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谁的亲妈呀?
方忆修改于2.23
“为什么?”美女主持一阵夸张的大笑过后,又把手中的话筒举到他面前,等着他回答。没想到,刚才还十分腼腆的男士,此刻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沉稳地说道:
“榴莲闻起来是臭,但吃起来香啊,它还是果中之王呢。它的肉里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还能健脾补气,另外它还是很好的滋补水果,听说对病人,还有刚生完孩子的妇女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男士的这一番话,立刻赢得了台下不少的掌声。镜头前,那位妻子也一改之前画面特写镜头中的那种失望表情,满含深情地看着台上的丈夫。
美女主持连连点头夸赞着,这个煽情的场面瞬间感动了台下的许多观众,当然也包括在电视机前的灵子。最后胜出的果然是把妻子比作榴莲的那位丈夫。
早先灵子还真就没吃过榴莲。每次去超市的时候,她瞧见那榴莲都远远地绕过去。为啥呢?那东西她光是远远闻着就不咋喜欢,而且价格还挺贵的。
她第一次吃榴莲,还是一两年前的事儿呢。有一天,她去家附近的超市闲逛,看见堆满榴莲的摊位前,店员一个劲儿地吆喝着大降价。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东西到底啥味儿呢?这么多人买。好奇心一上来,她就买了一个回去。
回到家后,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榴莲剥开。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嘿,你别说,这口感和味道竟然比闻着好吃多了!于是,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下子干掉了大半个。然后,她把剩下的包装好,放进了冰箱,想着等郑柏俞回来也尝尝。
到了晚上,当灵子把剥好的榴莲肉拿到郑柏俞嘴边的时候,他一下子跳出了老远,捏着鼻子问她:“这什么东西啊,闻起来怎么这么臭?”说什么都不肯尝一口。
灵子看着他那副怂样,举着榴莲肉,又好气又好笑地冲他说道:“你没见过吗?这是榴莲,榴莲!我跟你说,电视上有个节目里讲,不爱吃榴莲的男人都算不上真爱他的妻子。”
说完,她又对着郑柏俞那副不屑的嘴脸,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把节目里的内容讲了一遍。
郑柏俞拗不过她,只好硬着头皮尝了一丁点。就那么一丁点,他还赶紧跑去卫生间漱了漱口。
从卫生间出来后,他对灵子说:“要我看啊,那男的一定是有病吧!哪有这么比喻自己老婆的?这玩意儿闻着臭,吃着也臭,只能说明他根本就不爱自己的老婆嘛!”
在灵子看来,他这明显就是在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找借口呢。于是,她故意揶揄道:“那我倒要听听你这个张口闭口说爱老婆的人,又能把我比喻成什么?”
郑柏俞听了,嘻嘻一笑,从后面揽住了她,然后自言自语道:“牡丹嘛,嗯,不好,太娇贵了,还带刺,这不适合你,我想想啊……罂粟就不错,哈哈……”他琢磨了半天,竟然从嘴里蹦出了“罂粟”两个字。
灵子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使劲挣脱开他的怀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嗔怪道:“你这比喻更不靠谱了,哪有人把老婆比作鸦片的?你也不怕被我毒晕了!”说完,又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小失望的。
郑柏俞却嘴角勾起,坏笑着说:“我呀,就喜欢慢慢中老婆的毒,哈哈……”
从那以后,有时候赶上他不在家,灵子也会买回来几次榴莲。可大概是一个人吃起来没什么兴致,又或者是有点吃腻了,后来就再也不去买了。
这会儿,等着饭菜上桌的工夫,柏俞那可是忙得不亦乐乎。又是洗杯子,又是洗碗碟的,就没个闲的时候。
灵子呢,也懒得去管他。以前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这些准备工作可都是她的活儿。柏俞老是笑话她瞎讲究,还说什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柏俞洗完杯子后,倒了一杯大麦茶,放到灵子跟前。见她没动,就微微一笑,说道:“饭前喝点水好,能开胃呢。”柏俞这人啊,平时喝水就少,每次饭前灵子也都会这样提醒他。灵子看着他这忙活劲儿,心里想着,嘿,学的还挺快嘛。
灵子在班上忙了一上午,都忘了喝水,这会儿嗓子干得都快冒烟儿了。她端起杯子,仰起脖子,“咕咚咕咚”一口就把水给喝光了。柏俞在旁边提醒说:“一会儿鸡汤就上来了,你现在少喝点水,润润嗓子就行啦。”
灵子心里正烦着呢,也不想搭理他,拿起茶壶把杯子倒满,又一口气全给喝光了。
就在这时,服务员端着满满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小鸡炖蘑菇上了桌。柏俞连忙跟服务员要了个大勺子,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给灵子舀了一小碗,然后自己也去舀了一碗之后,便把盆子轻轻地推到了一边,微笑着说道:“这一大盆实在是太多了,咱俩肯定是吃不完的,等会儿给爸妈打包回去吧,这道菜算是这家店的招牌菜了,你看,炖得挺烂糊的,老爸老妈肯定爱吃。”
柏俞平常在生活中是一个特别节俭的人,他绝对不会随便浪费任何一点东西的,这一点正好和灵子的大手大脚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灵子妈经常会在亲戚朋友们面前一个劲儿地夸赞女婿比女儿会过日子,这让灵子觉得特别没面子,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真不知道她老人家到底是谁的亲妈呀!”
柏俞还特意点了灵子最爱吃的素炒笋丝,又要了两小碗手擀面。灵子今天的胃口似乎还不错,她喝了一小碗汤,吃了大半盘菜,就连面条也都吃得精光。而柏俞却没吃多少,那碗面条基本上没怎么动,只是喝了小碗里的鸡汤,肉也仅仅啃了一小块。看着他吃得这么少,灵子心里不禁恨恨地想:“大概是心里有愧,所以才吃不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