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吉祥家的愁云惨淡不同。
傍晚冯玉芬高高兴兴地给孩子们做了好几个菜。
儿子上次买的肉切下来二指宽,和着芹菜一块儿炒。
这回捞的海鱼蒸上一条。
虾子煮上一盘。
吐净沙的花蛤用青菜一起炖了个鲜美的汤。
只因儿子说吃腻了红薯饭,冯玉芬又特地煮上一锅美味的大米饭。
三菜一汤上桌,看得人食指大动。
“海建你今晚多吃点儿,半夜还得出门呢。”
冯玉芬一边往大海碗里使劲压饭,一边说道。
“妈,我也要多吃点,我长身体!”海兰流着哈喇子表示。
冯玉芬啐了她一口,“你个姑娘家家的,胃口撑那么大,以后哪个婆家养得起你?”
海兰嘟起嘴巴,宋海建这时笑了:“海兰胃口再大,也有她哥养。”
海兰顿时感动得望着哥哥:“呜呜呜……哥,我将是你一辈子的跟屁虫!”
“姐,你不是说当跟屁虫的人没出息吗?”一旁的海生不解地质疑,“你说话不算话,跑来和我抢跟屁虫的位置!”
海兰不屑地甩头,“谁规定哥的跟屁虫只能有一个啦?”
“啊?可是已经有个十三姐和我抢了,再加上你,那还有我的位置吗?”海生满脸忧愁,他就是吃了年纪小的亏呀!
冯玉芬扣上锅盖,端着碗筷走到桌边,“行了,别说些没头没脑的话,赶紧坐下来吃饭。”
充足的蛋白质和足够的脂肪,让这顿晚饭充满了诱惑力。
吃饭过程中,母子四个好长时间没说话,都在专注地享受美食。
等吃得差不多了,宋海建问母亲:“妈,那只兔子是不是要生了啊?我看它肚子比前几天大多了。”
冯玉芬哪里懂这些,“管它生不生,我把窝弄好了,要是生了,那些小兔子也不会冻死。”
“哥,还有一只兔子呢,它的肚子没有变大,我们是不是可以吃了啊?”海兰突然兴冲冲地问。
宋海建还没接话,母亲就笑骂道:“现在隔三差五就能吃上肉,你还不知足啊?连自己喂的兔子都馋?”
这可把海兰整糊涂了。
“我天天那么辛苦去割草喂它,就是想着养肥了吃呀!不惦记它的肉,那我喂它干嘛啊?”
冯玉芬瞬间接不上话,我这闺女好像没有养小动物的喜好啊?
宋海建倒是丝毫不意外。
他这妹妹是个实用主义者,连自己都吃不饱的日子里,谁有闲情逸致去对小动物释放爱心?
兔兔再可爱,也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与此同时,蒲大金家也在吃晚饭。
“今天的海螺不错,十三,你从哪儿弄来的啊?”
蒲十三正要回答,蒲得就已经抢先道:“是宋海建让他妹拿来的!”
“哼,叫你们老说人家坏话,有本事就不要吃人家给的东西啊。”蒲十三噘着嘴,有些气鼓鼓的。
“谁说他坏话啊,我们可没招惹他。”身为家里长孙的蒲德功马上澄清,他年纪比宋海建大,可不能落下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声。
“大伯,宋海建才十一岁,你怎么就肯带他出海了?”
此时蒲德成却是有些郁闷地看着大伯。
他比宋海建还大呢,但他说想跟大伯出海看看,大伯一直没答应。
也不知道为什么宋海建就可以?
蒲德成心想,大伯是不是太偏袒那个宋海建了?
可他妈突然发话了:“别问你大伯,是你老妈我不让的。”
蒲德成扭头看向母亲,后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这闲不住的性子,让你上船是害人!你啊,就老老实实地读书,以后干啥都行,就是不能出海。”
不同的人家对孩子们的期望也不一样。
蒲建军和周翠兰都不希望孩子们成为渔民。
他们更想让孩子们离开海边,去内陆讨生活。
可同一件事放在宋吉祥家里,就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宋吉祥和张大妮都盼着儿子们早点独当一面,这样就能早早上船挣钱了。
可惜,他们的大儿子宋生运都十六岁了,还不敢跟船,而是做着能上大学的美梦。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宋吉祥瘫在家里,就没人挣钱的原因。
如今宋吉祥昏迷不醒,张大妮又被押回娘家,宋生运一下子成了他们家的顶梁柱。
深夜的卫生所病房,灯光昏暗,充满了消毒水的味道。
宋生运浑浑噩噩地坐在床边,看着父亲苍白的脸,脑中一片空白。
见到他这副模样,宋来财内心怒其不争。
“阿运,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再天真下去了!国家都几年没有高考,你一个渔民的儿子,凭什么能上大学?”
“下乡?你真以为下乡了就能得到上大学的名额吗?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大队怎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知青?”
“以前我不想说你,毕竟你想上大学也算是有志气。但现在,你爸都这个样子了,你再不支棱起来,难道要看着你弟弟妹妹饿死吗?”
听到这里,宋生运突然有了反应。
他嗫嚅着唇,声音虽小,可在这寂静的病房依然清晰传入宋来财耳中。
“养他们是爸妈的责任,又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为了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
是的,宋生运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报名下乡,争取一个上大学的机会!
这个念头死死缠绕着他,令他像是着了魔一般,每天都往外跑,打听下乡的事宜。
因此家里出事时,他都不在。
宋来财气不打一处来:“混账!生金生银可都是你亲弟弟啊!你爸就躺在你跟前,你妈那样的女人,以后还会不会留下来都不知道!你不去出海,不去上工,那谁来养家?难不成还要我这个老头子养他们吗?”
宋生运并不认为这有何不妥。
“爷,你反正身体还硬朗,又有大伯在,就当是替我爸担起责任吧!我已经报名了,明年开春就要下乡,具体会分到哪里还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我下乡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所以家里……”
宋生运叹了一口气,“家里,只能交给你们了。好在小梅也十五岁了,她可以下地挣工分,而且小梅从小就学习潜水,也能当海女赚钱贴补家里。”
“生金生银都不小了,只要解决了他们的学费,平时你和大伯给他们一口饭吃,基本就没问题了。”
宋生运这些话,听得宋来财顿觉一股血气往脑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