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屏画面陡然沉郁,1900年的紫禁城太和殿内,慈禧太后一身华贵旗装,却坐在龙位上哭得涕泗横流,声音尖利又带着歇斯底里:
“你们就眼睁睁看着洋人骑在咱头上欺负?烧教堂、占港口,现在还敢逼宫!我要洋人死!我要让他们知道,咱大清不是好欺负的!”
殿下的大臣们齐刷刷低着头,没人敢应声。李鸿章皱着眉想开口,却被荣禄悄悄拉了拉袖子——谁都知道,太后此刻在气头上,说什么都是白费。
“不可!” 光绪帝跌跌撞撞从屏风后走出,脸色苍白却眼神坚定
“洋人势大,八国联军已在天津集结,此时宣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该先议和,再图自强啊!”
慈禧猛地抬头,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皇帝累了,扶他回瀛台休息!”
两个太监立刻上前,架着还想争辩的光绪帝往外走,光绪帝的呼喊声越来越远:“不能宣战!会亡国的!”
“后宫干政,祸国殃民!”
大唐的李世民重重拍案,眼神里满是怒火,“武则天虽也掌权,却懂权衡利弊
这老太婆倒好,凭一己之怒,要把整个国家拖进火坑!历史上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大清雍正的位面里,雍正帝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光屏里的慈禧,骂得咬牙切齿:“蠢!真是蠢到家了!
八国联军!你知道那是哪八国?英、法、德、俄……哪一个不是船坚炮利?你连一个国家都打不过,还敢一次性宣战?
朕真想冲上去给你这老妖婆一拳,打醒你这糊涂脑子!”
【解说声带着沉痛,缓缓揭开后续:“慈禧不顾光绪和大臣劝阻,强令光绪下旨,向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同时宣战。
可此时的大清,早已不是康乾盛世——军队装备落后,士兵疏于训练,朝堂派系林立,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画面切到天津大沽口:八国联军的军舰开炮,清军的土炮根本抵挡不住,炮台很快失守;北京城外,义和团和清军混在一起
拿着大刀长矛冲向洋人的火枪队,成片成片地倒下;紫禁城的城门被攻破,洋兵们蜂拥而入,宫里的太监宫女四处逃窜,哭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完了……大清的家业,全被这老太婆败光了!”
康熙看着光屏里失守的炮台,眼眶通红。他当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一手开创盛世,却没想过后世会落到这般田地——连京城都守不住!
乾隆更是气得发抖,指着画面里的慈禧,嘴唇哆嗦:“朕当年下江南,虽也铺张,却从不敢拿国运冒险!
这老妖婆,为了一己之私,竟让洋人打进紫禁城,她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镜头扫过被洗劫的圆明园和颐和园,洋兵们扛着鎏金铜缸,刮着上面的金皮;宫女的凤冠被扔在地上,珍珠宝石散落一地
《永乐大典》的残页被踩在脚下,珍贵的瓷器被当成玩物砸碎。一个洋兵抱着一尊玉佛,大笑着拍照,旁边是跪地求饶的太监。】
“这群强盗!”
朱元璋看得脸色发黑,猛地一拍案,玉圭都被震碎了,“咱当年打天下,最恨的就是抢百姓、毁家园的贼寇!
这老太婆不仅打不过,还让洋人在咱华夏的土地上抢宝物、杀百姓,真是窝囊!”
嬴政盯着画面里被抢走的玉佛,眼神冰冷:“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大秦当年若像这般软弱,早被六国分了!这大清,是自己把自己的骨气丢了!”
各朝代的百姓们,看着光屏里的惨状,也炸开了锅——
秦朝的农夫攥紧了锄头:“洋鬼子凭啥抢咱的东西?这皇帝太后,连自己的家都守不住,还当什么皇帝!”
唐朝的小贩抹了把眼泪:“那金缸、玉佛,都是咱华夏的宝贝啊!就这么被抢走了,心疼死了!”
明朝的书生气得发抖:“向八国宣战是蠢,打不过还不护着百姓和宝物,更是蠢!这大清,亡了也罢!”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满是悲愤和嘲讽:
“慈禧:我要洋人死! 八国联军:先让你大清亡国!”
“最讽刺的是:一边喊着‘灭洋’,一边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纯属送人头。”
“光绪说的对:会亡国的!这老太婆不仅不听,还把能救大清的人关起来了。”
“看着宝物被抢,比自己家被偷还难受——那是华夏几千年的家底啊!”
“慈禧不是强硬,是愚蠢!分不清‘骨气’和‘找死’,最后坑了整个国家。”】
林远看着屏幕里的惨状,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这段历史,却每次看都忍不住痛心
慈禧的冲动,不是爱国,是无知和专断,她用整个国家的命运,赌自己的权力,最后输得一败涂地,留下的却是华夏百年的耻辱。
大清的光绪帝,此刻被关在瀛台,看着光屏里的画面,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他早就知道会这样,却无力阻止——这不是他的大清,是慈禧的大清,是被愚昧和傲慢毁掉的大清。
夕阳的余晖洒在焦黑的木梁上,像一滴凝固的血。各朝代的帝王们都沉默了——他们见过战乱,
见过亡国,却没见过这样的屈辱:自己的都城被外敌攻破,自己的宝物被肆意抢掠,而这一切的起因,竟是一个掌权者的一时冲动。
林远轻轻叹了口气。或许,这段历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后人记住:盲目强硬不是骨气
无知自大不是底气,真正的强大,从来都是知进退、懂权衡,而不是用整个国家的命运,去赌一场必输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