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作为宗主国,大明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泰国和缅甸打成一片,历史上,万历之后,大明自顾不暇,有心无力,对中南半岛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朱慈烺穿越而来,深知中南半岛对大明的重要性,今日明着是第一次召见,实则泰国王子到京的第一天,就开始恳求内阁和兵部众臣了,朱慈烺对泰国王子的请求,早就心知肚明,并且在军机处有过推演。

遗憾的是,大明现在对中南半岛,只有动嘴,而没有实际参与的能力,不说西双版纳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杀人的瘴气,也不说那需要的巨大粮饷,只说道路通行,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朱慈烺点头同意,随即向缅甸使者蓬奈温提出要求,要他们立刻停止对泰做战,不然大明将不得不出手。

大明皇帝的威压之下,蓬奈温不敢不同意。

但朱慈烺心中明白,蓬奈温或可会同意,但他缅甸王和掌权的军中权贵,却未必会同意,缅甸和泰国之战,终究不可能因为他一句话就停止的,东南半岛,终究还是实力为先,另外,缅甸一直压着泰国,甚至数次攻入泰国国都,扶持傀儡皇帝,但却始终没有并吞泰国,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明暂时还不用担心中南半岛之上出现一个大一统、足以挑战大明边境的国家。

……

各国之后是朝鲜的密使。

和其他国不同,朝鲜使者跪地哭泣,一来诉述不得已屈服建虏的委屈,向大明请罪,请大明原谅,二来,肯请大明速速发兵,解救朝鲜国。说道动情处,使者嚎啕大哭,跪地不肯起。

朱慈烺静静听着,什么也没有说,就这个时代来说,朝鲜是对大明最为归心的藩属国,同时也是大明为之付出最多的藩属国,庚子国变,朝鲜倒向建虏,虽然无奈,但却也无耻,其后朝鲜虽然念记着大明的好,崇祯年号使用多年,但并不能掩盖他们作为一个藩属国在危难之际,离开大明的忘恩负义。

“告诉你王,积蓄力量,以待时变,硫磺铁器,一丝也不能流入建虏,更不得再出兵相助建虏,如果有,你朝鲜永世不为我大明藩属!你朝鲜水师,要以各种借口,归顺我大明,为我大明所用,但能做到,待时机成熟了,大明自会出击朝鲜。”

完事后,军机处堵胤锡对朝鲜使者说。

---松锦之战时,朝鲜曾经出兵相助建虏,两年时间过去,时世大不相同,即便是东南半岛的泰国缅甸,也隐隐都看出了大明的中兴迹象,何况近在迟尺,对辽东局势极为敏感的朝鲜?

所以朝鲜这一次派遣密使,真的是抱持了极大的希望。

但面对大明提出的条件,他们却也是犹豫,朝鲜水师是朝鲜现在唯一能拿出的力量了,如果全部反正大明,那朝鲜就再没有可以倚仗的力量了,但如果不从,岂不是抗拒大明的命令,他们又有何脸目,要求大明出兵解救他们呢?

……

同一时间,京师茶楼。

早在过完年后,京师就已经云集了天下学子,在四书五经之外,人人手里多了两本《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茶馆酒肆,到处也都在谈论农政和数学,今年是隆武新朝的第一次恩科,录取人数,比往届多了三分之一,能不能考上,尤其殿试之时,数学和农政能不能过关,得陛下垂青,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

“数学,农政?”

茶楼之中,有一个对农政数学的学子不满的说道:“圣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逼着我们认数字,打算盘,到田里摸泥,实在是没有道理!”

