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女生见面会
20多名女同学在103室也召开了一个见面会,轮流自我介绍。
忆江南快人快语带头先说:“我来自工厂,当过兵、工龄已经超过8年了;属于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实打实只有初中一年级基础;我喜欢文学偏文科、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学医、数理化基础差、学习医学感觉压力比较大。
一方面,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会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另一方面,在今后三年的工作学习中,在座的各位同学有许多是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努力争取学好医学知识不掉队。”
忆江南说完以后,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发言、虽说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很快就有了最初的印象。
岑俪琳,在长途汽车站广场已经见过一次面。
她也是老红军的后代、上海知青、党员;回父亲老家插队、至今也有7年了;她瘦高个子戴着一副眼镜,人很热情看上去文皱皱的、说话还有点风趣幽默;
她是一班的宣传委员人选,但凡能够有幽默感的人,必定智商比较高;忆江南喜欢与智商高的人交朋友、更何况两人年龄相仿,家庭背景相仿。
方菊华,她接近30岁了,是本届女学生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位,矮胖身材圆脸大眼、说话不急不慌温声软语;卫校毕业是一名护士,听说是离了婚带着工资来读书的。
忆江南很是惊讶,还能有这样的幸运,怎么界西市推荐上学的政策就不一样啊?那边凡是结婚人士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了。
还真是很羡慕这位方大姐,虽然个人的婚姻生活有过不幸,但是人生道路却还有机会拐了一个很大的弯,祝福她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人生。
帅小雅:高中毕业、参加工作3年了、老红军的后代、身材婀娜能歌善舞、言行举止文雅,她是副组长人选之一。
游少梅,18岁、应该是全年级女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她是生产大队的电影放映员,胖乎乎的特别活泼可爱;在这个年纪就能顺利入校继续读书,真是一个幸运儿;她是党员、副组长人选之一。
顾小萍,父亲是老红军,她是退伍女兵,护士带工资来上学的;人长得漂亮还有文艺特长、性格很柔顺平和;连走路都哼着小曲、说话唱歌声音很好听、是文娱委员的不二人选。
王岚,卫校毕业、是专区医院的护士,带工资上学的;她说话轻声细语、留着两条细长辫子、年龄与忆江南岑俪琳相仿、比较老练话语不多。
李莉玲,高中毕业下放农村已经3年、是一个广播员、说话声音还带着童音,语速快就像放鞭炮一般、性格很直爽有点小孩子脾气、喜欢文艺和运动。
葛云,插队知青3年、党员;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头发带着卷毛,像个洋娃娃,说话带有明显的江州口音。
王桂华,某机关打字员、工龄6年、带工资上学;看上去性格比较安静,与她原来的工作环境有关系。
俞游兰,下放6年、当过广播员、入学前是一个研究所的职工;李凤英,中专毕业,乡卫生院的护士。
这两人身形都不高、皮肤黑黑,五官有几分相像,很像是姐妹二人,需要仔细辨认一下;最后还是从说话口音方面区别,前者是洪州口音、后者是福州口音;抓住这个特点,就不会再弄错人了。
正在开会的时候,只听见门口一片喧哗,一个女同学风尘仆仆、大着嗓门不管不顾地就拎着行李冲进了103宿舍。
她把行李一放,进门就发牢骚:“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一个大清早就起床赶汽车,半路上汽车抛锚,等了好几个小时才修好,搞得我们这么晚才到”。
这个女生叫吴美芹,她因为汽车晚点了刚刚才到学校;看来这人也是心直口快,脾气比较急躁的,全然不顾大家已经停止了发言,都在等她坐下。
忆江南心里默记着学生花名册,上面有关她的基本情况,下放已经有4年了、祖籍上海、当过大队的团支部副书记、党员,是副组长人选之一。
