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列部是千余人的小部落,一直在腾林草原西北角放牧。长久以来,他们饱受贺赖部落的欺凌,直至贺赖覆灭,方得安宁,可惜却是好景不长。随着两个更为强大的拓跋部落先后迁入腾林草原,他们放牧的地方越来越小,已经失去了繁衍壮大的可能。
这一日,阳光慵懒地洒落在草原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放眼望去,碧绿的草地如同一张铺满翡翠的地毯,一直延伸至天边。
清新的微风拂过,带来了远处的牛羊和马匹的气息。拔列其漫步在草原上,眼望自己部落世代的栖息之地,想着心事。这时,一名手下匆匆前来禀告:“头人,拓跋部的少头人拓跋补录求见”
拔列其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揣测拓跋部的来意。不久前,他才刚向拓跋部赠送了四名美女及二百只肥羊,难道拓跋苏德对这些礼物不满足,又让儿子亲自前来索取?
压下心中的疑惑,拔列其让手下将拓跋补录请进大帐之中。
双方入座后,拔列其让人给拓跋补录端来香甜的酥油茶,然后问道:“不知少头人此次光临,有何事相商?”
拓跋补录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两名“护卫”,说道:“头人猜中了,我来这里,确实有事情要和你商量。”
拔列其说道:“少头人不妨直说。”
拓跋补录道:“这次我国讨伐契丹,我叔叔应召派去了五千兵马参战,皇帝陛下大加赞许,相较之下,你我两个部落没派一兵一卒,倒显得小气了。我父亲寻思着,我们两家合捐一万只羊,各派500勇士护送到前线去犒军,头人意下如何?”
拔列其心中“咯噔”一下,拓跋部好大的胃口,五千只羊,差不多得掏空他全部家底,拓跋苏德这是想吞并他的部落啊。他深吸一口气,道:“少头人,我部落里牲畜已然不多,加起来也未必有五千之数,如不信,可亲自去牧场看看。”
拓跋补录连忙摇头,道:“头人误会了,我父亲知道贵部并不富裕,所以决定这一万只羊由我部落独自承担,以我们共同的名义捐出,贵部落只需派500勇士护送即可。”
拔列其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拓跋补录略带尴尬地笑了笑,道:“实不相瞒,我父亲的宝贝女儿、我那妹妹,喜欢贵部落的少头人。”
只要听人提到自己的儿子,拔列其心中便会充满了自豪。其子拔列縢相貌极为英俊,是大燕国是出名的美男子,被拓跋苏德的女儿相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自豪了一会儿,拔列其又开始犹豫起来,羊是不用他出了,可这500勇士,是部落的全部能战之人,一下子全派出去,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
拓跋补录笑着说道:“头人尽管放心,牧场有独孤将军镇守,安全不成问题。这次契丹国必灭,只要我们两家出了力,皇上的奖赏定然少不了的。”
拔列其不禁心动。本国对外征战胜利后,朝廷确实会对出兵出力的部落进行封赏。自己部落人少物贫,从未参与过。若此次仅是派人护送牲畜到前线,便能获得皇帝的封赏,将极大地增强部落的实力,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权衡利弊后,拔列其点头应允,道:“好,就按拓跋头人说的办。”
拔列其确实不担心自己部落的安全问题,燕国各部落虽时常相互倾轧,却多是抢夺草场,从未有哪个部落敢明目张胆的灭掉另一个部落,如过朝廷允许这么干,他这小部落早就没了。
拓跋补录干笑几声,道:“头人,能否让拔列縢少头人率军前去我部汇合,我那妹妹……嘿嘿、嘿嘿,想见一见他。”
拔列其又开始自豪起来,爽快地说道:“行,我马上就让他带人随你过去”。
不久之后,拔列营地响起了嘹亮的集结号角声。拔列部落凑齐了500名勇士,在少头人拔列縢的带领下,随着拓跋补录踌躇满志地出发了。
路上,拓跋补录不时的偷瞟身旁的十几名汉军,心中纠结不已。此时自己只需大喊一声,凭拔列縢的500士兵,定能将这些汉军斩杀。可这个念头仅仅是一闪而过,便被拓跋补录否决了,他知自己一但这么做,身旁那黑大个,恐怕立刻就会砍了自己,到时候拔列縢是跑了,可自己的小命却要丢在这里。想到此,拓跋补录暗自叹息。此时的局势已非他一人之力所能扭转,只能等待有合适的机会再做打算。
在拓跋补录的犹豫不决中,一行人回到了拓跋苏德的营寨。进了寨子,拔列縢的脸色瞬间凝固,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
