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贾昌朝这一回真傻了眼,急令大将郝质前去灭乱。

郝质也是郑朗点将谱上的一员勇将,虽落后一点,但在郑朗第三级名将谱上。自幼以挽弓为第一而扬名,在护送物资去麟州时,道遇西夏数千骑寇抄,赦质身先士卒,斩首夺马数百。与田朏行边,至柏谷,西夏挖堑道阻宋军,让二将御之寒岭下,大败之,修宁远诸寨,以扼贼冲。其人德艹也好,后来他的亲家董熙死,家贫无依,换作其他人,即便崔有节,还犹豫不决,直到看郑朗渐渐有了出息,才真正认可崔郑两家的亲事。然郝不同,自始至终没有嫌弃这门亲事,以女嫁董家子。

一个良将。

良将也没有办法,他手中的兵力太少,贝州城中举民皆兵,并且贝州为防契丹,城墙修得高大坚固无比,郝质去也攻不下来。

贾昌朝见事情捂不住,只好将事情经过禀报朝廷。

第一便是枢密院,因此贾昌朝拼命的捂,怕郑朗在后面使坏水,借机弹劾自己无能。但捂不住,没有办法,不但将情报往枢密院送,也往中书送,希望第一时间能让皇上知道。不能靠郑朗,得靠皇上。

郑朗看了贾昌朝的奏报,奏报上贾昌朝继续遮遮掩掩,没有将事情真相说出来,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次起义的强悍。去了枢密院,将枢密院几位大佬全部召齐,正准备商议,赵祯派人召他们去内宫。东府的几个大佬也喊了过来。

赵祯问郑朗:“郑卿,你怎么看?”

只有郑朗对军事最精通,所以询问郑朗。郑朗答道:“陛下,先令澶州、定州、孟州、翼州、德州、真定府、定州加强守备,以防贼势扩大。”

“准奏,曾卿,草诏。”

这是必须要做的,王则信徒很多,若是不设防,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州府,波及更多的人。

郑朗又说道:“契丹派来贺正旦使,使其由他道至京师。”

贝州一塞,只能绕道而行,赵祯皱眉,补充一句,道:“不得对契丹使泄露。”

丢人啊。

第二道诏书下达,郑朗又说道:“陛下,勿用担心,只是一些乱民,选择一些良将,即可迅速扑灭。”

就是这句话,将贾昌朝送到当铺里。

赵祯再下第三道圣旨,贝州乃是国家要害之地,郑朗说得轻描淡写,赵祯仍没有怠慢,派宫苑使麦允言与西京作坊使、大将王凯前往贝州捕杀军贼,高阳关都部署大将王信听闻贝州乱,主动率本部兵前往贝州灭贼,即以王信为贝州城下招捉都部署。本来是很不错的,王凯与王信都是名将,难道还对付不了王则?

但赵祯想给老师一个正名的机会,又诏贾昌朝主持这次平叛事宜。

老虎好几个,王凯、王信、郝质,但领首的那个人连一头棉羊都算不上,进攻不得力。略取得一些效果,看到大批官军到来,贝州城中不是所有人都信抑王则这个转世的弥勒佛。有人就逃了出来,赵祯下了一道很仁慈的圣旨,对于这些人,若有家人在城中为乱,家属羁管,非为乱者,勿令忧疑。

一系列布置完毕,赵祯在都堂上问了一句:“诸卿,朕真失德了吗?”

不懂啊,他做得很好了,可是灾害连连,又无子嗣,西夏叛乱,连国内老百姓与兵士发生多起谋反,心中纠结了,想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儿。

“陛下,此次与陛下无关,完全是王则个人野心膨胀,才产生的谋反,”郑朗说道。王小波与李顺起义还有些借口,朝廷实施茶法,让他们这些小茶商利益受到损害,张海郭邈山也有借口,官逼民反,饿得走投无路,但王则这算什么?如来佛让他造反的?若都象他这样,国还成国吗?

