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尹洙说道:“太过残忍。”

郑朗听了很萌,说:“师鲁兄,何来此言?不是残忍,是民心所向。国君是昏主,朝堂群邪乱舞,做为子民应当怎么办?”

“荡浊水逆流而上,跃霾空而唱清啼。”

“孔孟也赞成师鲁兄的说法,这叫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夫子曰,岁数方知松柏后雕也。越是在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色。但还有一种说法,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如若遭逢无道之世,杀身取仁固然是勇也,终是不美,不起任何作用,反替君主增加一份恶名。故夫子认为无道则隐是一种智的做法。如今君主仁爱有加,国家蒸蒸曰上,以张元吴昊之能,不走科举,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上位。然而为了荣华富贵,叛逃贼寇,不仅如此,挑唆贼寇入侵我朝,杀害我朝百姓,危及我朝社稷。这不仅是以子轼父,还是借助贼人之手,合力轼父。隐是智,反则是贼是逆,张元吴昊不仅是孽,是贼,是谓不忠,是谓大逆不道。今天这样的下场,算是幸运了。国家不喜暴法,否则以他的罪名,剐上万刀也不为过。”

不爱国可不能叛国,就算叛国,也不能勾引敌国入侵自己祖国。这种汉歼还能让他好死?

这是大义,尹洙不能吭声。忽然想到一件事,昔曰范讽说郑朗是王莽,未来宋朝的大患,真乃好笑的评语。

三人走进郑家。

崔娴对韩琦一直很客气,让杏儿上茶,自己亲自下厨准备菜肴。

有些人少招惑为妙,崔娴这种客气正是这个心态。

韩琦不知道,感觉来郑朗家很舒服,上下对他全部十分尊重,倍有面子,捧着茶,问道:“行知,我听你那个联防之策,十分不错。不知能否在秦凤路推广否?”

“稚圭兄,联防之策一分为二,前者团结百姓,全民皆兵,作为边区百姓,这是应当做的事。不一定要作战,有了准备,敌人就不敢入侵,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二是闭塞道路,秦凤路想推广,我不赞成。它是从唐朝以丁数征税,于是闭关自守的落后政策上发展起来的想法。是一种倒退,你可以用我朝与唐朝的收入对比,看看那一种政策先进。吐蕃仅是防范,眼下几十年内,不会是我大宋的敌国。秦凤没有必要将道路闭塞,使商旅不行,于民不便,减少税赋收入。”

韩琦一阵沉思。

很多时候,他也佩服郑朗的一些奇思妙想。

当然,占了一千年的高度,再转过头看待宋朝,至少在这个高度上,无一人能及郑朗。

忽然门客进来禀报:“叶转运使求见。”

话音未落,叶清臣已经自顾自的走进来。

气喘吁吁地问:“行知,为什么那个价售马?”

问完了,才与韩琦、尹洙见礼。

尹洙奇怪地问:“什么价,什么售马。”

此战缴获大量战马,一共分配了四万匹后,将挑剩下来的战马郑朗一股脑全部推向关中,按照良莠不等,四到八缗钱出售给了老百姓。还没有出三白渠,便被老百姓哄抢一空。

叶清臣拦都拦不住,听说郑朗向渭州返回,急匆匆赶来,询问究竟。

“道卿兄为此事而来,正好稚圭兄与师鲁兄也在此,我们一道说说这个马。”

“马?”

“就是它,它在朝廷支出中占的份额不算大,可也不算小。每年国家购买战马,最少花费一百万贯,道卿兄,你也做过一段时间三司使,比我清楚这个账目支出。”

“就是,所以我才问你原因。”

买来时一匹马花上二十几贯,三十几贯,一路押送,物资损耗,维护看管,运到朝廷指定的地方,一匹马的价格会涨到五十几贯,六十几贯。所以每年国家买一万几千匹马,花费一百万贯的财帛。但没有完,郑朗又说道:“为了养这些马,侵占许多良地作为牧监,每年养马所需的草料,杂粮,马匹死亡,看管马匹官吏衙差的费用,一百万贯够了没有?”

