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周延儒三人进入,朱慈烺站在飞檐之下等待。

他知道,父皇能不能改变心意,关键就在三人了--父皇召见周延儒等人,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内,而吴甡之所以没有到,并不只是因为住家远,也有故意磨蹭的原因。这是朱慈烺事先和他商议好的。吴甡是太子党,无论说什么,都可能会引起父皇的猜忌,倒不如置身事外,相信以蒋德璟和张凤翔的见识,应该能看出计划的不足。

另外,照吴甡的分析,首辅周延儒一定会同意太子到蓟州领军,因为太子留在朝堂或者是军中,对其他人或许没有影响,但对周延儒这个首辅的影响太大了,过去的四策新政不要提,只说“张家口之事”就令周延儒灰头土脸。如果太子不去蓟州抚军,而是留在朝堂,周延儒这个首辅在朝堂上肯定会受到更多的挑战。因此,如果周延儒够聪明,他一定会顺水推舟,赞同太子到蓟州抚军,那样他就又能有几月的清闲时间。

崇祯帝虽然急躁好面子,但绝非没有理智之人,只要蒋德璟张凤翔将利弊得失分析清楚了,周延儒又赞同,崇祯帝绝不会坐视败局。

朱慈烺焦急的等待。

暖阁内。

周延儒,蒋德璟,张凤翔,三人正在就陈新甲的计划书进行讨论。

张凤翔是兵部侍郎,所以他第一个表态,他认为,陈新甲的计划书虽然严密,但却有一个最大的不足,那就是缺少一个统筹全局的主帅。宁远,蓟州,昌平,保定,四个总督各自为政,一旦建虏有所突破,朝廷怕是会手忙脚乱。事后追责,必然也会相互推诿。所谓料敌从宽,御敌从严,为万全计,应该先行确立一名统帅,授以全权,坐镇蓟州边界,以免乱局出现。

这一点,蒋德璟表示赞同。

崇祯帝问张凤翔谁可以为统帅?张凤翔却是支吾了--太子到蓟州抚军是大事,作为一名不甚得宠,游离在核心之外的老官吏,对这种敏感的问题,他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蒋德璟倒是没有避让,直接说了心中的统帅人选,那就是兵部侍郎吴牲。以吴甡为督师,统领蓟州和京师周边的所有人马。蒋德璟对吴甡很有信心,认为吴甡足可以胜任。

而这时,吴牲到了。

吴甡到了乾清宫殿外之后,向站在飞檐下的太子深深一躬,什么话也没有说,就疾步进入了乾清宫--该说的,他都已经和太子说过了,皇宫之内,耳目众多,在这里他不敢表现出对太子太多的亲近之色。

吴甡见到暖阁中,向崇祯帝行礼,崇祯帝赐座,不绕弯子,就建虏入塞和兵部的计划书,直接问他的意见。吴甡站起来,老脸严肃,深躬到地:“陛下,自崇祯二年以来,建虏已经五次入塞,除了第三次是在山西大同,其余全部集中在京畿蓟州一代,尤其松锦之战后,我大明精锐尽失,建虏猖狂,这一次怕是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任何的疏忽懈怠,都会将我大明置于惊涛骇浪之中。然各地兵马孱弱,总兵们多有畏敌之心,总督巡抚也都是战战兢兢,只想着自保,根本没有和建虏一战的勇气。所以臣以为,能统筹全军,鼓舞士气,令各处总兵拼力向前,不敢畏敌避战者,唯太子一人也,若不用太子,任何人督师蓟州,恐怕都是有心无力!”

吴甡声音慷慨,说到危险处,他眼神中透出无比的忧虑和担心。

崇祯帝脸色阴沉,目光看向周延儒。

周延儒是首辅,一向老成持重,对崇祯帝的心思也颇有揣摩,太子在外,而崇祯帝又暗夜召见,很明显,太子又主动请缨了,而崇祯帝正在犹豫,这种情况下,他推一把,崇祯帝可能就会同意太子的任命,如果他拉一把,崇祯帝说不定就会另选他人。周延儒在心中盘算,太子留在朝堂之上,必然会对政事有颇多干预,他这个首辅肯定没有好日子过,倒不如令太子到外面去领军,于是就像吴牲推测的那样,周延儒不但赞同在四督之上再设置一名统筹全局的统帅,而且他推荐太子。

“臣赞同,太子虽然年幼,但战阵征伐,运筹帷幄,已然有大将之风,治军更是严谨,非太子不足以统领京畿和蓟州诸军。”周延儒道。

“臣反对!”