忆江南给她搬过来一张凳子,招呼她坐下来,顺手把热水瓶拎了过来“先喝一点水吧,一路辛苦了”。
这时候,正好是谢娜发言,她15岁初中毕业就进了工厂、工龄超过5年就能带工资读书的;她打着两条长辫子,说话轻声细语的、有点娇滴滴的:“我没有当过兵,也没有下放过,现在能够进大学学习医学知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路水莲,保健站的厂医、带工资上学的、党员;她细眯的笑眼、秀气的嘴巴、小巧的鼻子、梳着两条长辫子、很淳朴实在的一位姑娘:“……我是单位保健站推荐来上学的,决不能辜负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可是哦;我一定服从领导、团结同学努力学习,来报答单位对我的培养,可是哦”
大家听到了她的口头语,会心地微微一笑。岑俪琳为了活跃气氛,故意学她说话:“我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不辜负领导和同志的信任,可是哦”;大家都笑出了声音。
庄秀娥,中专毕业下放农村,当过大队的广播员、妇女主任、党员;她发言的时候很像是对着麦克风播音一样,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说话声音很好听。
温云娣,来自医院的护士、带工资上学;膀大腰粗的、看上去说话有点冲,好像性子蛮急的那种。
还有黄秀玉、秦隽、赵倩云,年纪都比较小、也就20岁左右吧、都是高中毕业生下放过2、3年,她们同住在一个宿舍,几乎是形影不离、老是三人共同行动,其中秦隽是副组长的人选之一。
这三位同学,都很积极参加打扫教室、冲洗女厕所的行动、工作积极性比较高。
周淑芬,下放4年的知识青年、党员;说话声音很小,轻声细语文文弱弱、性格很内向的一位姑娘。
范惠云,来自一个农场的上海知青,她皮肤白皙,一对丹凤眼、高鼻梁樱桃小嘴长相秀气、口音带着明显的阿拉腔,她也是带工资上学的。
邱惠珍,上海知青,已经插队7年了、看上去人很朴素实在、不像有的上海人的那种张扬矫情;她的年龄和忆江南岑俪琳王岚同属年龄第二梯次的;如果方菊华是大姐,这几位女生就是“二姐们”了。
伍珊玥,中专毕业来自县医院的护士,性格比较随和热心、很灵动能干的模样。
郝晓红,高中毕业下放知青、担任过团支部书记、说话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很有点小干部的模样。
贺和平,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中专毕业生,党员、当过公社卫生院的护士,她和忆江南是小同乡、一路同行到学校,是个很老实本分的姑娘。
还有几位女同学未到,学校地处偏僻闭塞的山区,交通很不方便,全靠长途汽车运人运货。
延安时期最有名望的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等五位老革命、一班的学生们也模仿着把陈景顺、苏志理、陆远良、屠金荣、方菊华等年纪比较大的同学戏称为“五老”,他们都靠近30岁了。
一班同学当中,年纪最大的30岁,年龄最小18岁,相差12岁、就算是尊称一声叔叔阿姨也不为过。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60%以上都是来自农村、或是插队回乡下放或者是知青点知青队、或者是兵团农场或者是公社大队。
一眼望去这些同学们个个皮肤粗糙黝黑、有的还矮小瘦弱、那种高壮宽胖的体型一个没有;喜欢吃辣椒下饭的人们、他们的胃都是容量扩张型的、都是以淀粉食品为主来填饱肚子的;他们那种黄黄黑黑的肤色上,带来的是乡间阳光的气味和风霜雪雨的印记。
能够走进大学,所有的同学都非常高兴、非常乐观、看到了前途是一片光明。
第十二章 班长们亮相
3月1号,学校礼堂召开76年级开学典礼大会。
学生们早早都汇聚在集合地点、等候开会。
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闲聊着,眼看着已经到了应该进场的时间,那位倪班长还不集合队伍,只是满脸通红地站在人堆里不肯出列。
忆江南用眼神看着他,还是不动;右手食指点点抬起的左手腕背暗示他时间到了,他还是不好意思躲在其他男同学的后面。
“这个班长有点胆小”,这是忆江南第第二印象。
眼见开大会的时间就要到了,三班长周少军的眼睛急急忙忙扫向了一班长、二班长这边;柳美荷转头示意“我们在等一班集合呢”。
忆江南只好站了出来,拿着花名册,招呼道:“请一班同学们过来,按照点名列队。
第一组组长何兴之,站在左边第一列排头,其他同学按照高矮顺序依次列队......副组长吴美芹站排尾。
第二组组长祝福安,站在左边第二列排头、其他同学依次列队….副组长秦隽站排尾。
第三组组长陈景顺、站在第三列排头、其他同学依次列队……副组长游少梅站排尾。
