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蒲十三还在床上翻来覆去。
再一次被吵醒的阿九火大地踹了一脚她的屁股:“你还睡不睡啊?不睡就出去!”
蒲十三顿时全身僵硬不敢乱动。
过了一会儿,阿九好不容易又要睡着,忽然后背被人戳了戳。
阿九猛地睁开眼,眼睛里闪着怒火,可她正要发作,就听到妹妹忐忑地说:“阿姐,如果我浪费了粮食,你会不会打我?”
阿九咬牙切齿:“我现在就想打你!”
然后,蒲十三就挨了一顿暴揍。
蒲十三趴在床上呜呜哭,屁股火辣辣的疼,阿姐是她亲姐,知道她浪费粮食后都下这么重的手,芬姨和宋海建肯定会更生气。
她决定了,后面一个月都不要去芬姨家!
而蒲阿九一脸无语。
“就因为你想煮粥结果米放多了煮成饭,你就怕得睡不着还要把我吵醒?”
蒲十三小声抽噎:“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是第一次煮饭啊。”
“你不会煮饭那你干嘛多管闲事。”阿九真想剖开妹妹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什么。
蒲十三嗫嚅:“我、我看阿建去这么久不回来,阿奶和妈妈又在和芬姨聊天,反正米就在旁边,我也闲着,就、就顺手嘛。”
阿九已经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
说她笨吧,煮干饭比煮粥难,她却误打误撞煮出了干饭。
说她机灵吧,她居然以为把粥煮成饭是浪费粮食,人家会生气?
阿九翻了个白眼,懒得说她,只是警告:“再吵醒我,你今晚就滚出去打地铺。”
蒲十三一听,赶紧闭上嘴巴,连抽泣声都不敢发出。
这晚蒲十三很久才睡着,却不知宋海建一家难得吃了顿好饭,个个都睡得很香。
天还没亮,村子就响起了铜锣声。
秋收,开始了!
冯玉芬昨天受伤,腿脚有点不灵便,可是上过药又吃了一顿营养美味的晚饭后,她自觉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了,便也急匆匆地爬起来赶往集合点。
其实,她胸口的位置还是隐隐作痛,昨天这里挨了宋吉祥好几拳,不过心口难受是她的老毛病了,她也没有在意。
宋海建不放心地跟在她后面,“妈,要不再休息几天,等你身体再好点吧?”
“妈没事儿,收秋这么紧要,不能因为一点不舒服就不去参加,村里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们?”
昨天婆家才来闹了,说她教儿子装聋骗公婆的财产,如果她在家养伤,会有更多人信了婆家的话。
宋海建劝不住母亲,只好无奈地跟着。
到了集合点,基本上大队的人都来齐了。
大队长站在前面分配任务,几个下乡的知青站在旁边看,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大队长不敢对他们委以重任,只安排他们捡稻穗。
这样虽然不能挣太多工分,但起码轻松,对刚下乡的知青来说是不错的任务。
只是,总有那么几个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清晰的认知。
在看到冯玉芬等几个瘦弱的妇女同志,都能领到一块稻田的收割任务后,一个男知青不服气地抗议。
“报告大队长,我认为我们三个男同志完全能胜任割稻谷的工作,请你对我们一视同仁,捡稻穗是村里小孩儿干的活,一天只有三四个工分,这远远达不到我们知青点的日常生活所需。”
宋海建扭头,看清这个知青的面容后,眼里闪过一抹厌恶。
蒲勇华显然也没时间和知青浪费,“行,既然周知青主动提出了,那你们几个知青就负责东边那块三分地的稻田,今天中午休息前要收割完,注意不要踩踏稻穗造成任何损失”
“那么,大家就开始吧!”
随着大队长话音落下,旁边的副队长蒲建国敲响了铜锣!
信号一出,村民三五成群地走向自己负责的稻田。
金黄的稻穗随着晨风摇晃,发出的“沙沙”声是如此悦耳,如同一串串象征着秋季丰收的风铃。
尤其当晨光熹微,温暖的初阳洒下,一片片稻谷被照耀成了金色云朵的模样,迎面又有微风吹拂,带来稻苗的清香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此刻,宋海建只感到心旷神怡。
大人们在热火朝天地收割稻谷,小孩们就在后面捡稻穗或者去田沟摸田螺、抓泥鳅黄鳝。
更有的,将才几个月大的孩子也背来了,在割了稻穗的稻田中央铺上一层稻草,上面再放一层塑料垫子,然后就让孩子坐在垫子上玩。
宋海建把刚捡的稻穗放好,直起腰擦了擦汗水,却不经意瞥见母亲扶着胸口顺气。
他赶忙走了过去。
“妈,你是不是不舒服?”
冯玉芬胸口的疼痛愈发强烈,可她强忍着,对儿子摇摇头,“不要紧,妈还受得住。”
说着又要弯腰去割稻谷。
宋海建飞快制止:“妈!你的身子重要!你忘了老先生的嘱咐了?如果不适一定不要强撑!”
闻言,冯玉芬微微犹豫了一下。
宋海建就趁机把母亲手里的镰刀拿过来。
“妈你去歇会儿,我来替你。”
每个人都是从家里带了镰刀来参加集体劳动的,他家只有一把镰刀,所以他和母亲得轮流使用。
宋海建虽然才九岁,但他有上辈子的经验,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利索,把周边的大人都惊到了。
“哟!海建,你割稻子还挺厉害的啊!”
“这效率,比旁边那几个知青高出几倍呢,不给你算工分可惜咯!”
周知青等人听到有人提及自己,便起身看去,瞧见一个小少年挥着镰刀干净利落地收割稻谷,不仅快还割得好,脸上一下就挂不住了。
“周知青,你也是的,人家大队长给我们安排捡稻穗的活儿,这不挺好的吗?我们都是第一次下乡,没有任何经验,你一开口就让我们跟其他人一样收割稻谷,你看现在,我全身都是稻草割出的红道道,痒死了!”
一时间,周知青落了不少埋怨。
宋海建可没功夫理会外人的眼光。
他中午还要去工厂找杨爱民谈买卖呢,得尽快把这块稻田收割好,让母亲回家休息,他才能放心去镇上。
有了宋海建的替工,冯玉芬虽说休息了半上午,但他们几个还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此时太阳逐渐攀上高空,宋海建估摸着十点多了,便急忙和母亲说一声。
“妈,我得走了,你自己注意点啊,不舒服就休息!”
“哎,好,那你自己小心啊。”
冯玉芬清楚这事关自家之后的生计,心里也挺紧张的。
宋海建匆匆回去路上,偶然碰到了被分配到另一块区域去的蒲家人。
蒲十三头上戴着顶草帽,正撅着屁股跟在阿奶身后捡稻穗。
宋海建心里一阵高兴,抬手对她打招呼:“喂,十三!”
蒲十三起身扭头,看见是他后,唰地低下头,一脸心虚地拉着帽沿往下盖住自己的脸。
这可把宋海建整懵了。
她怎么不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