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扎根破冰,真情实意化坚阻
民心如水
老槐树村几户村民的强硬反对,像一盆冷水,给火热推进中的中草药项目降了温。有风声很快传回镇政府,一些原本就心存疑虑或在观望的干部开始窃窃私语:
“看吧,我就说没那么容易,农民的工作最难做。” “陈干部搞经济有一套,但这群众工作嘛,还是欠火候。” “这下看他怎么收场,别搞得下不来台。”
钱卫东也把陈临海叫去,语气“关切”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临海啊,老槐树村的情况我听了,群众有顾虑可以理解。要不……这个项目先缓一缓?或者绕开那几户?强扭的瓜不甜嘛。”
陈临海明白,这不仅仅是几块地的问题,更是一场对他真正群众工作能力的考验。如果退缩或强行绕过,不仅项目留下瑕疵,他刚刚建立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更会寒了那些支持项目的村民的心。
“书记,谢谢您的关心。这件事交给我,我再去做做工作。了解清楚他们真正的顾虑是什么。”陈临海态度坚决,没有接受缓一缓的建议。
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也没有让村干部再去施压。第二天一早,他谁也没带,独自一人骑着那辆旧自行车,来到了老槐树村。他没有直接去找那几户反对的人家,而是先到了村里的小卖部门口,那里是村里的信息交流中心。
他买了一包烟,散给正在那里下棋、闲聊的老人们,自称是镇里来的小陈,来村里转转看看。他不谈项目,不聊土地,只是唠家常,问收成,问子女,问村里的老故事,认真地听老人们抱怨物价、抱怨天气、抱怨外面世界的飞速变化。
他的谦和与耐心很快赢得了老人们的好感。从他们的闲聊中,陈临海逐渐摸到了一些脉络:那几户反对最坚决的人家,都是以种地为生的老实庄稼人,文化程度不高,前些年曾有人来村里推广过某种经济作物,结果种子钱投进去了,最后却血本无归,收购的公司也跑了路。自此之后,他们对任何“新花样”都充满了警惕和不信任,生怕再次被骗,失去了这最后的依靠。
了解到这个深层原因,陈临海心中有了底。他谢过老人们,这才朝着那几户人家走去。
他没有空着手去,而是从镇上买了几斤水果。到了门口,也不急着说事,就帮着人家收拾院子里的柴火,看人家喂鸡。主人看他面生,又穿着干部模样的衣服,起初很警惕,态度冷淡。
陈临海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忙活,然后才坐下来,开门见山却又语气诚恳:“大叔,大婶,我是镇里的小陈。知道你们不相信我说的那个中草药项目,怕像上次一样被骗。我今天来,不是来劝你们签字的,就是想跟你们唠唠,听听你们为啥不愿意。”
他的坦诚让主人愣了一下。或许是看他态度真诚,不像之前来的干部那样打官腔,男主人叹了口气,终于把上次受骗的经历和心里的担忧倒了出来。
陈临海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等对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大叔,您的担心太对了!换了我,我也不敢轻易信。但是,这次真的不一样。”
他拿出随身带来的项目合同范本,一条一条地解释: “您看,这种苗,是省农科院提供的,钱由镇里先垫付,见了收成再从货款里扣,您不用先掏一分钱。”
“技术,有专家定期下来指导,镇里农技站也会跟踪。”
“最重要是收购,我们镇里‘枣香情’厂会作为保底收购方,签最低保护价合同!如果市场价高,就按市场价收!白纸黑字,盖公章!镇政府做担保!”
他还拿出手机,翻出“枣香情”和黑猪合作社现在红火生产的照片、村民拿到分红的视频:“您看,这是我们镇里自己搞起来的产业,不是外面来骗人的皮包公司。咱们镇里投了那么多钱下去,比您更怕失败。目的是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不是坑大家。”
他讲得口干舌燥,却没有一丝不耐烦。他没有承诺天花乱坠的未来,而是把风险如何控制、利益如何保障说得清清楚楚。
男主人和女主人听着,看着合同,又看看手机里的视频,脸上的冰霜渐渐融化,眼神中的警惕被犹豫和一点点心动所取代。
“可是……万一……”男主人还是有些迟疑。 “没有万一!”陈临海斩钉截铁,“大叔,如果您签了合同,最后镇里说话不算数,或者项目失败了,您家的损失,我陈临海个人赔给您!我虽然工资不高,但砸锅卖铁也认!”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对方最后的心理防线。庄稼人重承诺,他们看得出,眼前这个年轻干部是真心实意地想做事,而不是来糊弄他们的。
“陈干部……俺……俺不是不信你……”男主人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就是怕了……” “我懂。”陈临海重重点头,“所以咱们更要签好合同,用法律保护自己。您放心,有镇政府在,有我在,绝不会让咱老百姓吃亏!”
最终,这几户人家都在合同上按下了红手印。不是被说服,而是被陈临海的真诚、耐心和那句“我个人赔给您”的责任担当所打动。
消息传开,全镇震动。人们不仅佩服陈临海办成了事,更佩服他做事的方法——真正地深入群众,化解心结。
中草药项目最大的障碍被扫清,得以全面推开。陈临海的威望,在新枣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次,不仅仅是靠能力和手段,更是靠赢得了民心。
钱卫东得知消息后,坐在办公室里,沉默了许久。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年轻人了。他有的,不仅仅是背景和手腕。
而陈临海,站在老槐树村的田埂上,看着刚刚翻新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比之前任何一次成功都更踏实的成就感。
他再次深刻地体会到母亲那句家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