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文沉思片刻,仍心有余悸。即便当日反黑组未采取行动,港府也不会容忍他独占铜锣湾。他深知自身处境。
因此,他决定将铜锣湾划分出去,若几位有意,可以付出一定代价获取这片区域。尽管铜锣湾是他苦心经营所得,但他明白,过于张扬并非明智之举。
“树大招风”的道理,他始终铭记于心。香江岛上,无论多强大的社团,也只能控制局部区域。他曾疑惑,为何各社团地盘分散而非集中?如今方知缘由。
邓伯、八爷和骆驼等人,过去行事谨慎,但结盟后逐渐变得自负,低估了警方的威胁。苏子文的一席话,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现实。
三百零一
苏子文曾设想过的理想状态终于有了雏形,若有一天,社团能升级为国际性质,警方和港府在行动时便不得不权衡利弊。并非畏惧,而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量。
苏子文并不打算彻底放弃地盘,而是有选择性地舍弃部分区域,以便降低自己的曝光度。以维多利亚公园为界,东面的地盘全部转让,而西面仍保留为自己的核心地带。西区本就是根基所在,东区虽新近拿下,却并无太大影响。
此举不仅是为了规避风险,更是为了整合资源。通过与骆天虹、阿东、大头等人交换地盘,既壮大了各自的势力,也让警方难以集中火力针对苏子文,可谓一举多得。
五百二十章 一箭三雕
“阿文,你有何打算?”
听闻此言,邓伯、八爷、骆驼皆神情专注。铜锣湾的地位毋庸置疑,作为全港商业最密集之地,其利益之丰厚可想而知。警方对苏子文的紧盯也正源于此。
即便当年大佬b坐镇铜锣湾时,也未曾受到这般严密的监视。如今苏子文的地盘远超彼时,势力更为庞大。一旦铜锣湾全面收归己有,便是警方采取行动之时。
然而,苏子文深知,若长期维持现状,终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与和联胜、东星等地盘互换,不仅是调整布局,更是长远之计。
\"若阿文你想换地盘,算我一份。\"骆驼注视着苏子文,语气严肃地说:\"东星的地盘,你随意挑选。\"
\"和联胜别的或许不多,但地盘足够大,阿文你可以随便挑,铜锣湾就留给和联胜一些空间吧。\"邓伯望向苏子文,缓缓说道。
说到当下四大社团,哪个地盘最大?无疑是和联胜,不仅地盘广阔,成员人数也是最多。
虽然地盘最大,但不少区域并无实际利益可言。就像屯门那样,大家都不太愿意争夺的地方。
邓伯、骆驼如此,八爷亦不可避免。唯有靓坤保持冷静,毕竟他也无能为力。
苏子文在铜锣湾的地盘象征着洪兴。总不能让铜锣湾同时有两个洪兴话事人吧,靓坤并不在意,但苏子文绝不可能同意。
\"阿积。\"苏子文向身后招了招手。
\"在,文哥。\"阿积回应后,随即拿出一张地图摊开在桌上。
\"骆驼老大,我以清风街到出版大厦这片地盘,交换东星在九龙城区红磡的地盘。\"苏子文指着地图对骆驼说道。
\"好,没问题。\"
骆驼思索片刻后,目光坚定地回应。
严格来说,红磡的利润与苏子文提供的地盘相差无几,基本持平。仅地理位置不同罢了。
然而,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骆驼才迅速同意。
一个是九龙半岛的地盘,一个是香江岛的地盘,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邓伯,从天后站到清风街,换和联胜鲗鱼涌的地盘如何?\"苏子文直视邓伯,认真询问。
\"阿文,你是认真的?\"
邓伯有些惊诧地看着苏子文。
确实,鲗鱼涌也在香江岛上,但若论繁华程度,鲗鱼涌完全无法与铜锣湾相比。
与联胜的地盘相比,苏子文在鲗鱼涌的面积略大一些,但二者本无可比性。甚至,邓伯怀疑苏子文是否在开玩笑。
“邓伯,我苏子文何时食言?”苏子文面带笑意地看着他说道。他选择这片地盘,是因为倪家交易给他的地皮就在附近。这里如今名为鲗鱼涌,不过几年后将新增一个站点——太古,即日后太古城所在的太古。
苏子文的布局绝非吃亏。邓伯听罢,笑着点头:“既然你这样说,我没意见。”
解决邓伯与骆驼的问题后,苏子文转向八爷,“八爷,我想用摩顿台道以东至天后站的地盘,换取龙帮在尖东的这一块,您觉得如何?”他在地图上指了指。
若以现代地图来看,这片地皮涵盖星光大道一带。目前此地尚显荒凉,但未来潜力巨大。苏子文此举虽看似换地,实则是在为长远发展铺路。
