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可不想玩出什么话本子的故事来,赶紧答道:“家中有一妻一妾,育有一儿一女。”
他长得也老了啊,皇帝不会真想赐婚吧。
女人只会影响他搞事业的步伐。
拖家带口也都是原主给他的,他考中进士会授官算是改换门庭了,家里也能衣食富足,也算是完成系统9527说的拯救任务了吧。
舒氏和李魁再也不会重复上一辈子凄惨的命运,而他如今已经中了进士,李昱想着如果自己能够为官一任,他想要造福一方!
人活着总得活得有意义,他心中依旧装着人民!
从今天之后他想要做自己!
大炎皇帝没再问。
接下来就是宣布名次唱名的环节了。
李昱回到队列当中也摸不清楚皇帝到底为什么要点他的名字,点他出去了之后只问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也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
李昱想不通,觉得大炎皇帝闲的。
但他却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被皇帝记住名字,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日后官场之路一片坦途啊!
状元榜眼探花就是皇帝刚点过名的那三个人。
“二甲第一名江道府李昱!”
李昱先是诧异,他会试第89名一跃第4名,跳的步子太大了吧,然后又觉得理所应当,毕竟刚才皇帝叫了他名字。。
大家的目光又聚集在李昱的身上,李昱挺直了腰杆走出去站到了探花的身后!
原本会试第4名掉落到第5名,殿试时成绩本就会微调,可李昱这调得有点大了吧,第五名真的哭死。
成绩出来再一次张贴榜单,而新鲜出炉的进士们则到了骑马游街这喜闻乐见的环节了。
真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魁挤在人群里疯狂喊:“我爹,那是我爹!那是我爹!”
他这个好大儿实在是有些过于耀眼,大家都知道这一科的传胪已经结婚生子了,榜下捉婿的时候也就避开了他。
第二天皇宫里边为今科的进士们举办琼林宴。
这次李昱可没机会安心吃席了,他是皇帝点的传胪,还是从第89名直接提到了第4名,说明了皇帝肯定是极为欣赏李昱啊!说明皇帝也记得李昱的名字!
能被皇帝记得日后的仕途肯定一帆风顺!
别看他们都是同一科的进士,但是人与人的差距可能比人与狗的差距还要大啊!
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穷极一生再没有机会见皇帝了!
每三年一届的春闱会源源不断地有进士,他们如果日后没有脱颖而出很多人进了官场就是最底层的螺丝钉,穷极一生可能都再来不了京城一趟。
大家都想要跟李昱攀上关系,围着李昱的人比围着状元的人都多。
皇帝派人叫李昱私下去谈话才脱身。
众人看着李昱跟在小内侍身后离开都是羡慕啊。
羡慕二字都已经说倦了。
唐解元也中了二甲进士,第十名!
这名次不低,他老师纪大人都夸他有慧根,年少英才,可跟他举人同科的最后一名李昱现在一跃考了第4,还被皇帝亲自召见,这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皇帝私下找李昱自然是因为他在殿试时的试卷,皇帝跟李昱聊了一个多时辰,李昱从皇帝那出去时琼林宴都散了。
李昱可惜,御厨做的菜啊他都还没得吃,一路饿着肚子出宫。
李昱最后还是尝到了,贾涛学到了李昱在鹿鸣宴打包的法子,把菜打包回来了。
贾涛,李昱还有李魁三人坐了一桌,桌子上满满当当摆满了菜。
贾涛毫无读书人形象地拿着个肘子啃:“嘿嘿,李贤弟,我对你不错吧,知道你没得吃我特意找了小太监帮忙打包的,我就跟他说是给传胪打包的,他们就把你那一桌菜都打包了。”
李昱看了看一桌子菜,不止吧,这可比之前摆在自己面前的多多了。
贾涛咬了一口肘子配了一口酒:“哈哈,多的这些都是其他进士们热心帮忙打包的。”
李昱,在今天之前名不经传,大家都打听李昱这个人,想着怎么攀上关系。
李昱太低调了,去年八月刚刚考中举人,还是最后一名,还不喜交际除了贾涛没人熟,所以贾涛这个同进士也着实风光了一把,享受了众星拱月的感觉!
日后他回家都能吹牛逼了!
想当年老子考中进士去参加琼林宴时就连状元都给我敬酒叫我一声贾兄!同科进士们个个跟我称兄道弟!
李昱诧异看向贾涛。
贾涛解释道:“我告诉他们你最爱吃席,鹿鸣宴时也打包回家吃,这次没吃到怕是心中惦念,大家就热心地把自己没动过筷的菜都帮忙打包了。”
要不是贾涛甄选过一回只拿味道不错的怕是这张桌子都放不下,他卖给这酒楼都能卖一大笔银子。
不过他可是进士,要注意形象,还是不能搞得太招摇,万一被言官弹劾就不美了。
贾涛虽然五十了,但他还想着能当个官过一把官瘾呢,得爱惜名声。
李昱:……
听我说谢谢你啊,这下子他爱吃的名声人尽皆知了。
琼林宴后考中进士的人都留在京城,大家都等着吏部授官。
皇帝在位几十年了,每隔三年都有一届进士,所以如今官场上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能留在京城的也就几个人,剩下的都要去基层历练。
基层跟基层也是不一样的。
家里没有点关系没有点背景的可能直接变成发配边疆。
新科进士们也就高兴了一天吧,第二天就开始为了官位而奔波了,有关系的找人,有钱地塞钱,没钱没关系的就只能等了。
贾涛都紧张起来:“听说还有二甲进士得了个岭南知州的缺,这跟被发配有什么区别。”
本来以为考中进士就光宗耀祖,从此官运亨通,可考中了才发现想太多了。
新科进士出炉后,除状元、榜眼、探花会被直接授任翰林官员外,其余进士一应听从吏部安排。
一般情况下,进士中二甲者,可内授主事,外授知州;中三甲者,则内授评事、中书、行人,外授推官、知县。
贾涛是同进士,年纪又大了,他发现自己可能还不如高县令举人侯官去的地方好呢。
考了一辈子,天都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