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点头应是。
“郎君,如今庄子上的活儿也有不少,不管是书院还是工坊,又或者是其他,您做的已经够多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咱们这庄子,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一样的变化。”
老赵守着这家宅二十多年,这泾阳县的变化,他再清楚不过了。
而且,自家郎君背后付出了多少,他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郎君不是没本事,是有本事而不敢施展。
如今即便已经是郡王的尊贵身份,当今陛下的堂弟,手底下的产业还招人惦记,因为挣钱的买卖还生出诸多事端呢。
这要是放在当年,家里不说一穷二白,也是要钱没钱,要身份没身份,但凡出挑点,那就是塌天大祸。
冒头的椽子先烂。
这庄子能有如今的光景,放在以前,是说破了天都不敢想啊。
伍良业看着自家郎君和赵管家站在村口感慨,说对这个庄子有什么感情,不好说。
但是,这个庄子上的孩子,一定不会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吧.......
但愿天底下所有的小孩子,都不再会像自己小时候那样。
伍良业握紧刀柄的手又紧了紧。
“老赵,你先回家吧,我和伍良业,去工地上看看。”李复说道。
“是。”老赵拱手应声。
从村口走到宅子,老赵回了家,李复则是和伍良业一起溜达着往工地上去。
先前书院考试的混乱,在整个庄子上,也就持续了一两天的时间。
毕竟,在庄子上,算不得什么大事。
对于庄子上的百姓来说,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反正庄子上有王府两卫的诸多兵士,他们坚信,出不了什么差错。
平日里王府两卫的人就时常巡逻,那几天,也不过是巡逻的次数更加频繁而已,无须大惊小怪。
长安城,鸿胪寺。
阿倍仲麻吕和朴仁期结伴而行,从鸿胪寺卿那里讨要了许多关于大唐礼仪的记载。
作为今年刚到长安的使者,他们迫切的需要学习大唐的诸多知识,以免在大场合里闹出什么笑话。
回到住处,两人各自回了房间,阿倍仲麻吕去找高丸真藤。
“高丸君,这是我从鸿胪寺那里领到的书籍。”阿倍仲麻吕将竹简分享给高丸真藤看:“里面记载了许多大唐的礼仪,我还要在这里待上三年,需要短时间内赶紧将这些礼仪熟悉好。”
高丸真藤点了点头。
“恩,是这样的,我刚刚来到大唐的时候,是大唐的官员,亲自派人,教导我们一些基本的礼仪,但是现在,长安城里,来自各个国家的使者越来越多了,鸿胪寺的人,已经腾不出这么多人手了,只能将记录礼仪的书册,分发给各国的使者。”
“来大唐学习的,不止是我们。”
“等到秋天,我就要回去了。”高丸真藤说道:“义直君还要留在这里继续学习,我要将我们已经学到,收集到的,都带回去。”
阿倍仲麻吕微微躬身。
“只是,在临走之前,还有一件事情,我要交代给你。”高丸真藤说道。
“高丸君请讲。”
“义直君得到大唐皇帝的恩典,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所以,长安城的许多事情,他是没有时间做的,只能交给我们,而我,马上就要离开了,所以,我们未完成的事情,需要你继续来做。”高丸真藤认真的看着阿倍仲麻吕说道:“当然,如果我再次有机会能够来到大唐,来到长安,我还是会继续我们要做的事情。”
高丸真藤觉得,如果说国内继续派遣遣唐使的话,自己要求回到这边来,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毕竟,学习大唐的语言和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有这个基础,再次到这边来,还是有优势的。
“我们来大唐,不就是为了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吗?”阿倍仲麻吕疑惑:“义直君既然已经进了国子监,那么,他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吧?”
高丸真藤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国子监虽然有很多非常有学问的人,可是他们传授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
“而真正对于我们的国家有用的知识,不在书本上,而是在大唐的朝堂上,在大唐的民间,那些拥有高超技艺的匠人,他们这些工匠的技术和精神,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我们要将更完美的农耕种植技术,工具打造技术还有其他更多的技术知识,带回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更好。”
“未来才能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植出更多的粮食,国家才能更有序的运转起来。”
“你来到长安,也已经有半个多月了。”高丸真藤看着阿倍仲麻吕:“长安城里的许多新鲜的东西,你应该也听说过,甚至是见识过了。”
“大唐的丝绸,瓷器,酒水,茶叶,还有更多精美的东西。”
“将他们带回去,一定会受到贵族们的喜爱,而仅仅只是带回去成品,还远远不够.......”
说到这里,高丸真藤的眼神里闪烁着野狼一样的光芒。
不,是应该说,将野心写在了脸上,在阿倍仲麻吕的面前,丝毫不加掩饰。
高丸真藤将自己和义直古麻吕在长安城处处行动受限的处境告诉了阿倍仲麻吕。
“你刚来长安,或许,很多人不认识你,刚好,也给了你可以自由行动的机会。”
高丸真藤说着说着,就想到了泾阳县。
也许,让面孔不熟悉的阿倍仲麻吕去一趟,万一有意外的收获呢?
高丸真藤和义直古麻吕两人即便是再迟钝,快要三年过去了,也看得出来,那位泾阳王殿下,恐怕是对他们有所防范,所以才连面都不见他们。
“我跟你说......”
高丸真藤拉着阿倍仲麻吕在房间内坐下,开始跟他交代一些事情的细节.......
三日后,阿倍仲麻吕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两个仆从,踏入了泾阳县境内。
阿倍仲麻吕的大唐官话虽然说的不算好,但是比起其他长安城里的遣唐使,还算是拔尖的,旁人问起,也可以说是外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