从选址来看便知端倪。他与东星交换的红磡地皮中,恰巧包含倪家在九龙的地块。今后开发时,项目安全更有保障。鲗鱼涌的选择自不必多言,同样是为了未来的地皮项目。而尖东则是为涉足娱乐圈提前布局。
苏子文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此外,三块新地皮虽不大,但也需要专人管理。
苏子文计划将部分地盘独立管理,若他愿意,手下便有机会晋升。若不愿如此,则可将地盘名义上挂在他名下,由他人经营,总之他有绝对自主权。社团内其他成员是否认同并不重要,因为洪兴过半势力支持苏子文,靓坤亦在其列,双方已有共识,靓坤不会干涉。
八爷对此一无所知,误以为苏子文因静香的缘故放任龙帮获利。实际上,铜锣湾的核心商圈都在苏子文剩余的地盘上,而他分割出去的区域多被运动场和图书馆占用。唯有交给东星骆驼的那个地块最为理想,但骆驼提供的地块同样优质。此外,邓伯与八爷所获地块也令人满意,各方均如愿以偿,苏子文也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忠哥,这位新组长到底什么背景?这么晚了还让我们在警局等他。\" 反黑组内,李伟乐望着陈国忠,语气带着些许不满。平时无事时大家都已下班,但因新来的组长廖志宗要求,众人自下午起便在此等候,直至深夜。
\"是啊,忠哥。\" 李伟乐话音刚落,陆冠华也转向陈国忠,好奇地问:\"这个廖志宗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如此摆架子?\"
什么都没说,他本人也没现身,直接派手下传话,让他们留在反黑组待命。他不来,谁都不能离开。这话本就让人不悦,但没人敢违抗,毕竟对方是上级。“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15人只好等着。他们以为等一小时总会到,可一小时过去,人影全无。再想,两个小时总该到了,结果依旧如此。从下午两点等到晚上八点半,整整六小时,不见人踪。更离奇的是,除了最初派来传话外,再无人露面,连话都不肯多送一句。
面对陆冠华和李伟乐的追问,陈国忠保持沉默,仅安静地坐在位置上闭目养神。并非他不愿开口,而是他不能说。有些事,陆冠华能讲,李伟乐也能提,唯独他不行。身为督察,他的身份不同于普通员佐。
“阿琛,我记得你消息很灵通,知道这位新组长是谁吗?”见陈国忠不语,陆冠华转向郭子琛问道。尽管郭子琛和他同为警长,但在搜集情报与人脉资源上,陆冠华自知远逊于对方。
“这事我清楚。”郭子琛点点头,神情严肃。整个下午,他始终未发表意见,只因他知道这位新组长的背景非同小可。
五年前,廖志宗已是黄大仙区反黑组组长,警衔一度升至总督察。他坐镇期间,区内混混无不收敛,堪称压制了当地社团势力。然而两年前,因查案过于激进致使嫌犯死亡,他被降职为督察,调往大屿山警署担任重案组组长。
大屿山那地方,无非就是些偷鸡摸狗的小事,周围全是村民,没什么大案可言。今日谁家丢了头牛,明日哪家媳妇偷人,这三年来廖志宗音讯全无,郭子琛语气平静地说着。
陈国忠听后来了兴趣,坐直身子,把椅子挪到郭子琛面前,眼神带着疑惑:“为何会这样?事情怎么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按照常理,凭廖志宗的能力,就算犯了错,也不该被如此重罚,顶多降职或降警衔罢了,不至于直接从总督察降到督察,还被调到大屿山,这跟流放无异。
“唉!”郭子琛苦笑着摇摇头,“听说当时有人针对他,因为他曾追随过‘前探长’。”
提起当年的案子,知情者都明白廖志宗是冤枉的,但又能如何呢?
“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陈国忠追问。
“这次听说是廖志宗的一个朋友把他调出来帮忙的。”郭子琛低声说道,“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
按理说,当初的事,廖志宗本应在大屿山待一辈子。也许是他遇到了贵人,才得以脱身。
“我觉得廖志宗并非高傲之人,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才没能及时赶来。”郭子琛环视众人,说道。
“阿琛,你怎么掌握这么多信息?”陈国忠不解地问。
郭子琛只是警长,在员佐级里算是低阶,而陈国忠已是督察,却不如他消息灵通。
“忠哥,别忘了我在警队干了多少年。”郭子琛笑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