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在暗中派人棒梗,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与手下谈论棒梗的只言片语,竟无意间引起了16岁女儿贺琼的注意。
贺琼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年纪,这段时间经常听到父亲和别人提及一个叫棒梗的人,
心中不禁疑云密布,对这个神秘的棒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天晚餐后,贺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走到正在客厅看报纸的贺新身旁,
亲昵地挽着他的胳膊,娇声问道:
“爹地,我老是听你说一个叫棒梗的人,这个棒梗到底是什么人呀?
你为什么要派人调查他的资料呢?难道他是爹地的商业对手吗?”
贺新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着女儿好奇的模样,心中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
棒梗的事情错综复杂,并不适合这么小的女儿知晓,但又不想随便敷衍她。
思索片刻后,贺新笑着摸了摸贺琼的头,说道:“宝贝,他算不上爹地的商业对手,只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
爹地也是出于一些别的原因想要多了解他一些,等你长大了,爹地再慢慢跟你说。”
贺琼听了父亲的回答,显然不太满意,小嘴微微嘟起,
撒娇道:“爹地,我都十六岁了,已经不是小孩子啦,你就告诉我嘛。”
但贺新只是微笑着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贺琼无奈,只能在心中暗暗想着,一定要找机会自己弄清楚这个棒梗到底是何方神圣。
贺新凝视着天真无邪的贺琼,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棒梗。
刹那间,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如火花般闪现。
根据贺新之前的调查,棒梗凭借自身卓越的能力,如今已然拥有极高的地位,恰似一棵参天大树,傲然挺立。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棒梗的影响力正不断向外辐射。
而他们所处的濠江,不过是一片殖民地罢了。
在这片土地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局势变幻莫测。
贺新深知,在这里生存,必须时刻保持谨小慎微的生活态度。
即便外界尊称他为新晋的濠江王,可这份荣耀并未让他有丝毫的放松警惕。
贺新心里明白,在这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涌动的濠江,唯有步步为营,才能长久立足。
而棒梗这样的人物,若能与之建立某种联系,或许能为自己和家人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份更稳固的保障。
想到这儿,贺新眼中闪过一丝笃定,暗暗思索着如何与棒梗展开进一步的交集。
自那大胆想法萌生后,贺新便悄然改变了策略。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贺琼面前夸赞棒梗。
晚餐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贺新就会似不经意地开口:
“琼琼啊,今天爹地又听到些关于棒梗的事儿,这人可真是不简单。”
他便会兴致勃勃地讲述棒梗在香江的经历。
他会说起棒梗如何在商业场上纵横捭阖,以独到的眼光抓住一次次机遇,年纪轻轻就积累起令人咋舌的财富。
棒梗在香江的每一段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宛如一部精彩绝伦的冒险小说。
贺琼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崇拜的光芒。
随着贺新日复一日地讲述,棒梗在贺琼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完美。
因为从未亲眼见过棒梗,这份神秘感更是像磁石一般,不断吸引着贺琼,让她对棒梗的好奇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
她常常在脑海中勾勒棒梗的模样,猜测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父亲如此称赞有加。
渐渐地,棒梗这个名字,在贺琼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了她迫切想要解开的谜团。
此时,身处香江的棒梗,每日依旧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自己的事务,对贺新那如老狐狸般盯上他,并盘算着将他变成女婿的心思浑然不觉。
在数千里之外的北平,这座古老而厚重的城市,正发生着一件与棒梗息息相关的事情。
北平城的一处幽静四合院内,几位身着长衫、神色凝重的老者围坐在一起,桌上摊开着一幅泛黄的地图,地图上几处标记显得格外醒目。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眼神矍铄的老者手指着地图,语气低沉地说道:“棒梗那孩子,之前为咱们解决了不少麻烦,如今这事儿,怕是还得他来才行。”
其他几位老者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忧虑与期待交织的神情。
原来,北平城中一股势力正悄然崛起,其行事诡秘,手段狠辣,对各方势力平衡造成了严重威胁。
另一边。自从那天棒梗离开丁家后,情况有了新的变化。
棒梗特意跟老爹贾东旭以及李怀德打过招呼,让他们照应丁秋楠一二。
于是,丁秋楠一边在轧钢厂认真地复习医学知识,一边担任厂医的工作。
然而,丁秋楠的父母因成分问题,心里一直有些担忧。
再加上担心棒梗不在时,崔大可又会来骚扰,便决定跟着丁秋楠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地方。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丁秋楠的肚子明显地大了起来。
起初,她还能依靠穿着宽松的白大褂勉强遮掩一下。
可随着孕期的推进,肚子越来越大,白大褂也渐渐遮不住了。
这可把丁秋楠给愁坏了,她看着镜子中自己日益隆起的腹部,满心烦恼。
毕竟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是件极为敏感的事情,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周围人的目光,也担心这会给她和家人及棒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丁秋楠的母亲看着女儿日益为难的处境,心急如焚,苦思冥想后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她和丁秋楠商量,让丁秋楠以在家专心复习医学知识为由,向轧钢厂请一个三个月的长假。
棒梗之前就特意跟李怀德打过招呼,请求他照顾丁秋楠一二。
李怀德对棒梗的嘱托一直放在心上,所以当丁秋楠提出请假的事情时,他二话不说,很快就批准了。
从那之后,丁秋楠便和母亲一起待在自家院子里,一步都没有再出过门。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熬到了临盆的时候。
幸运的是,丁家三人皆是医务工作者,丁秋楠的母亲更是在妇科领域堪称权威。
在这样的条件下,尽管没有去医院,但各方面准备也算充分。
丁秋楠就在家里开始生产,一家人齐心协力,紧张又有序地应对着。
经过一番努力,丁秋楠顺利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孩子响亮的啼哭声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给这个略显紧张的小院子带来了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与希望。
丁秋楠疲惫却又欣慰地看着怀中的孩子,母亲则满脸笑意,忙前忙后地照顾着母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