可是赵祯喜欢自虐,认为自己做得不好,先是加恩百官,授王贻永封遂国公,夏竦英国公,章得象郇国公,王德用祁国公,郑朗为郑国公。旧制,食邑万户,也就是一次层层累加起来的食邑,比如郑朗此时累加到四千余户,即封国公。王旦为相时,过万户,仍谦不受。这次诸人当中,只有夏竦赵祯为了弥补安慰,数次加邑,过了万户。

优待大臣,反正国公在宋朝也不值钱,仅是虚名。

郑朗拒之。

还是不受,并且写了一个谢表,国家如此,宰执有失,有何颜面受其国公。

赵祯刻意召他入宫,含蓄地说:“你不受,他人如何得受?”

“陛下,其他数人,皆是年高,陛下,臣还年青,不能被虚名所累。”

赵祯醒悟,未受。但终是让郑朗多少沾了一些虚名,再三拒赏,名声更显,而郑朗最不需要的就是这个名声。弄得象范仲淹一样,天下瞩目,是自讨苦吃。

提前举行南郊大祭,南郊祭是假的,借着南郊祭,就能给兵士们种种好处,百姓们的善政,安抚人心。不能再象这样继续造反下去,因此厚贿天下。

张方平急了,上了一奏。自陕西用兵以来,内外增置禁军八百六十余指挥,约四十有余万人,虽略有裁减,数额仍为不少。按中等计算,约人给料钱五百,月粮两石五斗,春冬衣紬绢六匹。帛十二两,随衣钱三千。计每年给料钱近两百万缗,粮一千多万石,准例六折,米计六百余万石,紬绢两百万匹,帛四百万两,随衣钱近百万缗。

这是指增兵造成的财政支出,原来不计。还算好的,若不是陆续的裁兵,这一数字更可怕。

又说三路本道财赋不足,募商人入中粮草,度支给还钱帛,则例价率涨三倍,茶盐矾缘此法而贱,货利流散,弊却悉归朝廷。自庆历三年以后,再增给西北银绢,内外文武冗官,曰更增加,三司经用越发不足。这是范仲淹与韩琦造成的部分后果,陆续地增加西北驻军福利,边军太苦,对此郑朗一度也保持默认的态度。

南郊祭过于频繁,每次南郊最少出六百万缗赏钱,每年国家铸钱九百余万缗,内藏还需每年出三百万缗银绢,才足三司经费。今外州库搜刮一空,不知内藏蓄积几何?可供今后支拨?天下山泽之利,茶盐酒税诸色课入,比之先朝大有增加,可谓无遗利也。若据国家天下之广,岁入之数,自古无此多者,然有司调度,曰见匮乏,不知所出何处?

自古以来,也没有看到那一个国家一年有这么多收入,可这个钱用到什么地方?张方平很不懂。

问题出在哪儿呢?

张方平仔细想,只有两个,因为范仲淹进谏,朝廷卖官公开化,六千缗即给薄尉,万缗即给殿直。当时朝廷是得了一笔小钱,可以后这些官员要发放薪酬的,再加上滥赏,造成朝廷严重冗官。

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冗兵,使用郑朗的裁兵法,兵士数量严重下降,还是有许多兵士,正规的禁蕃兵七十多万,厢兵三十五万,还有大量壮丁、弓箭手,数万土兵,以及六十多万保丁,依然在冗。反观以前,太祖取天下仅养兵十五万,太宗征后汉,用兵契丹,养兵才四十几万。先帝备李继迁贼,御北敌,养兵五十几万人(指正规的禁军),及契丹请和,稍稍淘汰,天下才稍稍供支平衡。但如今增加这么多冗兵,国家用费怎么能满足?而且赵祯滥赏无度,以前南郊祭三四年,四五年一次,现在往往两年便有一次,一次南郊祭得用多少赏赐。

俺这个三司使没法子过了。

书上不报,赵祯有赵祯的想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钱,为什么不用掉,而将它烂在国库里?

看到赵祯这个态度,连郑朗也有些发急,不行,不是这样用钱的,于其滥赏,不如轻徭薄敛,这才是真正造福于百姓。但张方平脑袋很清醒,盐茶酒矾都出现了弊端,张方平却说臣思之很正常,乃是势之然也。不敢动它,每动一样,皆会引起天大的麻烦。

急的是张方平,王拱辰留下的三司,还有些积余,但两次南郊祭,一场大灾害,国库又渐渐空荡荡,他肯定会发急。但对此事,郑朗没有表态,这次南郊祭不能说没有好处,一次南郊祭,朝廷会出台一些善政,抚恤,以及对兵士的赏赐。至少能安北方的民心,要知道王则这个弥勒佛信徒不仅是贝州,在他州也有许多。