第四组组长陆远良、站在第四列排头、其他同学依次列队……副组长帅小雅站排尾”。
全班点名完毕,四个小组四路纵队就站出来了,只是队形有一些松松垮垮稀稀拉拉。
“都有了,听我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二路纵队右后转弯,齐步——走”。
令毕,忆江南随即跟上队伍。把场地留给了二班。
人群顿时肃静,鸦雀无声,都转身看向这个年轻的女生。有人发声了:“这个小排长,口令叫的不错嘛”!“队列动作也可以啊”!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当过兵的人,内行看门道啊。
二班男班长陈之良,三班长周少军都是转业的排长,队列口令都很棒;很顺利,各班组的队伍都被带进了礼堂、按照指定位置就坐。
76年级开学典礼大会。
汤劲校长兼革命委员会主任、书记、一位高高胖胖头发花白的女性、是一个12级的老干部;梁副校长是管理教学的老教师;龙副校长是分管行政的校领导;还有学生处张处长、教导处容处长、学校团委庞书记、许葆华干事(就是把忆江南抢到第二医学院的那位老师)、工宣队马队长、人武部于部长……都出席了开学典礼。
学校领导们先做了发言。
开学典礼仪式隆重而简短;仪式结束各位领导先退场。
76年级大会继续进行。
霍祥豫书记,做了开学的动员报告,入学的任务就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就是一个学习锻炼改造的过程。
报告是中规中矩的,坐在下面的同学例行鼓掌。
接着曾庆良副书记介绍年级班干部情况:“点到谁的名字请站起来,给全体同学亮亮像”他还顺带调侃一下。
“一班男班长倪子祥,22岁、高中毕业知青下乡3年,党员、入学前任知青队长”。
见他坐着没动,再点名“倪子祥,你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认识”。
看到他满脸通红,低着头刚一起立马上就坐了下去。
曾书记继续说:“一班长、你不要脸红,你的体育成绩很好,差点被师范学院体育系录取,你是被我们学校招生老师抢过来的”。
大家哄笑鼓掌。
有同他一个地区来的同学,在下面介绍:“他的体育运动成绩、是代表地区参加过省里比赛,拿过名次破过省记录的”。
忆江南心想“搞体育的人,奋斗的精神和竞争的能力都应该很强大,不能被他老是脸红的假象迷惑,今后在工作中还是要给他压力,不能便宜了他”!
曾书记继续介绍:“一班女班长忆江南,当过工人当过兵,老红军的后代、工作年限已经超过8年、25岁;在部队担任过班长、广播员放映员守机员、担任过部队马列主义理论战士学习小组副组长、共产党员”。
底下嗡嗡嗡一片议论声音:“啊,有25岁吗?一点也不像啊,很年轻啊......看上去也就20岁出头的样子,还是个童颜美女嘛……不是小排长啊,真不相信,队列口令动作都很标准耶……”
在一片议论声中,忆江南起立,众目睽睽之下,也是有点脸红、但还是面带微笑中规中矩地弯腰鞠躬。
曾书记再补充:“这个学生也是我们的招生老师抢过来的,差一点被师范大学中文系、还有其它的医学院抢走……我们这里是‘赤匪’的老窝、穷山沟沟学校条件有限,如果不积极主动地抢,好的生源就会被其他院校抢走”。底下的学生又是哄堂大笑,热烈鼓掌。
还有人喊“一班的两名班长都是抢来的啊”、“抢的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二班女班长柳美荷,今年23岁,入学前担任公社妇女主任、民兵营副营长、共产党员;这个班长不是抢来的了,是咱们这个山沟沟里面飞出来的金凤凰”。
金凤凰站起来很腼腆地一笑,高挑个子身段婀娜,小麦肤色,眉目清秀,很是干练的样子;要不是曾书记做了介绍还真不知道,她是个文武双全的金凤凰。
下面又是一阵热烈掌声。
“二班男班长陈之良、部队排级干部转业,今年24岁、共产党员……”这位班长瘦高的个子,五官清秀、皮肤有点苍白,一本正经、给大家敬了一个军礼。
“三班男班长周少军、25岁、来自农村、入伍前是公社民兵营长、参军6年排长转业,共产党员”。
一看就是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站起来对着大家憨憨的一笑。
“三班女班长赵冬梅,老红军的后代,下乡知青队的队长,她是六位班长中年纪最小的,才20岁;刚满18岁就入了党、她工作主动积极待人热情大方;提前报到,帮助学生处和年级为新生入校已经做了许多接待和服务工作;几乎所有的76年级同学一进校门就最先认识了这位热情周到的接待者。”
曾书记风趣幽默,整个会场气氛活跃。
接下来霍书记要求:“同学们在会议结束以后,进行开门办学有关准备工作、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