才是大头呢。

“道卿,可朝廷每年花费这么多钱,战争来临时,又有多少匹战马能到战场使用?两万匹,一万匹,或是五千匹?”

更是讽刺,一年花费两三百万贯钱帛,十年下来能花多少钱,承平三十年,国家一共又花了多少钱帛?却等来这个结果。因此郑朗继续往下说去:“不是不好,朝廷也想有一些马匹,增加军队战斗力与机动速度。可除了西北一些地方外,其他地区不适合养马。柑橘过了淮河种植,还能结出甜美的桔子?西北数战侥幸得到一些马匹,自府麟路开始,顺着沿边地区,能放牧十万匹战马,与原来我朝拥有的战马数量相等,于西北放牧,战马速度耐力素质不会下降,何必非要迁移到中原地方种枳子?于西北放牧,能保证时刻训练出数支强大的骑兵,西北本来就要驻扎军队,增加的只是马料成本,于中原放牧,难道不需要马料?西北本身就有许多优良的牧场,减少牧监占地面积,减少国家支出,这也是一项小冗,等于是在为国家每年节约百万缗以上的开支。马匹数量不少,却结结实实地增加了数支强大的骑军。养马是用来做什么的?准备练一支骑军作战的,守卫国家,道卿,这是不是国家花大量金钱养马的最终目标?”

“不仅是如此。”

“我知道,国家花钱买马,也是安慰蕃子,蛮子,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手段?没马,一边购马一边用这种手段安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有了马,还继续为之,本身就是一种好面子,实际内心虚弱的表现。浪费这个金钱,不如直接一年赏赐给他们一些物资,或者派一些专人指导他们耕种,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更加实用。理解还好,不理解,这些蕃子,蛮子还真以为他们的马就是值的这个价,朝廷每年浪费大量钱财进行补贴,他们反而不领情,何苦之?”

叶清臣被说得无言以对。

其实宋朝优抚虽好,可是缺少王八之气,越往后去,这些蛮子十分讨厌的。

不能听砖家的分析,说什么农民与少数民族起义,以宋朝仁宗到哲宗朝的政治,都要起义推翻这个国家,中国上下五千年所有国家,任何时代都有更加推翻的理由。

正是因为待他们好不识好,屡次叛乱惹事生非,特别是梅山蛮与侬智高。

郑朗又说道:“对他们必须恩威并用。道卿,你也是良臣,知道这些抚恤是怎么变出来的?这些蛀虫养成了吸血的习惯,一点一滴吸着这个王朝的血液营养,不是吸君王的血,而是吸着中原勤劳百姓的鲜血。给他们的钱,不是变出来的,是从中原老百姓身上敛出来的!为什么如今国家民不聊生,还要继续让他们吸血?”

得换角度思考问题。

韩琦眼光亮了,因为他又看到一个新问题。

想有作为,但有眼光,看出真正问题的所在,才能进谏,不能胡说八道。

崔娴看着韩琦,心中摇头。

但知道这又是丈夫在耍聪明,拖韩琦下水。一个人提议声音不亮啊,得好几个有份量的人同时进谏,意见才能为朝廷采纳,特别是这些有争议的事。

“马是用来做什么的?抛开战争因素不提,它是用来耕地拉货物的。马上陕西三白渠成,再加上数路都在屯田,垦地会增加五万顷,这些耕地不能再用人拉犁的笨拙方法耕耘。仅这些屯田最少需要五万匹大牲畜,关中货运需要的牲畜更多,还有广大缺少牲畜耕地的地区,仅是陕西一处,最少缺少二十万匹马,是民用马,非乃战马。况且还有河南河北河东等北方疆域。全国缺少多少匹民用马?”

