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的风波并未在萧无涯心中停留太久,他深知言语的无力和自身实力的重要性。午后,他依循师尊紫阳真人的传唤,来到了紫阳峰后山的静心崖。
此处与演武场的开阔截然不同。一面巨大的石壁光滑如镜,其上隐约有天然形成的云纹流转,散发出令人心神宁静的祥和气息。崖边古松虬结,云雾在脚下翻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紫阳真人一袭朴素的青色道袍,正盘坐于石壁前的一方青石上,闭目养神,周身气息与这方天地浑然一体。
“师尊。”萧无涯恭敬行礼。
紫阳真人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温润,落在萧无涯身上时,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其体内那纠缠不休的煞气根源。他并未提及晨间之事,只是微微颔首:“来了。”
“是。”萧无涯垂首而立。
“你体内煞气,虽源于外力,然日久生根,已与你经脉纠缠颇深。强行驱除,恐伤及根本,非上策。”紫阳真人声音平和,不疾不徐,“然任其滋长,终将反噬己身,堕入魔道,亦非良途。”
萧无涯心神一凛,这正是他日夜担忧之处。
紫阳真人继续道:“堵不如疏,压不如化。今日唤你前来,便是传你一门《正阳护体》妙法。此法并非凌厉攻伐之术,而是引天地间纯阳正气,淬炼己身灵力,铸就纯阳道基,以自身之‘正’,化外来之‘煞’。”
言罢,他并指如剑,指尖一缕精纯温和的金色灵力涌现,缓缓点向萧无涯的眉心。
“凝神静气,感受灵力运转之径。”
萧无涯立刻闭目凝神,只觉一股暖流自眉心涌入,循着某种玄奥的路径,在体内主要经脉中缓缓运行。这路径并非一味追求开拓与强韧,更重在“凝练”与“纯化”。所过之处,体内原本因煞气而时常滞涩、冰寒的经脉,竟生出一丝暖意,仿佛被温煦的阳光照射,连那蛰伏的煞气都似乎变得温顺了些许。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正阳护体》的灵力运转方式,虽与《破邪剑谱》的剑招路数大相径庭,但其核心的“意”,却隐隐相通——皆是以至阳至正之力,驾驭、转化阴邪煞气。只是《破邪剑谱》更侧重于“破”,以剑引煞,破邪诛魔;而《正阳护体》则侧重于“养”与“化”,以内养正,以正化煞,润物无声。
“感觉如何?”紫阳真人收回手指,问道。
萧无涯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弟子感觉……体内寒意稍减,灵力运转似乎顺畅了些。此法门,似乎与弟子之前所参悟的某些道理,隐隐相合。”他未直言《破邪剑谱》,但相信师尊能明白。
紫阳真人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颔首:“大道同源,万法归宗。你能有此感,甚好。《正阳护体》乃根基之法,勤加修习,不仅能助你压制、转化煞气,更能纯化你的灵力,夯实道基。待你将此功法修至小成,或许……便能初步尝试引导煞气,而非一味压制。”
这话语中含义深远。萧无涯心中一震,抬头看向紫阳真人。师尊此言,几乎是在暗示支持他走那条“以煞炼剑”的险路!他想起之前师尊看到他煞气微弱共鸣时的眼神,那句“此子或能驾驭弑神剑”的暗忖,此刻似乎得到了印证。师尊传授此法,绝非仅仅为了让他压制煞气那么简单,更深层的目的,恐怕正是为了让他能真正掌控,乃至运用这股力量,为那不知在何处的“弑神剑”做准备。
“多谢师尊传法!”萧无涯再次深深一拜,这一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他终于看到了一条清晰的前路,尽管依旧布满荆棘,但方向已然明确。
“去吧,于此处静修,感受朝阳紫气之生机,于你修行此法大有裨益。”紫阳真人挥了挥衣袖,重新闭上双眼,气息复归于沉寂,与那静心崖融为一体。
萧无涯依言在另一块青石上盘膝坐下,按照刚刚铭记于心的法门,开始引导自身微薄的灵力,尝试运转《正阳护体》。崖间云雾舒卷,偶有仙鹤清唳传来,纯净的天地灵气伴随着功法运转缓缓融入体内,与那试图冒头的丝丝煞气相互碰撞、交融。
前路漫漫,但第一步,已然踏出。这《正阳护体》,便是他驾驭体内凶兽的第一根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