蒋德璟却反对,蒋德璟认为太子是国本,未来是要继承大统的,带兵打仗不应该变成太子的常态。留在京师,学习治国安邦之策,才是太子最重要的任务。

再者,太子刚刚归来,兵马疲惫,岂可再次出征?蒋德璟是吴甡的好友,但现在却也不给吴甡面子,直接提出异议。

吴甡肃然:“国难当头,岂容歇息?”

崇祯帝脸色发白。

到现在,他心里已经没有了侥幸,面子暂时也顾不得了。蓟州抚军,还是得春哥儿啊。

“太子呢?”崇祯帝转对王承恩。

“还在外面候着呢。”王承恩回禀。

“传他进来。”

“是。”

当王承恩传旨觐见时,朱慈烺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是放下了,他知道,父皇终于是同意他抚军蓟州了。整理一下衣冠,大步迈入乾清宫。

暖阁内,四臣默默无语,只有崇祯帝焦躁地走来走去。

见太子进入,周延儒四人拱手行礼。

朱慈烺一一回礼,和吴甡目光对视时,吴甡向他不动声色的眨了一下眼睛,意思是,一切顺利,殿下可以从容发挥。

“太子,如果朕令你抚军蓟州,你要如何抵御建虏的入塞?”崇祯帝脸色冷冷,虽然在心里他已经默许,但他还是要知道太子的应对方法,如果太子的应对不能令他满意,他还是会改变主意的。

“回父皇,坚壁清野,深挖壕沟,严厉军法,择机歼敌。”朱慈烺从容回答,胸有成竹。

说完,又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就写好的奏疏,呈给崇祯帝:“具体的一些谋划,儿臣都写在奏疏里了。”

崇祯帝展开看。

暖阁静寂,只有蜡烛燃烧时的噼啪声。

崇祯帝是一个吹毛求疵、非常严苛的君王,对臣子的过错,从来都不放过,从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到孙传庭,他看过无数关于各项战事的计划书,即便是名臣,他也经常能挑出其中的一些小毛病。和他们相比,太子的计划书并不详细,但却非常具体,基本将建虏入塞的几个方位都谋划到了。崇祯帝绞尽脑汁,一时半会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份计划书,是朱慈烺,吴甡加上参谋司的三大参谋,殚精竭虑,苦思了一个多月才制定出来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岂能轻易被崇祯帝挑出毛病?

崇祯帝看完奏疏默默收起来,心中有惊喜也有恼火,惊喜的是,太子长大了,军事政事都有相当的见识,这份计划书写的尤其好;恼火的是,明明袖子里就有奏疏,刚才为什么不拿出来?

崇祯帝看向朱慈烺:“这奏疏,你是什么时候写的?”

“班师回京的路上。”

崇祯帝脸色透霜:“刚才为什么不拿出来?”

朱慈烺心说你刚才根本不让我说话,我哪有机会啊?

崇祯帝将奏疏交给王承恩吗,道:“封了,除朕之外,不许任何人查阅。”

“是。”王承恩双手接过。

“朱慈烺听旨!”崇祯帝忽然道。

朱慈烺急忙跪倒:“儿臣接旨。”

“朕令你抚军蓟州,总揽蓟州和京畿附近一切军务,内阁和兵部全力配合你,望你不负重托,挫败建虏今冬入塞的图谋!”崇祯帝威严道。到这时,他已经没有任何犹豫了,比起那些令人不放心的督臣巡抚,眼前的太子好像才是他安心的所在。

“儿臣遵旨~~”

朱慈烺声音里忍不住透出了激动。不枉他的机心,父皇总算是同意他的任命,他总算是可以名正言顺的谋划蓟州京畿的军备军务,整顿兵马,总揽全局,准备迎击建虏的入塞了!

