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帐之中
张辽、马超、刘备、贾诩四人商议进军路线,面前摊开一张汉中地形图。
张辽手指划过陈仓道蜿蜒的线条,沉声道:“主公既命我为帅,我意主力走陈仓道,直逼阳平关。此路虽绕远,但地势开阔,可容大军行进,粮草辎重可保无虞。沿途寨垒不少,但以我军之精锐,当可一一拔除。”
接着,他点向一处险要关隘,“阳平关乃汉中咽喉,只要拿下此处,张鲁便如瓮中之鳖。”
马超眼中战意升腾,咧嘴笑道:“五斗米教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我率军半日便可踏平!”
“阳平关乃汉中门户,张鲁必派重兵把守。强攻虽能震慑敌军,但若张鲁以逸待劳,恐伤元气。不如先佯攻,待敌军疲于防守,再出奇兵夺关。”贾诩带着笑意建言献策。
刘备闻言,目光微动,随即上前一步,拱手道:“文远将军,备愿领一军,走褒斜道,直插汉中腹地。”
帐内众人皆看向他。褒斜道艰险难行,栈道年久失修,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贾诩沉吟:“褒斜道虽险,但若能成功,可出其不意,直捣汉中城下。只是……此路凶险,玄德公可有把握?”
刘备神色坚定:“备早年曾四处征战,熟知山地行军之法。昔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日备便反其道而行之。主力强攻陈仓,我率奇兵暗渡褒斜!若能成功,必可助主力破关。”
张辽思索片刻,终于拍案:“好!玄德既愿担此重任,便由你率五千精兵,走褒斜道。若遇险阻,可自行决断,但务必在一旬内抵达汉中城下,与我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刘备郑重抱拳:“备定不负所托!”
……
翌日,大军分作两路。
张辽、马超率主力沿陈仓道南下,大军行至散关,前方探马来报:“将军,前方关隘有敌军据守,箭楼高筑,滚木礌石齐备!”
张辽勒马远眺,只见散关两侧山势陡峭,中间一条狭窄的官道被木栅封锁,箭楼上人影晃动。
张辽下令盾牌手列阵在前,弓箭手压制箭楼,步兵随后推进,破开木栅。
马超见时机已到,大喝一声:“随我冲杀!”
“让这些装神弄鬼的杂碎见识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神威!”他一马当先,枪出如龙,直冲木栅。身后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上,木栅在马蹄冲击下轰然倒塌。守军大乱,纷纷溃逃。张辽挥军掩杀,散关一战而下。
攻破散关后,大军继续南下,行至凤县附近的山谷,果然遭遇大批五斗米教信徒伏击。最终伏兵大败,余者四散奔逃。
连破数寨后,大军逐渐逼近阳平关。
而另一边,刘备率领五千精兵,悄然进入褒斜道。
山路崎岖,栈道年久失修,许多地方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士兵们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踏空,坠入万丈深渊。此路艰险,但正因艰险,敌人才不会设防。
“将军!前方栈道全断了!”斥候的喊声在山谷间回荡。刘备策马赶上前,只见三丈宽的断崖横亘眼前,断裂的木板垂着半截腐朽的麻绳,在风中晃荡。
“可有绕路之法?”
探马摇头:“若要绕行,至少耽搁三日。”
刘备沉思片刻,忽道:“取绳索来!”
他命人将绳索系于两端山崖,搭建临时绳桥,士兵们攀绳而过。他自己亦亲自攀爬,丝毫不惧。士兵们见他如此身先士卒,心中敬佩,行军速度不减反增。
通过这段绳桥,栈道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是日,行军途中,天色骤变,乌云压顶,暴雨倾盆而下。
雨水冲刷着山崖,栈道湿滑如油,士兵们举步维艰。刘备咬牙前行,心中暗念:“必须尽快通过,否则大军被困山中,进退两难!”
然而,天不遂人愿。
就在大军陆续渡桥时,山林间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响!
“有埋伏!”箭矢破空声突然响起。
两侧山林中影影绰绰的人影窜了出来,挥舞着竹矛冲向他们,显然是一支熟悉地形的山贼或五斗米教信徒。队伍顿时骚动,几人脚下不稳,顺着湿滑的山道翻滚下去。
刘备沉声下令:“不要慌乱!盾牌手掩护,弓箭手反击!”
然而,暴雨之中,弓箭难以瞄准,敌军却借着地利,不断放冷箭袭扰。
刘备的坐骑受惊嘶鸣,他猛地勒住缰绳,却见崖边的碎石在马蹄下松动。
千钧一发之际,他弃马扑向旁边的岩缝,腰间的玉带钩却被断裂的缰绳缠住,整个人被带着坠向深渊。
“将军——”众将士忙于对阵敌人,一时间来不及回护,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身影被云雾吞没……
下坠的风声灌满耳朵,刘备本能地抓住一株横生的灌木,掌心瞬间被荆棘刺破,指尖的鲜血滴在灌木上,在灰绿色的枝叶间晕开一抹刺目的红。
上方传来亲兵的惊叫,混着雨声和喊杀声,渐渐变得模糊……他再也支撑不住,彻底坠落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