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巡视新城的地址时,谢安指着天上星星的排列,不紧不慢地说道:“按照紫微垣的布局,这里适合建造粮仓;太微垣的方位适合建造官署。”
他突然弯下腰,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揉搓,说道:“这黑土带着腥味,地下应该有暗河。”
第二天,民夫们果然在这里挖掘出了水脉。
三天之后,秦羽的桌案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书。
有谢道韫用朱砂批注过的田亩册子,有谢玄呈上来的兵员名册,还有谢灵运编纂的蒙学课本。
最引人注目的是谢安亲手绘制的城防图——不仅标注了箭楼的方位,就连马道的坡度都精确到了寸。
收税的那一天,几百辆牛车满载着粮袋驶进了官仓。
谢万捧着账册前来禀报:“东郡的三千户人家没有一户欠缴税款,反而多捐出了四千石粮食作为义仓储备。”
秦羽翻开那本盖满了红色指印的捐粮簿,发现每一页的边角上都画着谢氏独有的莲花押。
只过了几天时间,谢玄训练的弩手已经在城墙上轮流值守了。
谢道韫主持的织坊生产出来的锦缎,正通过谢氏的商队运往邻近的郡县。
而在谢灵运的学堂里,年幼孩童的诵读声混合着梅花的香气从窗外飘了出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自己治理下的大秦镇,秦羽紧紧握住手中的玉佩,终于明白了“天赐良缘”的真正含义——这并不是简单的联姻,而是和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命运相连。
寒风中传来守夜士卒整齐的梆子声,与从谢氏大宅里传来的编钟的清脆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
秦羽放下朱砂笔的时候,最后一封分镇公文刚好批阅完成。
窗外传来谢玄练兵时敲击金柝的声音,他望着砚台里还未干涸的墨汁,突然发现,最近所有文书上都带着若有若无的梅香——那是谢道韫每日整理案卷时留下的气息。
“主公,该用午膳了。”侍卫捧着食盒走进来,看见青年领主正对着桌角发愣。
桌角摆放着谢道韫昨天送来的地形图,边角处用蝇头小楷标注着矿脉的走向。
当天夜里,军议结束后,秦羽叫住了正在收拾舆图的谢道韫。
女子转身时,发间的银簪划过一道弧光,晃得秦羽喉头有些发紧,他开口说道:“若将西镇官道拓宽三丈……”
“需要征调三百民夫,工期为二十日。”谢道韫接过话头,连睫毛都没有颤动一下,指尖点在地图的某处,接着说,“此处的山岩最薄。”
秦羽突然握住了她的手腕,触碰到了她袖中的硬物——那是一把青铜算筹。
谢道韫惊讶地抬起头,正好对上了他炽热的目光。秦羽说道:“明天让谢安先生选个吉日吧。”
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谢朗正在校场教新兵辨认旗语。年轻的文士手一抖,令旗差点戳到旁边士卒的鼻子上。
谢玄的佩剑倒是握得很稳,只是当天夜里把剑穗重新编了三遍。只有谢安抚着胡须微笑,第二天就捧着黄历走进了议事厅。
婚期定在了三天后。杨家将到来的那天,谢奕带着三十车粮草从南镇赶了回来,车辙印里还夹杂着未融化的雪粒。
杨延昭的银甲在冬日里闪烁着冷光,可他在看到谢玄腰间新佩戴的玉珏时,脸上露出了笑意,说道:“谢兄,这饰物倒是很风雅。”
“是舍妹给的压襟。”谢玄说着,故意晃了晃玉佩,引得杨宗保凑近仔细观看。
少年将军突然红着脸后退了两步——原来谢道韫正从回廊转出来,她头上金丝掐花的凤冠压着如墨般的青丝。
……
寅时三刻,谢道韫的妆奁匣子不知怎么就卡住了。
侍女捧着凤冠,急得直跺脚。只见新娘不慌不忙,抽出随身携带的青铜算筹,没几下就撬开了暗扣。
侍女忍不住嘟囔:“姑娘大喜的日子还带着这个……”
话还没说完,外头突然传来谢朗的惊呼声——原来他负责押送妆奁的车队陷在了南门的泥坑里。
这边秦羽刚跨上马背,佩剑的流苏穗子却缠住了马鞍。
他干脆一挥手,拔剑斩断了穗子。
这时,谢玄抱着胳膊靠在门边,调侃道:“主公这是学霍去病破匈奴呢?”
话音刚落,杨延昭带着十八车贺礼,冲破晨雾而来。
车辕上绑着的红绸,还凝结着霜花。
眼看吉时就要到了,谢安正捧着礼单查看,手指突然停住,说道:“少了半斤合卺酒。”
谢尚气得用鸠杖重重杵地,老仆赶忙连滚带爬地从地窖又抱出一坛。
酒封一拍开,那边谢道韫正踩着杨宗保的脊背登上花轿——少年将军的银甲把她的绣鞋硌得生疼。
傧相刚喊出“迎新妇”,城楼的了望鼓突然敲响。
谢玄的剑都已经拔出半寸,结果一看,原来是杨文广带着迎亲队伍在玩骑兵阵仗。
孩童们撒的合欢花瓣里,还混着箭矢的尾羽。
秦羽骑马经过,箭杆被马蹄踩得噼啪作响。
到了拜堂的时候,香案突然倾斜。谢道韫头上的红盖头晃了晃,她从袖中半截铁尺卡住案角。
秦羽瞥见妻子用脚尖勾正了蒲团,谢安捋着胡须的手还停在半空,嘴里的祭文已经念到“乾坤和合”。
杨继业献上的贺礼是一张铁胎弓。佘太君亲手将弓弦套在新娘腕上,突然发现谢道韫中指有一层薄茧,便问:“姑娘家也拉得动两石弓?”
谢道韫坦然回答:“平日丈量田亩用的测绳勒的。”
说完,顺手用弓弦帮杨文广系紧了歪斜的护腕。
宴席上,首盏酒还没斟满,谢朗就已经和杨家的亲兵掰起了腕子。
青玉酒樽在案几上被震得叮当响,谢道韫不动声色地将地形图垫在案角。
当谢朗第七次输掉时,谢玄解下玉佩拍在桌上,说:“押北镇新锻的陌刀。”
秦羽拎着合衾酒过来时,新娘正用珍珠串子演示赋税比例:“若将矿税折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