……贝州城下,依然在血战。

这是在替弥勒佛作战,即便战死,也能上天成为神仙,最少能做一个小罗汉的什么,信徒悍勇无比。最让王信等人气愤的是贝州城为了防御契丹,城中还有许多劲弩、投石机、火药,甚至还有几台床子弩。

倒也罢,关健贾昌朝在胡乱指挥,又摆着首相的架子,无一人敢违反其命令,也不敢违抗,让他用军令斩杀,也是白杀了。即便将王信斩杀,王信又上哪儿诉冤去?

贾昌朝又下了一道荒谬的命令,他在气愤之下,许贝州军民击杀王则党徒,也就是王则的信徒,重赏。官军攻得紧,重军云集,即便信王则,也没有人敢在贝州城外谋反。这一道命令下后,先是有军民杀真正的信徒,后来胡乱杀人冒赏,使贝州郊外一片混乱。

王信一看这样不行,秘密将王凯喊来,说道:“胜之兄,贾相公不懂军务。”

他一个人不敢说,得联手王凯。

“公亮,你说怎么办?”王凯同样愁眉苦脸。郑朗弄了一个名将谱,将他们排在最前面十位,却让一个小小的贝州城反贼困住,感到很丢脸。

“向枢密院写奏折吧,咱们请求郑相公换掉主帅,如何?”

“你说让郑相公亲自前来?”

“郑相公亲自前来……”王信很想,他与郑朗相处过一段时间,无论军事才能,或者对武将的器重,远远胜过贾昌朝,但随着摇头:“不大可能,若是副相还可以,如今郑相公乃是西府首相,如何亲来前线?”

这时候他有些后悔,早知现在,当初就不该主动请战,前来贝州城下,丢了一世英名。

王凯又担心地说:“我们写奏折向西府反应情况,郑相公一定会换人,可这个贾相公……”

对于贾昌朝的手段,王凯还是听闻一点的。他对付不了郑朗与吴育,但对付自己这些武将们,小菜一碟,自己六十高龄了,何必犯这个忌讳。

王凯害怕,王信更害怕,王凯出身名门之后,自己呢,仅是出身一个富农家庭,能不怕贾昌朝吗?

两人想不出好办法,正在这时候,又发生一件让他们气得不行的事。

朝廷派了沧州知州高继隆前来知贝州,这个人来头更大,高琼的第六个儿子。但还有一个更深的背景,他大哥的儿子高遵甫娶了曹玘之女,与曹皇后乃是嫡亲姐妹。若嫌背景不够深,还能攀出一位,高遵甫有一个女儿,就是曹皇后的亲侄女,叫高滔滔,与宫中赵祯收养的那位订下亲事。当然高家也是打出来的功劳,不但高琼,高琼长子,高滔滔的爷爷高继勋,次子高继宣皆是名将。高继隆稍次之,但在西北也有攻克西夏后桥寨之功。

这位主一来,王凯的家世也不够用了。

看看这位高知州有何良策,高继隆与贾昌朝密议大半天,良策出来,招安!

听到这个决策,王信与王凯身体打冷摆子。

张海能招安,郭邈山能招安,他们谋反多半是所逼而谋反的,更没有建国号,因此朝廷不是用谋这一词,而说盗匪。王则是因何而造反,身为小校,一年薪酬有好几百贯。朝廷并没有虐待其人。而且大建国号,让百姓与兵士脸上刺破义军破赵得胜,何谓破赵?这样也能招安,以后岂不是什么人都能谋反。反正能成更好,不能成也能被朝廷招安,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

好良策!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力挽狂澜重生之将星传奇我在大唐位极人臣龙魂特种兵这位诗仙要退婚宦宠天下汉阙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师娘,我不想努力了吕布:总有谋士想害我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风雨大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穿越了的学霸无敌天下大争之世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致命狂妃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的民国生涯大唐之极品皇帝医妃惊世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神三群聊:三国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名门春事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战神侍卫美娇妻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吾父朱高煦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开局落草土匪窝狂魔战神杨再兴开局一首诗,震惊满朝文武!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败家世子:怎么一不小心成皇帝了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谢家有女我,贾蓉,不做绿帽王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