡绅正往驴车上装箱子,帘子缝隙露出青瓷器的冷光;
王有田领着医疗队挨户登记,药箱上\"纽约华侨捐赠\"的标签还没撕净。
\"白河镇那边......\"陈长安刚开口,就被陈旅长截住:\"派赵刚去当镇长。燕京大学的高材生,父亲是冯玉祥的旧部——山城方面挑不出理。\"
后堂突然传来算盘珠子的爆响。两人转过去,看见老周正带着几个学生兵在清点账册,桌上堆着地契、债据和几本《良友》画报。最上面那本翻开的页面,赫然是宋美龄视察妇女指导会的照片。
四、交锋
《大公报》临时印刷点弥漫着油墨的臭味。陈长安揉着通红的眼睛,看王有田用镊子调整铅字顺序。小战士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给老乡采药染的草汁。
\"首长,这句'国共合作典范'要不要加引号?\" \"加。\"陈长安指向另一段,\"把'减租减息'和'三民主义'排在同一行。\"
窗外突然下起雨。和尚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怀里紧抱着个铁皮盒:\"团长让送来的!\"盒子里是伪镇长私藏的相册——全是和日军军官的合影,每张背面都标着日期。
第二天清晨,山城街头报童的吆喝声格外响亮: \"看报看报!白河镇汉奸镇长伏诛!\" \"号外号外!红党解救盟军飞行员!\"
民生路茶馆里,戴礼帽的男子把报纸拍在桌上:\"诸位看看!这所谓的'盟军飞行员',分明是红党假扮的!\"邻座穿中山装的人突然冷笑:\"张参议,照片上这人,可是令侄女未婚夫的表兄——去年在驼峰航线失踪的飞虎队员。\"
五、定局
白河镇祠堂的戏台上,赵刚正在就职演说。他身后的匾额新刷了金漆,却故意留着\"大东亚共荣\"的旧凿痕没填平。
\"根据《抗战建国纲领》...\"赵刚的眼镜片在汽灯下反着光,\"即日起成立镇民代表大会。\"他忽然摘下眼镜,指着台下穿长衫的人群,\"请钱先生、周先生担任临时议长——二位都是国民政府铨叙部登记在册的公务员嘛。\"
最后一排,李云龙用枪管顶了顶帽檐:\"秀才就是秀才,这手'以子之矛'玩得漂亮。\"他踢了踢脚边的醋坛子,\"就是可惜了老子的二十年陈酿...\"
陈长安没接话。他望着戏台两侧新贴的对联——\"保境安民\"和\"减租减息\"的落款分别是阎锡山和彭德怀。墨迹淋漓间,一只壁虎正从\"民\"字爬到\"息\"字上。
月光照亮镇公所新挂的牌匾。在\"白河镇临时自治委员会\"的楷书大字下面,还有行不起眼的小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监制\"。
更远处,王有田带着医疗队走过石拱桥。小战士的药箱上,新贴了张泛黄的《良友》剪报——宋美龄的笑容正好盖住了\"纽约华侨\"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