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北斗垂光控八荒,丝路金光映昊苍。
截教邪谋窥斗柄,修罗毒计噬天纲。
民心织就璇玑阵,圣策凝成日月光。
且看威声传四海,万邦共仰护世章!
第一折 北斗妖阵锁商路 璇玑台上血光寒
却说王景弘商队护送西域使节东归,行至蒲昌海畔,忽见夜空北斗七星移位,天枢星竟化作截教「贪狼幡」,斗柄指处沙生恶雾,雾中浮出七十二座「璇玑塔」,塔尖悬修罗族「血魂灯」,灯油以西域诸国使者的「望归血泪」熬制,灯芯插着截教「锁命签」。
商队罗盘突然倒转,指针尽指北斗方向,驼队竟不受控地向雾中行进。王景弘轻抚护世金牌,见牌面映出璇玑台景象:截教「天璇仙」与修罗族「破军使」正以「北斗七星剑」钉住丝路的「民心金线」,每柄剑上皆刻「万邦离散」的邪咒,更将成祖所赐「西域护世图」撕成七片,分别镇压于塔底。
「此乃截教『北斗夺纲阵』!」玄真子惊道,「借北斗天象锁死商路气脉,若让七星剑吸尽民心金线的光芒,西域诸国将再无归附之心!」话音未落,璇玑塔中射出幽蓝光线,竟在沙地上凝成「星移斗转图」,图中明朝疆域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
第二折 道衍夜观斗柄移 金光仙请北斗符
道衍和尚在文渊阁夜观天象,见北斗七星中「天权星」黯淡无光,如被墨染。急取贝叶经与《永乐星图》对照,见经中显影:璇玑台阵眼设在「北斗坛」,坛中供着截教「翻天印」残片与修罗族「血河鼎」,正将商队的「归朝愿力」炼作「逆天之气」。
「北斗为天之纲纪,民心乃国之纲纪,此阵欲乱天纲以乱人纲!」道衍急遣金光仙携带成祖御赐「北斗护世符」驰援,又命杨溥以文渊阁银印加封「宣慰诸国诏」,快马传至西域各城,命百姓采集「北斗星石」,暗藏阵外。
金光仙至蒲昌海,见璇玑塔正随星象转动,每转一圈,便有一名使者的「望归泪」被炼成血魂灯油。他祭出定海神针,针端金龙虚影却被北斗剑气切割,鳞片化作流星坠落。天璇仙狂笑:「当年元始天尊用北斗阵困截教,今日我便用此阵困你朱家天下!」
第三折 民心星石聚北斗 圣诏金光破璇玑
千钧一发之际,西域诸国百姓响应朝廷号召,捧来祖传的「北斗星石」—— 石上皆有天然形成的北斗纹路,乃百姓世代供奉的「天命之石」。王景弘率使者将星石摆成「璇玑复原阵」,石间以护世旗的金丝相连,竟与夜空中真正的北斗七星形成「天地呼应」。
「北斗者,天之民心也!」金光仙振臂高呼,展开成祖「宣慰诸国诏」,诏书上「怀柔远人」四字与星石共鸣,显化出永乐帝亲祭北斗的虚影。虚影手持玉圭,指向璇玑台,台顶突然裂开,露出被镇压的护世图残片,残片上的「万方协和」四字重放光芒。
玄真子以三清铃敲击出「北斗七星诀」,商队胡商吹奏鹰笛应和,乐声竟与星石震动频率相合,形成「民心共振波」。当第七声笛响时,七座璇玑塔同时崩塌,北斗七星剑化作流光飞回天际,护世图残片自动拼合,图中民心金线比往日更加璀璨。
第四折 妖阵崩解天纲正 万邦朝贡护世昌
北斗夺纲阵既破,蒲昌海下浮出成祖埋下的「护世天枢石」,石上刻着「天纲系民,万国咸宁」的古篆,与北斗星石、护世图共鸣,竟在天空显影出「北斗护世」的星象奇观。金光仙将天璇仙、破军使收入北斗护世符,符中浮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图录。
西域诸王焚香叩首,齐奏:「今见天威,方知大明乃北斗所命之国,我等愿永为天朝屏藩!」遂献上本国「星象密卷」,与明朝《大统历》合璧,共证「日月所照,皆为汉土」之理。王景弘将北斗星石熔铸为「万邦护世钟」,钟声悠扬,传至大漠深处,惊散所有邪祟。
消息传回京城,洪熙帝率百官至钦天监观星,见北斗七星恢复正色,天权星格外明亮。杨溥将西域星象密卷补入《永乐大典?天文志》,扉页题字:「天纲非星斗之纲,乃民心之纲;王霸非兵戈之霸,乃德化之霸。」
尾折 北斗金光传万世 护世威名耀八荒
战后,蒲昌海畔立「北斗护世碑」,碑身刻满西域文字与汉字,记载此战始末。每年七夕,朝廷遣官员与西域使者共祭北斗,以星石之粉涂抹护世旗,谓「天民同辉」。文渊阁将北斗护世之法编入《星象护世要略》,规定「凡遇天象异变,可聚民心星石以正天纲」。
百年后,有星象学家过蒲昌海,见北斗护世碑上的星纹与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精确对应,碑身金光与文渊阁宝顶遥相辉映。忽闻驼队中童谣唱道:「北斗亮,丝路长,永乐护世镇八方。民敬天,天佑民,万邦同仰日月光!」方知成祖创下的护世基业,早已与天地星辰同辉,任他截教修罗百般算计,终不敌这顺天应民的煌煌大道。正是:
截教修罗窃斗纲,妖阵欲断万邦肠。
民心星石回天眷,圣诏金光护世昌。
北斗重新开泰运,丝路上国耀荣光。
试看永乐宏章里,日月经天万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