“陛下圣明~~”周延儒和吴甡一齐躬身。两人原本是死敌,彼此看对方都不顺眼,不过在太子抚军蓟州的事情上,却是站在了一起。

张凤翔随他二人之后赞颂。

没办法,蒋德璟也只能苦笑躬身。

“这是一道密旨,内阁和兵部知道就可以了,”崇祯帝转对王承恩:“等建虏入塞之时,再明发天下。”

周延儒四人和王承恩都称是。

朱慈烺更喜,父皇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使用密旨,暂时不公布他抚军蓟州的消息。如此一来,保密工作的难度就能降低一些,希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蒙住建虏的奸细,等到建虏大军入塞,得知大明太子亲自抚军,想要改变计划也是来不及了。

“你们都下去吧。”崇祯帝挥手。

周延儒四人退出。

朱慈烺没有走,他知道,父皇还有话和他说。

“你要求的,朕都答应你了。”崇祯帝板着脸:“要是你挡不住建虏,办不好这个差事,你说,朕该怎么处置你?”

朱慈烺拱手:“如果挡不住建虏,儿臣以后绝不再领兵出京!”

“好,这可是你说的。”崇祯帝冷冷。

朱慈烺笑了。

既是君臣,也是父子,比起其他人在崇祯帝面前的战战兢兢,他胆子要壮许多,而且他对崇祯帝的心思,也远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彻,崇祯帝虽然急躁易怒,没有耐心,偏执好面子,但最初却是一个赤诚的人。鬓角的白发,眼睛里的焦灼,易怒的脾气,都是大明国事每况愈下,内内外外祸事不断,朝政却难以伸张的报复反应,如果能有那么一丁点的运气,大明的天灾大旱能少一些,关外的建虏不是狡猾的黄太吉当家,而是另外一人,崇祯帝未必就会是一个亡国之君,要知道,十七岁的崇祯帝刚刚继位,一举铲平魏忠贤,内外却没有动荡,绝非轻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时的崇祯帝是何等的英气风发?

……

离开乾清宫,朱慈烺脚步匆匆,心情愉快,只觉得紫禁城的夜,竟是如此的美。每个殿堂楼宇之下,都悬着红色的灯笼,一眼过去,宛如繁星点缀。而天空却依然是那么的黑,压着红灯无法抬头,只有那悬着红色灯笼的殿宇檐顶倔强的向半空之中伸展。

往常这个时间,宫门早已经关闭,但今晚因为有崇祯帝的圣旨,所以破例延后了两个时辰。

当朱慈烺,周延儒等人离开皇宫后,身后的宫门缓缓关闭。

对大明朝来说,这又是一天的过去。

朱慈烺对周延儒拱手致意,表示感谢,不管周延儒的动机如何,但如果没有他的临门一脚,父皇不会这么快就同意他抚军蓟州,从这一点上来说,周延儒是有功的。

周延儒忙不迭的躬身。

宫门外不远就是内阁和兵部的办公地。朱慈烺上马之后原本就要离开,忽然听见“哒哒哒”马蹄声急促,一个快马急急到了兵部之前,马上之人翻身下马,急急奔入兵部--看样子,好像是有什么急报又到了。内阁和六部中,只有兵部每晚有人值守,以处置各地送来的塘报。

朱慈烺拨马向前,在兵部门前勒马站住。

吴甡和张凤翔知道他的意思,立刻进兵部查看。

原本,朱慈烺以为是有建虏即将入塞的新消息,不想却不是。

“殿下,南直隶有变!”

吴甡拿着塘报,脸色凝重的奔了出来。

朱慈烺心头一跳,算日子,侯恂应该已经到襄阳就任湖广督师了,丁启睿应该也已经到南京,成南京兵部尚书了,左良玉的九万人马,方国安杨德政的部队,就算行军再慢,此刻也应该进到湖广南直隶,加上凤阳总督马士英,黄得功和刘良佐的人马,整个南直隶湖广地区,官军兵马云集,张献忠和左革五营却是兵马有限,这种情况下,南直隶又能出什么事情呢?

“庐州……失陷了。”

吴甡也有点不敢相信,说话咬着牙,眼睛里都是怒火。

————感谢“最友善积木、韭菜炒长鱼”“人生三昧”的打赏,谢谢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致命狂妃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盛唐逆子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铁血大帅:我有千万大军最强篮下霸王北宋不南渡冷酷王妃遇上痴情王爷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丰华传三国:从新野开始大唐:吃货将军京极家的野望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