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阳光炽热的午后,烈日高悬,毫无保留地倾洒着光芒,烤得大地暖烘烘的 。孔军站在河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且满是补丁的旧衣,不仅沾满了汗水,还溅上了不少浑浊的泥水,显得愈发破旧不堪。他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缕缕地贴在满是疲惫的脸上,脚下的鞋子也开了胶,每走一步都发出 “噗呲” 的声响。
然而,他的眼神中却燃烧着炽热的斗志,那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此刻,他正与那条七八斤重的大罗非陷入僵持,双手紧紧握住鱼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臂的肌肉酸痛不已,仿佛下一秒就要抽筋。
平静的河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悠悠飘荡的白云 。微风拂过,河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闪耀着细碎的金光。河畔的垂柳像是被这炎热的天气折服,低垂着细长的柳枝,无精打采地随风轻摆 。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停歇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为孔军加油助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罗非的力气渐渐耗尽,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孔军瞅准时机,咬紧牙关,双腿微微弯曲,将全身的力量汇聚到双臂,猛地发力,大喝一声:“给我过来!” 他的声音在河边回荡,充满了力量。随着他的发力,大罗非被一点点拉近岸边。
在这紧张的时刻,周围的钓友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水面。那个之前一直嘲笑孔军的黄发钓友,此刻也不自觉地凑到了近前,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好奇,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家伙,看着挺狼狈,没想到还真有两下子。”
他忍不住上前一步,带着一丝不服气问道:“喂,你到底咋做到的?该不会是偷偷用了什么特殊手段吧?”
孔军一边专注地盯着水面,一边头也不回地说:“能有啥特殊手段,就是多琢磨、多练习呗。就像遛鱼的时候,你得顺着鱼的劲儿来,不能硬拉,不然很容易切线。你看我,刚才鱼往左冲,我就顺势把鱼竿往右带,卸去它的力气 。”
黄发钓友撇了撇嘴,半信半疑道:“就这么简单?我咋感觉没这么容易。”
孔军笑了笑说:“实践出真知,你多试试就知道了。”
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妈原本在不远处遛弯,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她站在人群后面,探着脑袋张望着,忍不住对旁边的人说:“这小伙子看着怪可怜的,不过钓鱼的架势还挺专业。”
旁边一位大爷捋了捋胡子,点头附和:“是啊,说不定真能钓上来这条大鱼。”
一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充满好奇地从人群缝隙中挤进来,兴奋地问:“叔叔,这条鱼是不是很大呀?它会不会把你的鱼竿拉断?”
孔军一边紧紧盯着水面,一边笑着回答:“小朋友,放心吧,叔叔不会让它跑掉的,鱼竿也很结实呢!而且叔叔有办法,鱼力气大的时候,就把鱼竿举高,利用鱼竿的弹性缓冲它的拉力 ,这样鱼竿就不容易断啦。”
小男孩听了,用力地点点头,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时不时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终于,孔军成功将大罗非收入鱼护。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迅速投入到下一轮垂钓中。他如法炮制,凭借着对《乾坤钓法》的熟练运用,以及自己顽强的毅力,一条条大罗非接连入网。每钓上一条鱼,围观的群众都发出一阵惊叹。
那个大妈忍不住走上前,关切地问:“小伙子,你这钓了不少了吧,累不累啊?要不歇会儿?”
孔军笑着回答:“大妈,我不累,难得今天鱼口好,我想多钓几条。谢谢您关心!”
大妈看着孔军疲惫却又充满干劲的模样,笑着说:“真是个努力的孩子。”
这时,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年轻小伙却满脸怀疑地凑过来,语气带着一丝质疑:“兄弟,你说你这是自己琢磨的饵料,我看没这么简单吧,是不是在哪学了什么不传之秘?别藏着掖着,大家都是钓鱼爱好者,分享分享呗。”
孔军依旧保持着笑容,耐心解释:“真没藏着掖着,就是我自己平常瞎琢磨,试了好多回才找到这个配方,真没什么不传之秘。我跟你说,这饵料啊,得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域的鱼来调配。像现在天气热,罗非鱼喜欢腥味重的,我就多加了些虾粉和腥味添加剂 ,再调整下谷物的比例,让饵料的雾化效果更好,这样在水里的味型传播得远,鱼就更容易被吸引过来。”
年轻小伙一听,眉头皱得更紧,双手抱在胸前,提高音量道:“你这话谁能信?我在这河边钓了这么久,试过多少种配方都没你这效果,你别糊弄人了。”
孔军的笑容微微一滞,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无奈地说:“我真没骗你,每个人对鱼的习性理解不同,结果自然有差异。你可以按照我说的试试,说不定就有收获。”
年轻小伙却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装什么高深,肯定有猫腻。”
不远处,几个结伴而来的年轻女孩一开始只是远远地看着,其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捂嘴轻笑道:“看他穿成那样,能钓上鱼才怪,估计就是来凑个热闹。” 随着孔军不断钓上大罗非,她们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另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孩惊讶地说:“哇,他还真厉害,看来人不可貌相啊!”
