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担心,我这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熟人,即便被她们知道,亦无妨,大不了说我胳膊肘子往外拐。”
周母晃了晃脑袋,满脸不以为意,更何况她早已做好了被挖苦的准备。
“可我不愿因几颗甜杏,让您遭受责骂。”
梅花嫂子从小就喜欢总是说话温温柔柔的姨母,只可惜她命不好,所托非人,姨丈总是一副大男子做派,压根儿不晓得心疼为何物。
好不容易伺候走了公婆,将几个孩子抚养成人,没曾想他们的脾性皆随了姨丈,不懂得体恤母亲,娶了媳妇后更是如此,仿佛姨母天生就是奴仆命,就该为他们一家子没日没夜地操劳。
周母闻听此言,笑着摆了摆手,“这么多年,我早已习以为常,又岂会在乎多那两句,如果不是你,兰香也不可能觅得如此佳婿,不过是几颗甜杏而已,你就收下吧!”
若不是外甥女,唯一心疼自己的女儿,恐怕此刻,还在娘家遭受儿媳的冷眼。
“表妹可有给姨母传信回来?”梅花嫂子边接过篮子边问。
周母微微点头,“有,我正打算与你说此事呢!前两日村中李婆子去县城姑娘家小住,说是在街上撞见了兰香,托她给我带话,说自己现在过的很好,姑爷挣的钱也都交由她保管,不仅如此,还会不时买些小礼物,她也寻了份活计做,等年底得空就回来看我,并捎了一两银子。”
她此生并无大的奢望,只求唯一的女儿此生幸福。
未曾想,此次真的嫁对了人,寻了个知冷知热的。虽说有两个孩子,却并未带在身旁一同生活。
“真的吗?那太好了,如此一来,姨母也可以放心了。”得知表妹过得很好,梅花嫂子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是啊!我也没想到,姑爷竟会将掌家之权交给你表妹,一直以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周母感慨万分地说道。
在她的印象中,半路夫妻多是藏着心眼,很少见到女婿这般大度之人。
两人很快便进了里屋,吴婆婆见家中来了客人,提着茶壶就从自己的房间走了进来,“哟!是亲家母过来了,累坏了吧!快喝杯水凉快凉快。”
儿媳的姨母,她自然是熟识的,也对她们家的情况略知一二,对此深感同情。
周母喜笑颜开,“多谢亲家母关心,我还好,清晨的太阳没有那么毒辣,倒也未觉得有多热,只是略感口渴。这是我给孩子们带来的甜杏,你尝尝,可甜了。”言罢,便从篮子中取出几个黄澄澄的甜杏,递了过去。
吴婆婆毫不迟疑地伸手接过,“这杏子个头可真不小,看着就好吃。”
周母不当家之事,她也有所耳闻,想必这些杏子,也是费了一番口舌才拿来的。心中不禁思忖,待会该给其带点什么回去。
周母连连点头,“嗯!甜得很呢。亲家母近来身体可好?”
话毕,便端起水杯,一饮而尽,连喝两杯,这才感觉通体舒畅了许多。
吴婆婆笑着说道:“托亲家母的福,身体还算硬朗。”
看着坐在桌前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的两人,本打算去找小溪的梅花嫂子,也只得暂且将此念头放下。
“梅花,你不是要去陈家吗?赶紧去吧!我来陪你姨母。”吴婆婆记得儿媳已将菠菜割下,如果放上半日,怕是就不新鲜了。
尚未等梅花嫂子开口,周母便抢先说道,“你要去陈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到来,似乎有些不是时候。
“是啊!家中种的菠菜长势喜人,吃不完,想给小溪送一些过去,姨母,您先与我婆婆坐一会,我去去就回。”
婆婆与姨母彼此熟悉,将两人留在家中,也并无不妥。
“好,那你赶紧去吧!莫要因我耽搁了你的正事。”周母点了点头,言辞恳切地催促道。
知道外甥女要出去,她又岂能自私地将其留在家中,陪伴自己这个老婆子,更何况,很快就会回来呢!
梅花嫂子柔声细语地说道:“好的,那就有劳娘您陪我姨母一会儿。”
也不知为何,自从婆婆说完,她就恨不得立刻去陈家,或许是多日未见小溪,有点想念吧!”
吴婆婆闻听此言,赶忙摆了摆手,“你这孩子,一家人啥麻烦不麻烦,再者说,我也是许久未见你姨母了,正好有很多话想和她说呢!你快快去吧!”
就这样,梅花嫂子挎着满满一篮子鲜嫩的菠菜,出了门。
待她来到陈家时,才从黑娃口中得知,小溪竟然不声不响地租下一间铺子,做起了花馍的营生,更为凑巧的是,今日恰好是铺子开张的日子。
开铺子,那可是头等大事,作为小溪的好姐妹,她自然得准备一份贺礼。
只可惜,她身上仅有十几个铜板,与她所需的数目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左思右想了好一会儿,她只得悻悻地回了家,盘算着多取些银子,亲自前去给小溪道喜。
得知陈家铺子今日开张,周母不禁有些犯愁,主要是她对此事一无所知,未曾提前备好礼物。
“梅花,要不你借姨母一百文,我也去陈家送份礼。”
她一直对小溪帮女儿介绍了一门好亲事心怀感激,恰巧又赶上人家铺子开张,若是两手空空前去,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姨母,我知道您心里的想法,但小溪并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而且这次开铺子,她也没有通知任何人,就算您送她也不会收。”梅花嫂子轻声细语地安慰道。
“可我总觉得这样似乎有些不好……”周母的声音如同蚊蝇般细微,仿佛在自言自语。
“亲家母你就听兰香的吧!”吴婆婆也觉得儿媳说的有道理。在旁宽慰。
梅花嫂子带上一两银子,就要去小溪的铺子。
见此情景,周母觉得再坐下去也没意义,便提出要回村,任由婆媳二人如何挽留,也执意要离开。
梅花嫂子让她将杏子带回去,老人家说啥也不同意,就匆匆离开了。
“夫人,没想到这鲜花饼卖的还挺好。”夏竹看了眼托盘里所剩不多的鲜花饼,悠悠说道,声音中透着一丝惊讶。
小溪也有点意外,毕竟鲜花饼的价格不便宜,而且还有一点点苦涩。
她原本担心做太多卖不完,也只烤了四十张而已,此时也不过还剩八九张。
对于这个结果,小溪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