那边却有一个年轻文士高声反驳:“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何曾没有数?至于农政,不过是教你辨识各种农务,授农田灌溉,以为父母官之道,可没有逼你到田里摸泥,想你根本没有读过农政全书吧。”

酒楼皆笑。

有认识的人小声道,刚才说话之人,乃是湖广学子王夫之,字而农,乃是前年湖广乡试的第五名。

又有人说,在南京轰动的《三文日报》,其间就有王夫之的功劳。

……

二月十八日,会试开始。

会试连考三天,三日后,会试结束,再两天后,贡士揭榜,又三天之后,则是殿试的日子。

对大明学子来说,殿试是一生之中,最为高光的时刻,能不能一跃入龙门,就看这一下了。

二十三日,会试揭榜。

二十六日,策试天下贡士三百二十七人于文华殿。

和过往不同,这一次不再是皇帝直接出题。

崇祯七年,举行殿试之时,崇祯帝曾经独辟蹊径,连出八个题目,考问学子,其中有七题是关于辽东和军事治理的,把那些只读圣贤书,研读八股文的新鲜学子都难住了,没有一人写出令崇祯帝满意的答卷,令崇祯帝十分的失望。

要说不怪学子,只怪崇祯帝,他所提的问题,连内阁宰辅,多年的老督师都不能给出答案,何能奢望这些没有经过实务的新鲜学子?

好高骛远是不行的,考试就得实实在在,想要一考就得到一个诸葛亮,那是不现实的,知农政,懂数学,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才是殿试的真正要义,通过了,以实务锤炼,时间久了,崇祯帝所问的八大问题,终究会有人能解决。

殿试的试卷是皇家书局早就印刷好,由朱慈烺朱笔亲封的,今日殿试,拿出来分发给三百二十七位贡士即可。

考卷形式,几乎和后世的卷子完全形同,所考题目,也都是朱慈烺亲自挑选的。

……

就在贡士们奋笔疾书,填写答卷之时,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朱慈烺,望着殿外广场里的贡士,恍惚的有一种回到前世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孩童们监考的感觉。

不过很快的,朱慈烺的思绪就收了回来。

他把注意力投注到贡士们的名字上。

有一些很熟悉的名字。

比如张煌言,比如王夫之,又比如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

对傅以渐,朱慈烺没多大兴趣,只把他当成一个参加考试的普通学子,如果能过,正常使用即可,但对张煌言和王夫之,朱慈烺却有太多太多的想法和感慨了。

张煌言,于谦,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三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就华夏王朝的历史来说,他们三人中间的任何一人,都足以称得上是民族英雄,但相比于于谦和岳飞,张煌言却显得最为落寞,于谦岳飞都曾有成功的高光时刻,他却一次也没有---就军事能力而言,张煌言中等偏上,好几次若非时运和友军延误的关系,他原本都是能取得大胜的,可惜啊,苍天不给他,也不给大明机会啊。

从崇祯十七年到康熙三年,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其间多少人泄气落跑,投降满清,但张煌言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屡败屡战,即便被叛徒出卖,被押到杭州,面对满清的高官厚禄,他也依然不低头。

九月七日,在万千杭州百姓的瞩目之下,一身汉人衣冠的张煌言,拖着枷锁,徐徐穿过街头,走上刑台,面对屠刀,毫无惧色,临刑时,写下绝命诗,拒绝跪而受戮,“坐而受刃”……

张煌言誓死不屈,其风骨傲气,一点都不输宋末的文天祥。

……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人。因为他晚年隐居在衡阳的石船山,所以后人又称其为王船山。

崇祯十五年,王夫之和哥哥一起考中举人,十七年,建虏入关之后,王夫之召集义兵抵抗,兵败后继续为永历朝奔走,但因刚正不阿,得罪了权奸,身陷囹圄,差点就没命,其后无法在朝中立足,奔走野外。明亡后,数度流亡,最后隐居山中,以瑶人自居,满清官员知他困苦,于是想要送他一些吃穿用品,王夫之拒不相见,更不接受礼物,在门前写下一副对联,以示心志。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衡州,求王夫之的劝进表,但王夫之对吴三桂自我称帝,十分愤怒和鄙夷,断然拒绝。

康熙三十一年,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以遗民自居,终身没有剃发。

……

朱慈烺对王夫之印象最为深刻的并不是他的风骨,而是他的学识,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当之无愧的一代思想家,除了哲学心学那一套,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经世致用”和“均天下”这两个理论。

经世致用就是这一次殿试改为农政和数学的原因。

均天下,而不是君天下,王夫之的思想,离近现代的认识,已经是很接近了。

张煌言和王夫之,一人军事,一人思想,都在明末清初的历史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朱慈烺穿越而来,岂能不记得他们?

