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晨光悠悠洒落,似轻柔薄纱,悄然刺破那如絮薄雾。
殿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朱方正面色凝重如霜,修长的手指死死捏着御史台新递来的弹劾奏章,
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好似要将那薄薄的纸张生生捏碎。
短短三日,十七份奏折如潮水般涌来,联名反对长公主参政。
奏章上 “牝鸡司晨”“有违祖制” 等墨迹未干的字样,
犹如一支支淬了剧毒的利箭,直直刺向他精心布局的计划。
“太子殿下,此事关乎国本,还请三思啊!”
礼部侍郎周大人神色惶急,脚步匆匆出列。
他随着颤抖的身躯微微晃动,仿佛也在为这紧张局势惊惶不安。
在他身后,二十余位大臣齐刷刷跪地,
一片片朝服在青砖上铺开,宛如翻涌不息的乌云,透着压抑与沉重。
朱方正剑眉倒竖,眼中怒火燃烧,猛地将奏章狠狠拍在龙案之上。
“砰” 的一声,震得盏中茶水飞溅而出,
恰似他此刻难以遏制的满腔怒火。
“祖制?当年太祖皇帝废除殉葬制,难道不是打破祖制?
若事事拘泥旧规,我幽国还如何昌盛繁荣?
难道诸位大臣,就想眼睁睁看着国家固步自封,走向衰败不成?”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大人伏地不起,声音颤抖:
“太子殿下,祖宗规矩不可废啊,长公主参政,
实乃前所未有的大事,恐乱了朝纲,动摇国本。”
朱方正冷哼一声:
“朝纲?国本?若因循守旧,不思变通,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长公主聪慧过人,参与政务以来,多有良策,
于国于民皆有益处,为何就不能参政?”
众大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再言语。
太子知道,成见是座山,最难的事改变大家的看法
决定办办报了控制舆论。
三日后,朱雀大街热闹非凡,人潮如织。
喧闹声中,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骤然炸响,
震得人耳嗡嗡作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朱方正身着华丽锦服,气宇轩昂,
大步走到一处高台前,亲手揭开红绸。
“大幽报社”
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他稳稳握着刻有报社印章的檀木匣,面带微笑,
对着围观百姓高声说道:
“即日起,大幽报社正式成立。”
为了推广报纸,太子化名在上面连载了《红楼梦》
一时间,全城各处出现了卖报的孩童。
各处吃食饭店也出现了读报者。
专门读给不识字的人听。
“列位看官,且听这开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随着《红楼梦》的连载,
书中细腻的情感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对女子才情与地位的全新阐述,
瞬间如风暴般席卷整个幽国,乃至风靡三国。
在云国,摄政王端坐在书房,手捧《红楼梦》,读得如痴如醉。
读到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处,不禁拍案叫绝:
“此书写得实在妙极!这‘女子是水做的骨肉’,
这般形容当真新奇又贴切。
” 他立刻吩咐下人:“速去打听,这《红楼梦》后续如何,
务必第一时间呈给本王。”
而在大武国,七娘斜倚在贵妃榻上,
手中执着《红楼梦》,当读到林黛玉荷锄葬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以及她的才情与坎坷遭遇,不禁眼眶泛红,幽幽叹道:
“如此聪慧灵秀的女子,实在叫人心生怜惜。”
她当即提笔,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幽国:
“听闻《红楼梦》精彩绝伦,七娘读罢,
念念不忘,恳请早日更新,以解相思之苦。”
幽国之内,无数闺中少女读到
“女子是水做的骨肉” 一句,不禁心潮澎湃,纷纷感叹:
“太子殿下真是太懂女人了!”
每到《红楼梦》更新之期,报社前便排起长龙。
那队伍蜿蜒曲折,从报社门口一直延伸到街角。
人群中,有娇俏少女,眉眼含春;
有端庄妇人,神色温婉;还有头发花白的老妪,
满脸期待,她们皆是为第一时间读到最新章节。
更有甚者,一些人看准商机,竟当起了黄牛,
高价倒卖《红楼梦》的最新一期。
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
这一日,最新一期《红楼梦》刊出,
其中描写林黛玉葬花后香消玉殒的情节: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让无数读者心碎神伤。京城之中,处处可闻哭声。
绣楼里,少女们泪湿罗帕;茶楼中,妇人掩面而泣。
整个京城仿佛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海洋之中。
报社后院,朱武姬身着素雅长裙,莲步轻移,
缓缓走到油墨未干的活字版前,伸出纤细手指,
轻轻抚摸着那些活字,忽然轻笑出声:
“皇兄可知,前日有位老学究在茶楼大骂你‘离经叛道’,
结果被一群娘子用茶碗砸得落荒而逃。”
朱方正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笑容:
“正合我意。
看来,咱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这些顽固之人坐不住了。”
他轻轻展开新印的报纸,指着《红楼梦》中林黛玉咏絮词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的段落,眼神中满是自信与坚定:
“这些文字,比千军万马更能撼动人心。
它们如同一把把利刃,直击那些腐朽观念的要害。”
然而,舆论的风暴远比他们想象中来得更加迅猛。
五日后,城门处一夜之间贴满了匿名告示。
告示上画着青面獠牙的女子骑在龙背上,
模样狰狞恐怖,旁边还配文 “妖女乱政,国将不国”。
朱方正得知这个消息时,正与朱武姬在报社校稿。
他气得脸色铁青,猛地将告示摔在桌上,怒喝道:
“定是御史台那帮老顽固所为!
他们见《红楼梦》深得人心,便使出这般下作手段。”
朱武姬却出奇冷静,她目光沉静,
指尖缓缓划过告示上狰狞的笔触,声音沉稳而坚定:
“越是这般跳脚,越说明他们慌了。
他们害怕女子觉醒,害怕我们的理念深入人心。”
太子突然起身,眼神如炬,吩咐太监:
“取我私印,以我名义发一道《女权宣言》,
就说……”
他略作停顿,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
“‘若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满朝文武,可有几人配称君子?’”
同时停更了红楼梦。
当晚,这份宣言便加急付梓。
随着清晨的薄雾,报纸如雪花般散入千家万户。
一时间,茶楼酒肆中,
说书人将太子的话编成唱词,绘声绘色地讲述;
绣楼闺阁内,小姐们偷偷传阅报纸,
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那是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摄政王等了许久,可是一直没有等到更新章节,
直接把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绣成帕子,还附信催更:
“若再断更,本王提刀来取!”
而在御史台,王大人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百姓请愿书,
都是要求恢复连载红楼梦的,心中五味杂陈。
他手捧祖训,泣不成声:
“世道变了,世道真的变了……”