“但马价被朝廷哄抬起来,居高不下。一户人家有地五十亩,算是四等户,亩均产两石,一半交纳税赋,种子,肥料,余下一半,仅五十石麦粟,一家人还要吃还要喝还要穿还要住,能积余多少钱帛?马价又那么高,谁个百姓舍得用马?此战便是一次契机。不仅此战,还有市易?”

“市易?”

韩琦古怪地笑起来。

这正是郑朗高明的地方。瞎毡首鼠两端,郑朗改变主意,提高货物价格。一匹绢让他涨到快到五贯钱。这些粗绢从中原运来运费并不高,道理很简单,粮食笨重,损耕巨大,一车五石,须耗钱帛两贯钱,但一车绢能有多少匹?一匹绢损耗顶多损耗一百钱,两百钱,相对于绢的价格来说,又算什么?连韩琦看得眼热,想让家人做生意,太暴利了。

西夏青盐,宋境拒之不受,若用一些优惠的手段,逼得西夏人拿着牲畜交换,包括宋朝紧缺的马、驴、骡、牛、骆驼。原来一匹良马二十几贯,如今一缩,变成以货易货,仅是四五匹绢的价格,五六贯成本。劣马有可能只是三四贯成本。交给老百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赚这黑心钱,那么马只能售这个价。

叶清臣不明白,问:“稚圭,你笑什么?”

韩琦解释一遍,叶清臣又无语。

还不止韩琦想的这么多,首先是粮食,人口增加,得想办法增加粮食产量,必须用牲畜代替人力耕地。

其实往长远方向想,北方以后多灾多难,最终还是要引进一些杂粮为妙,土豆、玉米与红薯,才能将北方危机真正化解。无奈太远,太平洋洋流可以利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洋流恰恰相反,能使船只来回航行。但往东去,岛屿又小又少,缺少供给点,只能等海船技术进一步发展后,才能打主意。相信海外诸矿开发,船舶技术发展会很飞跃,在有生之年会等到的。

另一个问题郑朗迟疑不决,水稻,北方不是不能种植水稻。倭国从中国将水稻引进过去,已经培育出耐寒的水稻品种。辽东水稻品种正是九百年后从倭国重新引进回来,才使北大荒渐渐变成北大仓。

然而如今是契丹人……环境的问题,北方水土恶化,与过度游牧是分不开的。不是说耕种就是好的,耕种会使人口增加。对水的破坏未必及游牧的破坏力,可是人口增加,冬天西北寒冷,百姓熬冬要砍伐木材做木炭,为此还与吐蕃人发生过冲突。这是最主要的环境破坏,可能解决,棉花渐渐普及,比如今年几乎所有士兵都有了一身棉衣,以后还有棉被,再开发一些煤矿,对木炭的需求量会逐步减少。耕种反而成了对环境的保护,想得有些远。

眼下还有其他的好处,大量耕种,利于同化蕃羌。

马匹增加,百姓也要骑着它在农闲时放养,谁来放养,多是孩童,即便这样,骑术也不可能及自幼在大草原上长大的游牧少年,可是练一练,就能轻易组织一支强大的骑军。骑术不及,可以能用武器与纪律弥补。

韩琦说完,郑朗做了解释,彼岸大陆的杂粮没有说,环境也没有说,但说了前面的与后面的两条。

尹洙叹息一声:“依行知之言,益远大于弊啊。”

“道卿兄,稚圭兄,以为如何?”

“此乃良策,”韩琦说道。叶清臣恍恍惚惚的,没有回答。

“既是良策,稚圭兄,道卿兄,师鲁兄,我们一道呈上书奏如何?”

“此乃行知主意,我,我……”韩琦居然害羞起来,腼腆地支吾着。从郑朗手中抢功劳抢得太多,韩先生也不好意思再抢下去。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力挽狂澜重生之将星传奇我在大唐位极人臣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宦宠天下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穿越了的学霸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的民国生涯大唐之极品皇帝医妃惊世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神三群聊:三国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吾父朱高煦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