扎马尾的女孩也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还真是个钓鱼高手,是我小看他了。”
扎马尾女孩鼓起勇气走上前,略带羞涩地说:“那个…… 你钓鱼好厉害,能不能教教我呀?”
孔军笑着说:“当然可以,其实钓鱼不难,只要掌握好方法,多练习就行。比如说选钓点,要找那种水流相对平缓、水底有障碍物或者水草的地方 ,这些地方往往藏着鱼。而且抛竿的时候,要尽量抛得准,落点集中,这样才能把鱼聚过来。”
还有一群原本在附近野餐的年轻人,起初只是随意地瞥了几眼,其中一个穿着潮牌 t 恤的男生嘲笑道:“就他这装备,能有什么收获,还不如我们在这吃吃喝喝。”
但当孔军的鱼获越来越多,他们也坐不住了,纷纷围过来。一个穿着运动短裤的男生好奇地问:“哥们,你这到底啥情况啊,怎么钓这么多?”
孔军笑着简单回应了几句,他们听后,脸上满是佩服,还互相小声嘀咕:“看来钓鱼还真不是看装备,得有真本事。”
其中一个留着寸头的男生拍了拍孔军的肩膀说:“兄弟,之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今晚一起吃个饭呗,好好跟你取取经。”
孔军笑着推辞道:“吃饭就不用了,大家要是有兴趣,以后一起钓鱼,互相交流。其实钓鱼的技巧还体现在看漂上,不同的鱼咬钩,漂相是不一样的 。像罗非鱼,它咬钩的时候,漂可能会先点动几下,然后快速下沉,这时候就要把握好提竿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
此时,一位戴着棒球帽、身着休闲运动装的退休钓鱼协会成员老张也凑了过来。老张在钓鱼圈摸爬滚打多年,经验十分丰富。他双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仔细观察着孔军的钓法。
过了一会儿,老张忍不住开口:“小伙子,你这手法很娴熟啊,不过看你这装备,不像是专业钓手,能分享下你的钓鱼心得吗?”
孔军笑着回应:“张叔,我就是个业余爱好者,就是平时喜欢研究鱼的习性,琢磨出了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拿调漂来说,我一般会根据水深和鱼的大小来调整 ,让鱼饵在水中的状态更自然,这样鱼更容易吃钩。而且在作钓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比如发现鱼口不好,就可能要重新调整下漂的深度。”
老张点了点头,接着问:“那你这饵料配方,肯定有独特之处吧?”
孔军耐心解释道:“就是一些常见的材料,我调整了比例,再加上点自制的小秘方,可能刚好符合这些罗非鱼的口味。我还会在饵料里加一些维生素,据说可以刺激鱼的食欲 ,提高中鱼率。”
老张听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不错不错,能自己钻研出这些,不容易啊!”
随着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 。晚霞肆意地在天空蔓延,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其他钓友们纷纷收拾钓具准备归家。
一位穿着时尚运动装的年轻钓友,一边收拾着自己崭新的钓具,一边朝着孔军喊道:“兄弟,天都快黑了,该回家啦!你还不打算走啊?”
孔军笑着回应:“你们先回,我再钓会儿。” 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离目标还远,怎能轻易放弃。
孔军独自一人留在河边,继续奋战。他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双腿也因长时间站立而麻木,但他依旧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终于,当他清点鱼获时,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竟有 150 斤之多!
此时,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肚子微微发福的中年钓友,原本正准备离开,听到孔军的鱼获重量后,猛地转过头,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钓具差点掉落在地,难以置信地喊道:“你可不得了啊!咱这儿罗非鱼妹那是出了名的厉害,一天最多也就钓 120 斤,你这直接破纪录了!” 这话一出,周围准备离开的钓友们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惊讶与赞叹。
黄发钓友的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结结巴巴地说:“这…… 这怎么可能?就你这破装备,还能破纪录?”
孔军擦了擦脸上混合着汗水与泥水的污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故作轻松地说:“运气,运气罢了。” 实则心里乐开了花,深知自己凭借努力与《乾坤钓法》,已然成为众人眼中的罗非鱼钓王。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钓友走了过来,拍了拍孔军的肩膀,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好样的!我钓鱼几十年了,还没见过你这么厉害的。”
孔军连忙谦虚地回应:“前辈过奖了,我还有很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最后一条大罗非收入鱼护,随后双手高举鱼竿,昂首挺胸,站在河边,宛如一位凯旋的英雄。
他扫视着周围的钓友,接受着众人的夸赞与羡慕,那破旧的衣衫在这一刻仿佛也被赋予了光芒,见证着他从一个落魄之人成长为钓鱼高手的艰辛历程。
他望向远方,心中默默念叨:“父亲,我离还清您的债务又近了一步。” 此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与坚定,仿佛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在向他招手 。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收藏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