营寨内,拓跋部落的女人、老人以及孩子,都被绑住了手脚坐在空地上,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们旁边,则是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和其他各种值钱之物。一群手提兵刃的士兵冷漠地站立在四周,用冰冷的目光监视着这些俘虏和财物。
“怎么回事?”拔列縢看着拓跋补录问道。
拓跋补录脸上写满了羞愧,瞥了一眼朝他们正缓缓走过来的刘轩,小声说道:“我们拓跋部落……已经归顺了这位汉国的晋王殿下。”
“什么?”拔列縢大惊失色,刷地拔出腰刀,他带来的士兵也纷纷亮出了兵刃。与此同时,一千子弟兵呼啦一下将他们围在中间,拉弓搭箭,对准了这些拔列部落勇士。
刘轩从容不迫的走出来,威严地说道:“拔列縢是吧?我乃大汉晋亲王刘轩,你们已身处绝境,赶紧缴械投降,本王给你们留条活路。”
拔列縢面带犹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刘轩冷冷说道:“你们这些人和独孤洪烈的五千精兵,以及拓跋部落的一万多士兵相比,战力如何?本王没让士兵放箭,是因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过我的耐心有限,现在我数三个数,你们若不缴械投降,立即便会身首异处。”
刘轩说完,便开始缓缓数道:“一……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紧张与绝望,拔列縢与他的士兵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对生死的挣扎与抉择。
“哐当。”拔列縢把腰刀扔在地上,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选择了放下武器。
“很好。”刘轩面无表情地说道。
此时,拔列部落的营寨内,头人拔列其也作出了和儿子相同的选择。部落里只剩下妇女和小孩,面对突然闯进来的汉军,他连抵抗的资本都没有,乖乖的命令族人驱赶着牲畜,向拓跋珪的营寨进发。
谷雨站在刘轩身后,看着俘虏们将牛肉切割成小块,然后架在火上熏成肉干,疑惑的问道:“王爷,你不会是真想去前线犒劳燕军吧?”
刘轩转过身,笑着说道:“当然真去啊,不然我们大老远的来这里干嘛?就是为了杀人放火?”
谷雨撇了撇嘴,半开玩笑的说道:“不只是杀人放火,还抢女人!”
刘轩听出谷雨看似说笑,实则对自己有些做法不满,便解释道:“这些女人的任务,是协助我们驱赶牲畜。她们的男人都战死了,本王就顺便做件好事,让她们嫁给我国的青年,组成家庭后开始新的生活。”
谷雨点了点头,看着忙碌中的俘虏,问道:“王爷,这次,你为何没像前两次那样,杀光拔列部落的男人?”
刘轩正色道:“我已经说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杀人啊。”
谷雨望着刘轩英俊的面庞,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些日子里,谷雨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她逐渐明白,战争远非儿戏,它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生命如草芥般消逝。
在与刘轩的相处中,谷雨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她知道刘轩并非好杀之人,他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隐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他明白战争的代价,更清楚和平不会从天而降。因此,他每一次挥剑,都是为了更长久的安宁;他每一次决策,都是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
谷雨开始理解刘轩的苦心与坚持,不再用简单的黑白去评判这位王爷。她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和理想而挣扎,而刘轩,正是那个在风雨中挺立、为国家和人民撑起一片天的人。
谷雨更加坚信,眼前的晋王刘轩,依旧是她心中那个善良、仁慈、宽厚、和蔼的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