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位面。
李二凤咦了一声。
“这大明朝咋净杀功臣,是有什么癖好吗?”
“希望吾儿不要这般干啊!”
李二凤这样想道。
大殿下,文武百官也纷纷在讨论。
这大明朝的功臣们为何屡遭不幸,这天幕也不细细讲来。
到底是为啥。
现代位面。
李枫看到张居正的所有,先是一笑然后又叹了口气。
“张居正生前还是对权力把控得太多了,万历皇帝当了那么多年的空壳皇帝,他能爽?被抄家,也正常。”
“再说自古以来,变革就没有不流血的,你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他们当时不敢把你怎么样,可你总有不在的时候吧,张居正就是一个例子啊。”
想到这,李枫不禁想到最近很火的月半东来。
一个保洁到手都能有7000,还有其他方方面面。
可就是这样的企业,咋就被群攻了呢。
李枫看不懂,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癫成了他看不懂的样子。
“不过,我有系统,往后若是我靠系统刷成了首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枫想到这心中对往后的生活多了一份期待。
天幕上还在继续:
【第八位: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出生在医药世家,他从小就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在古时候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他的父亲就让李时珍考取功名,在经历过三次落榜后李时珍更加坚定了从医的决心,于是为了这一理想他写下了诗恳求父亲的同意。】
正德年间。
刚刚落榜的李时珍,看到了自己。
他心中更是明确了要投身医者,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医者。
于是他提笔就写:
“身如逆流船......”
【在看到这首诗后,李时珍的父亲最终才同意他学医。】
【由于当时的医学落后,很多的药物记载存在着大量的错误,李时珍就想出一本书,于是在他34岁的时候,开始编写《本草纲目》,用了接近40年的时间他才完成这一旷世巨作,《本草纲目》全书有190多万字,记载的有药物1800余种,医方有一万多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
大唐位面。
孙思邈看着天幕上的《本草纲目》介绍,也是赞叹不已。
“吾医者,后继有人啊,哈哈哈。”
“既然如此,吾也来编撰一本,起码将吾这些年的经验记录下来,也为后世人多一份参考!”
孙思邈提笔就写。
只见四个大字【千金翼方】。
【在我们看来觉得乏味的医书,却是李时珍一辈子的心血。】
【时至今日,中医已经没落了,还被某些专家说是不入流。】
弹幕划过:
【呵呵,这份心血早就被寇国抢去了,到现在国人都还要在寇国买所谓的汉方!】
【确实,寇国固然可恶,可我们大部分国人依旧没有重视中医!】
【没重视中医?你确定是国人,不是其他的人?】
【大胆!谁家没个行医资格证!没行医资格证的你们敢看吗?】
【大家不要理他,这种人故意发表逆天言论来诱导人回复,等很多人回复的时候,他就把手机开到震动放到刚门里自卫!】
【卧槽,我怎么嗦不出这种话?奶奶的,大哥牛哔!】
看到这,万朝观众集体沉默。
中医失传是这个意思吗?
可没有医者,后代的人怎么面对疾病的?
唐高宗位面。
“医者没了,还被寇国抢去了药方?”
“朕,不允许!!!”
“传朕旨意命苏敬,李时珍等一众医药名家编撰药典,朕不能让华夏医药没落!!”
大汉位面。
还在刻录《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看完天幕,手中的刻刀也放了下来。
一时间有些失落。
华夏医药被人盗走,还冠以汉方。
这等耻辱让人想骂上几句。
“那寇国究竟是什么地方?吾看天幕上也出现了不少次了,究竟是为何如此大胆?”
弹幕还在继续:
【这就完了?不是大明朝的圣人怎么都没讲?不把王阳明放在眼里吗?作者你已经有了取死之道!!】
【就是,我大明朝还有圣人王阳明、才子唐寅、最强锦衣卫陆炳,被痒死的丞相,水太凉的礼部尚书等等啊!】
【玛德,水太凉头皮痒乱入什么?他也配?】
成化年间。
被流放千里之外,又躲过刘谨追杀的王守仁,已经来到龙场。
他已经在自己修炼的地方坐了许久,对天幕上的一切都没有注意。
一旁是他自己立下的石碑。
上面是孔子的刻像。
“究竟何为圣人?”
“今日吾远赴荒野,为何仍未能悟出道。”
“您说致于道,可什么是道?道在哪里?”
王守仁对着石碑喃喃自语。
王守仁对着石碑自言自语。
或许是他的虔诚,或许是他的幻觉。
他的话音刚落,孔子的雕像似乎化为真人。
“哈哈哈哈~”
“你此时不正在悟吗?”
“一路走来,你身处逆境尚且还在求道,几乎接近道了。”
那幻影仿佛真的存在,甚至能感受到它伸手轻抚自己的肩膀。
王守仁闻言。
细细想来,他这前半生确实经历诸多逆境。
从格竹不知,到官宦浮云,每一步皆在求索道。
现在更是因为得罪了小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荒地。
可依旧还在悟道。
“守仁请教先生......”
“如何能更近!”
王守仁激动地握住幻影的手,眼中全是求知的渴望。
这时在他身后又响起一道声音。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心安而已!”
“您是......孟夫子!”
老者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王守仁此刻更是激动,转身面对孟子躬身一拜。
“孟夫子,求得本心便能悟吗?还请教学生!”
“悟道由心而生,向心问道,你已经很近了。”
“向心问道?”
“向心问道?”
“可学生我从七岁格竹,却未能入道,还请先生教我!”
“格竹未入,心未静也。”
“贯通方能入道,需融会贯通。”
“可我无法融会贯通啊!谁...能教我。”
王守仁心中烦躁。
融会贯通究竟如何才算融会贯通?
“能教你的只有你自己。”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闻言。
王守仁似乎顿悟。
“心,人心......”
“夫子所言,可是说心即是理吗?”
“求道,就是求的本心?”
“心即理,理即道,道在心中。”
王守仁豁然开朗,心中豁然贯通。
眼前的虚影也不见踪影。
他静坐良久,心中波澜渐平。
“学生悟了,学生悟了!”
“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与此同时。
天幕上也瞬间刷新。
新的视频出现在万朝观众面前。
【李二凤跪地求饶,西八国的逆天影视】
一时间。
大唐观众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满头的黑人问号脸。
李二凤更是瞪大了眼睛。
什么时候他给人下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