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镇北王周宁正在营帐中与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商议军情。突然间,一名信使匆匆闯入,呈上了太子周明的亲笔信。周宁接过信件,展开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正如周宁所预料的那样,太子周明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向他求援了。而且,信中还直接开出了条件——一百万两银子作为出兵的代价。周宁心中暗喜,这笔买卖可真是太划算了!
周宁随即将信递给了下方的诸位文臣武将,朗声道:“诸位,太子周明来信了,大家都看看吧。”众人闻言,纷纷上前接过信件,传阅起来。
待众人看完信后,营帐中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大家都心知肚明,太子周明这封求援信就如同东风一般,为他们出兵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各位将领们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周宁早有盘算,未雨绸缪,他果断地率领赵飞虎等人马不停蹄地奔赴雁北关。一路风驰电掣,终于抵达目的地。
一到雁北关,周宁毫不迟疑,即刻点兵遣将,浩浩荡荡地朝宛城进发。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太子周明得到消息,得知镇北王周宁已率兵越过雁北关,正带着兵马朝宛城疾驰而来。
这个消息令周明心中惶恐不安,他忧心忡忡地担心周宁会借着增援的名义,直接挥师攻打宛城。
太子周明心急如焚,赶忙向他的舅舅魏无忌求教:“舅舅,如今周宁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又该让他去哪里支援呢?”
魏无忌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太子殿下,依我之见,若能让镇北王周宁与二皇子周立正面对决,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以我对周宁的了解,他恐怕不会轻易应允。如此一来,倒不如另辟蹊径,派他前往荔城,让他去对付礼亲王。”
太子周明略加思索,觉得魏无忌所言不无道理,便点头应道:“好,就依舅舅所言。即刻派人将银子送去给周宁,命他直接赶赴荔城。同时,传讯荔城守将蔡斌,让他保存实力,将后续的战斗全权交由周宁处置。”
魏无忌领命而去,迅速安排人手备好银子。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亲自出马,去面见周宁,以确保事情能够顺利进行。
周宁闻听前方有太子的军队,心中一喜,他深知此次急行军的目的便是尽快赶到宛城,探察太子的态度。如今太子的人亲自前来,想必是有重要事情相告。
不多时,探子来报,前方发现的军队乃是太子所遣,领头之人正是魏无忌。周宁听闻,喜出望外,赶忙率领众人亲自迎上前去。
待双方会面,周宁满脸笑容,热情地说道:“魏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我等再有几日便能抵达宛城,面见太子殿下了。”
魏无忌一脸严肃,拱手道:“镇北王,实不相瞒,军情紧急,太子殿下特命我前来传讯。如今礼亲王来势汹汹,正猛攻荔城,太子殿下希望您能直接前往荔城,击退礼亲王的进攻。”
周宁闻言,不禁叹息一声,面露难色:“本王与太子殿下已多年未见,本想着此次前往宛城,能与殿下一叙旧情。然而,军情如火,刻不容缓,本王自然是以大局为重,先去荔城解围要紧。”
魏无忌见状,连忙劝慰道:“镇北王深明大义,实乃国之栋梁,在这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真乃我辈楷模啊!”
说罢,魏无忌指了指外面的箱子,接着说道,“这是太子殿下特意为您准备的军费,您看看是否需要清点一下。”
魏无忌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他显然是在暗指周宁为了钱财而不顾一切地卖命。
然而,周宁却仿佛完全没有领会到魏无忌的意思,他面不改色地回应道:“魏大人,您过奖了。我身为大周的镇北王,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协助太子殿下,这不过是我应尽的职责罢了。”
魏无忌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但他也明白与周宁争论下去并无益处。
毕竟,他已经顺利完成了太子交代给他的任务,再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不满,带着手下的人转身离去。
周宁看着魏无忌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心里清楚,太子之所以没有让他前往凌城,而是选择了荔城,就是怕他另有所图。
或许,太子也深知他不会轻易与二皇子正面对决,所以才特意安排他去荔城,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经过五天的长途跋涉,周宁终于抵达了荔城。还未进城,周宁便远远地听到了城内传来的阵阵喊杀声。
显然,荔城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周宁心中一紧,急忙催促大军加快行进速度。
然而,就在周宁的大军尚未抵达荔城时,礼亲王便已收到了消息。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令鸣金收兵,并命令军队加强戒备,以防周宁突然发动袭击。
荔城守将蔡斌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只见那黑压压的一片军队如汹涌的波涛般朝荔城涌来,气势磅礴,令人心生畏惧。
这些士兵们个个身披重甲,手持利刃,步伐稳健,显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蔡斌心中暗自惊叹,他深知这支军队的强大实力,也明白镇北王周宁绝非等闲之辈。
面对名声赫赫的镇北王,蔡斌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毫不犹豫地亲自来到城下,想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支令人生畏军队地缔造者。
当蔡斌走到城门口时,一眼便望见了站在最前方的那位将领。只见那人身着一袭黑色战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眉宇间透露出一种威严和自信。蔡斌心想,此人必定就是镇北王周宁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