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暮霭如纱般轻柔地笼罩着大地,陈学文、萧鸿志、杨六根等人,拖着满身的疲惫与尘土,陆续回到了临时居住点,众人脸上写满了奔波后的倦意,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期待。
不一会儿,大家迅速围拢在一起,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而凝重,陈学文目光如炬,率先打破沉默:“六根,你先讲讲!”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在空气中回荡。
杨六根上前一步,神色认真地汇报:“连长,您料事如神!在后方那个炮兵阵地右侧,确实还有一个重炮阵地,只是那阵地所在的山陡峭险峻,和现有的这个重炮阵地之间,隔着一座山峰,相互无法进行炮击,咱们只能突袭其中一个!”
陈学文微微皱眉,追问道:“距离和角度都测算好了吗?”
“都记下来了,炮兵兄弟们跟着一起去测的!”杨六根赶忙回答,“要想利用重炮轰炸另一个炮兵基地,仰角不够,除非我们转移几门炮!”
这时,萧鸿志挺身而出,语气坚定:“连长!我带人留下,突袭另一个炮兵阵地!”众人都明白,他这是打算以舍命相搏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去炸毁炮兵阵地。
陈学文沉思片刻,接着问:“那个炮兵阵地上有多少日军?”
“两个小队!”杨六根迅速回应。
“两个小队?”陈学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鬼子想不到我们会绕到他们身后,所以没布置太多兵力,这反倒给了我们可乘之机,那阵地上有几辆摩托车?”
“4辆!连长,我们真的不怕死!”杨六根语气激昂。
陈学文摆了摆手,沉稳地说:“不怕死是好事,但不能无谓牺牲,要是大炮口径小一点,摩托车就能拉着跑,转弯灵活,还能短暂停顿进行炮击,方便我们逃跑,说不定还能把那个重炮阵地也给炸了,就算炸不了,也能狠狠吓他们一跳!”
“连长,您就下命令吧!”黄旭宁急切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随后,陈学文将六个小队长召集到跟前,开始细致地布置任务。
陈学文的声音虽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我决定,我们袭击的目标是杨六根新发现的那个重炮基地,天黑之后,我们从山涧穿过,到达阵地背面,立即开始侦查,侦查时所有人必须匍匐前进,绝对不能发出一点动静,今天是10号,天亮就是11号,这几天都没听到鬼子试炮的声音,我估计大战这两天就要爆发了,鬼子应该在酝酿着炮轰29军的阵地,那个山坡很陡,我们练过速降,要是携带的绳子不够长,就往前缩短速降距离,每个小队的狙击手在山顶选好狙击点,老规矩,每人至少布置3个狙击点,千万要小心鬼子的狙击手,六根,等其他小组到达位置后,你们小组迅速绕到谷底,堵截住鬼子撤退的路线,同时在进入阵地的峡谷布置炸弹,一是防止其他鬼子突然闯入,二是等我们撤离后堵塞道路,行动结束后,我们快速撤离,先驾车朝北撤,远离战场,在走出山脉之前,汽车折向西边撤离,为了隐蔽行踪,到达位置之后,不再做具体布置,所有小队根据战斗目标自行调整行动细节!”陈学文说完,目光逐一扫过众人,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信任。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陈学文再次郑重强调:“平时该训练的都练了,这次是真刀真枪的时候,一旦打起来,能用枪的绝不用刀,能用刀的绝不用拳头,每个小队的掷弹筒要用好,别怕浪费,兄弟们的命才是最值钱的!”
7月11日,天色破晓,晨曦微露,所有人都按照陈学文的精心安排,悄然抵达了指定位置。
临近中午,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黄旭宁、陈学文和两个通讯员,一同趴在山顶,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之中,陈学文手持望远镜,屏气敛息,小心翼翼地朝下望去,山谷中的一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