而在这之前,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人在南京创立了三文日报,就科举改制,增加农政和数学之事,和江南士子辩驳,一时成为风潮,到今日,他们的辩驳虽然已经结束,但三文日报却并没有停止,在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的捐助、题写报名、为名誉主编的情况下,三文日报继续发行,对天下人都关心的事务,比如辽东建虏,陕西流贼,新君政策,国家财税困局,都有讨论和针砭,至于作者,因为用的是笔名,所以没有人知道背后的真人到底是谁?

有人说,钱谦益也亲自下场,写了好几篇,但没有人能证实。

因为《三文日报》所写,都是大家关心,且非常敏感的话题,江南士子都趋之若鹜,每日《三文日报》一到街头,立刻就会被一抢而空,甚至有外地士子,不惜乘坐马车几百里赶到南京,为的就是买上一份《三文日报》。

私下里更听说,南京官员每日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令家人到街上去买《三文日报》---日报虽然不是官办,但礼部尚书钱谦益敢出资捐助,并且挂名做主编,隐隐然是得到了隆武帝的默许,如果没有,以钱谦益的胆子,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

而《三文日报》讨论的,很多都是民间不应该参与的敏感话题,但不论锦衣卫还是应天府衙,都无动于衷,所以人们合理猜测,《三文日报》怕是奉了隆武帝的旨意而成立的,只是为什么不成立在北京,却成立在南京,就是人们想不透的了。

但不管怎样,《三文日报》既然有皇帝的意思在里面,官员们当然要买来阅读,以从中知晓、并且揣摩皇帝的心思。

黄宗羲和顾炎武今年没有来参加新朝第一次的会试。一来《三文日报》太过繁忙,二来,他们不是举人,包括在天津水师担任赞画的侯方域,暂时都还没有资格参加。

……

“陛下。”

朱慈烺正想的出神,忽然听到王之心的声音,抬头一看,发现殿外广场上的学子们,已经开始交卷了。

“好。”

朱慈烺露出微笑,心想,华夏王朝第一批有近现代科学基础的人才,终于是要出来了。

农政和数学是一起考的,因此,每一个学子都是两份考题,答完之后,交到收卷官员面前,随即封住名姓,以暗卷的形势,交给阅卷官,开始阅卷打分。

此次恩科,主考官是内阁范景文,次考为户部侍郎堵胤锡。阅卷官则是从翰林院中挑出,一共十人。

不同于文章的甲乙,不同的考官有不同的认知,没有标准的答案,农政和数学的考试,却已经是提前将标准答案印好了,阅卷官只要照着答案,评判对错就可以了。因此,速度相当快。

三百人,六百多份考题,很快就阅卷批写完毕。

两科试卷的前十名,按照分数高低,送到隆武帝的御案之上。

此时还是暗卷,朱慈烺也不能知道,排名第一的试卷,究竟是哪一个学子所答?

拿起两科第一名的试卷,朱慈烺简单翻看了一下,古人的字就是舒服,看起来充满美感,试卷更是整洁,虽然是毛笔答题,但试卷之上,却一滴墨水也没有溅上。

排名第一的两份试卷,都是满分。

看完之后,朱慈烺满意的点头,然后拿起朱笔,在两科排名前三的试卷上,分别写下一二三……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调教太平洋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混在皇宫假太监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致命狂妃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的民国生涯盛唐逆子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名门春事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仙都穿越三国做将军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铁血大帅:我有千万大军最强篮下霸王北宋不南渡冷酷王妃遇上痴情王爷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丰华传三国:从新野开始大唐:吃货将军京极家的野望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